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工业大学45周年校庆 > 正文
青藏公路办学随笔

http://y.sina.com.cn 2005年10月10日 17:36 北京工业大学校庆网站

  作者:黄玉田

  1976年, 我校土木工程系道桥专业73级师生在教学改革中,为了更好地结合实际,组织了到生存条件和工作条件都十分艰苦的青藏公路施工现场进行开门办学。我有幸参加了青海格尔木—昆仑山,唐古拉山拉萨的—青藏公路实践办学活动,后来又参加了交通部青藏公路冻土调查组的1000多公里冻土调查。历时半年,收获颇多,在我的人生历程中记下了值得永远难忘的一页。

  青藏公路是确保西藏稳定后勤支援、保障边疆安全的交通大动脉,在我国国防和经济建设中,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国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资金来保证青藏公路的建设。然而,青藏高原气候恶劣是人所共知的,在开门办学过程中,必然会给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但是,我们全体师生与施工部队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无所畏惧地投入到道桥专业教学史上从未有过的教学活动。几个月的开门办学活动,不仅锻炼了师生的意志,学到了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同时也让我们有机会领略了祖国的大好河山。

  在征途上

  我虽然教了十多年的工程地质课程,有20多年野外工作的经历,但是第一次面对我国西部的一些特殊的地质现象,对我来说,的确有着十分巨大的诱惑力。强烈的求知欲,不可多得的机会,使我十分贪婪地吸吮着大自然提供给我的无尽的知识营养,同时,我也从西部的神秘面纱中,感受到地质变动构成的大自然的神奇,感受到巧夺天工的奇美景象和祖国山河的巍峨壮丽。

  1976年6月15日 ,我们离开进行集训的西宁市,翻越了海拔3000多米的日月山,飞驰到青海湖畔,从急驶的车窗外望,浩瀚的青海湖中,只见碧波荡漾的湖水中,海心山好似在海水中游动,就像永不沉没的巡洋舰在威武地巡航。远处,肥壮的羊群如千万颗珍珠在绿茸茸的原野上浮动;黑色的藏包,成群的牦牛,高山上的白雪,构成一幅深邃完美的图画,草原的景色令人陶醉。

  中午,我们到达戈壁滩上的乌兰,在荒芜的青藏铁路一期建设工地上,两位我校72届毕业生见到了从母校来的师生,他们兴奋不已,相邀与我们进行了两个多小时的座谈,才依依不舍地送我们再上征途。

  从乌兰经德令哈,到达大柴旦,有300多公里的路程。在路上,我们除了见到公路道班的几个人外,只有偶尔见到的几只骆驼才感到生命的存在,戈壁滩上只有稀稀拉拉尚未返青的干草,真是亘古无绿意,四季不见春。

  6月17日 ,我们离开大柴旦,向南穿行100多公里宽的柴达木盆地,途中经过了40多公里长的盐湖路。在盐湖路上,只见地连着天,平坦无垠,这就是有名的察尔汗盐湖。盐湖面积有5000多平方公里,比北京平原的面积还大。盐层厚度达60多米,盐的储藏量极大,如果供全球人口吃盐,可开采数百年。我们环视四周,看不到湖水,湖面是一层厚厚的盐壳,青藏公路(铁路)就修在盐壳上。平时维修公路只要泼上湖里的盐水就行了,无须其他材料。就连道班住的房子也是盐块砌筑而成。扒开路面的尘土,下面就是白花花的盐,这里用盐修公路真是太有创造性了,也是一大自然奇观。

  6月18日 ,我们到达海拔2800米的格尔木,大家都穿上了棉衣,并有轻微的高原反应。我们开门办学小分队在格尔木进行了一个多月的数学、英语、政治、工程地质、机械与汽车修理、汽车驾驶实习等教学活动,同时也是初上高原的适应性训练。随后,于7月中,师生进入昆仑山的三岔河和不冻泉的施工现场,边劳动边进行专业学习,其他师生于1976年9月底返校。

  向“鬼门关”昆仑山进发

  7月下旬,我和金毓湘老师告别小分队,加入了交通部青藏公路冻土调查组,参加青藏公路全线的冻土调查研究工作。

  青藏公路冻土科研基地在可可西里山海拔4800米的五道梁。为了逐渐适应高原气候,7月16日 ,我们从格尔木出发,先到昆仑山北坡海拔4200米的西大滩住两天。当天晚上,我感到针刺般的头痛,伴随着恶心、血压偏低,这就是脑供血不足的高原反应最轻的表现之一。第二天一早醒来,一切反应均已消失,我初步适应了高原的环境。南望巍峨的昆仑山脉,半山腰以下是绿茵茵的草皮,上边是白雪皑皑的雪线。群山像一条玉龙,从西向东翻滚而去,气势磅礴。它是我心目中的华夏玉龙,它的东段孕育了祖国的母亲河——黄河。在神圣的玉龙面前,我虔诚地凝视着它,眼前的一座座高峰,就像一个个上披银装,下着绿裙的“仙女”直耸云天。近处,时有白云像飘带般的半遮着她羞涩的面目,若隐若现;而明净湛蓝的远处天穹,则衬托出“仙女”惹人喜爱的笑容;一对矫健的雄鹰,轻捷地在我们的头顶飞掠而过,又箭一般地射向蓝天,欲与“仙女”试比高,但一下子又被她抱在怀里了。眼前的一切真让人神醉情驰。第二天,我们相约去登山,各种冰川地貌,冰碛地层虽然是我熟悉的名词,但从未真正见识它、抚摸它,现在就展现在眼前,求知的欲望战胜了高原登山的体力透支和对高山反应的恐惧。我们拾沟而上,努力地往上攀,不时观察纪录,到了中午该折返营地,可惜只爬到冰川舌部而未能和它更多的亲近。我搜集了几块冰碛石分别作为教学标本和个人收藏品,,至今每每看到它们,心中仍有一种满足感,永远难以忘怀。

