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外交学院50周年校庆正文
稳定、发展时期(1989-1999)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14日 18:56 新浪校园

  1989年北京发生的政治风波平息之后,外交学院党委坚决贯彻了党中央、国务院对高等学校提出的要求,把党委工作的中心任务确定为:组织全院师生员工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进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教育,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从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落实四中全会精神和一系列方针政策,把我院办成培养党的外交、外事干部的坚强阵地。

  外交学院自1980年复校以后,一直坚持把学院办成培养外交干部的基地,学生的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均根据外交部的要求制定。自1985年起,本科毕业生绝大部分由外交部及所属单位录用。但从1990年起,毕业生开始双向选择,外交部扩大录用干部的渠道,每年从外交学院100名左右的毕业生中只能录用30人左右,给学院的毕业分配、办学规模乃至办学方向都带来了新的问题。1991年4月4日,外交部党委在讨论外交学院《当前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时决定,外交部及部属单位每年通过考试,从外交学院择优录用毕业生约60人左右,其余通过双向选择落实就业单位后由国家派遣。

  为进一步贯彻我院培养既有外语知识、又有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的方针,经外交部批准,我院于1995年在原国际法教研室和国际法研究所的基础上成立了国际法系,并于1996年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同时,经外交部批准,我院自1995年10月起筹建国际经济系。1998年,经报外交部和国家教委批准,外交学院国际经济系正式成立,并于同年开始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统一招生。

  学院从1993年开始,着手研究实施学分制的可能性。并以本科第一学位九二级作为试点,从三年级起试行学分制。1994年底学院成立了学分制工作小组,1995年完成了学分制方案的起草工作,制定了《外交学院本科学分制条例》、《关于本科逐步实行学分制的若干说明》、《本科课程考核实施细则》、《选课实施细则》、《三套课程设置方案》等。

  学分制的实行,为我院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外交外事人才奠定了体制方面的基础,同时也推动了我院的教学观念的更新和课程设置的改革,在我院的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从1994年开始,外交学院