  7月20日 ,我们向五道梁进发,路经六号输油泵站后就要跨越昆仑山口,汽车在乱石沟处只能容纳一条公路上行驶,两侧都是悬崖峭壁。越过海拔4750米的昆仑山口,汽车就攀上世界屋脊了。眼前呈现的是高原上的另一番景象:广阔的平原,连绵不断的低矮小丘,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中午到了学生的实习地不冻泉,当时只有一位学生和两位教师出迎,其余的学生都因高原反应而卧床不起,看来,越是年轻的小伙子,高原反应越重,这也许是个规律,我已顺利地过了“鬼门关”。

  闯过“阎王殿”五道梁

  五道梁是从昆仑山到唐古拉山冻土调查段的基地。这里流传一句话“昆仑山是鬼门关,五道梁是阎王殿”。据说不少人过得了“鬼门关”,而夜宿五道梁,没挨到天亮就到阎王爷那里去报到了。这里的氧气只有平原的一半,也就是说,我们每吸两口气,才顶北京吸一口气用。平时就是不走动,我们也要紧着倒气,脉膊也比在平原地区快的多。说也奇怪,到了五道梁,我还能适应,只是气喘多了,饭吃少了,腿脚软了。在五道梁的两个月里,我们每天沿青藏公路外出挖掘试坑做地质描述,用轻便钻机取样,每样劳作都坚持不了五分钟,然后就如在平原跑完5000米 似地倒气,休息时间是干活时间的两倍以上。但同志们工作起来都是你争我抢,都想尽快完成高原工作早日下山。当时的医疗和交通条件都极差,只要得病不及时送下山就是向死亡靠近,谁都不想在工作阶段就出现这种情况。

  在我们工作的几百公里路段是一望无际的高高的平原,茫茫荒原,没有人烟,汽车可以在大地上随意驰骋,这里流传着歌谣“地上不长草,空中无飞鸟,遍地黄羊窜,风吹汽车倒。”这里所说的黄羊是指藏

羚羊,常有成千上百只藏羚羊从汽车两旁浩浩荡荡飞奔而过。据说当时有上百万只。由于这些年的大量猎杀仅剩一万余只,自从可可西里野生动物保护站成立以来,已增至五万只。现在,恐怕看不到当年那种勃勃生机的景象了。

  我们经常在离开公路100~200米的地里钻探、考察。那里的天气变化无常,刚刚还是万里晴空、骄阳高照,霎时间就天昏地暗、狂风大作。大风起时,我们急忙连滚带爬地往工作车里跑,但时常是还未赶到工作车,就遭遇冰雹的袭击。即使钻进车里,乒乓作响的车窗玻璃,也大有要被冰雹砸碎之势,间或还会感觉到汽车在剧烈地摇晃,我们真怕“风吹汽车倒”那句话灵验,恐惧的心提到嗓子眼;当风稍小一点,窗外又下起鹅毛大雪,连几米外的公路也看不清,这样折腾了将近一个多小时,风雪过去了,头顶飘过一片乌云,远处腾腾燃烧的霞光,已将昆仑山的白雪映得通红,高原的气候真是瞬息万变,一个多小时,我们就经历了春夏秋冬四个季节。

  考察唐古拉山冰川

  8月31日 ,我们离开五道梁向唐古拉山进发,沿途在风火山、雅玛尔河、乌骊山、沱沱河工作。传说沱沱河就是唐僧取经时经过的通天河,是长江源的主流。这里是唐古拉山以北仅次于格尔木的第二大集镇,有兵站、运输站、也是海西藏族自治州所在地,总共只有十几座平房,还有几个月以来看到的唯一的一家百货店,只有三开间的规模。

  沱沱河两岸,有长江源丰美的草甸牧场,牦牛和雪白的羊群,就像繁星一样地在广阔无垠的原野上游动着,草原上密集的紫、红、黄花,构成一幅精美的图画,在灿烂的高原阳光照耀下,显得格外艳丽悦目,使人恍惚进入了唐僧去过的天外仙境。

  考察工作要求我们继续南行,要越过开心岭、雁石坪,进入了布曲河谷,一路上,只见远处唐古拉山像蜿蜒起伏的银白色飞龙在云中上下飞舞,忽而来到人间,忽而腾上天边。在它的面前,人们显得多么渺小啊。

  9月2日 ,我们夜宿唐古拉兵站,在海拔5200米的高原上度过了难忘的一夜。第二天清早起来,我们就向唐古拉山口进发,我和科研组的几位同志先登上了海拔5700米的云山,随后又下到海拔5400米 的唐古拉一号冰川,考察了雪线上下的寒冻石流、冰川形态、冰碛垅岗、冰积湖等,采集了唐古拉山冰碛石和雪莲,满载丰收的喜悦完成了冰川的考察。

  随后,我们越过唐古拉山,先后到唐龙藏布江、头二九山、申格里贡山、安多、那曲的绵延200多公里线路继续进行考察工作,于当年10月中旬,结束了行程1000多公里的冻土调查工作,于11中旬回到北京。(作者:北京工业大学建工学院 教授)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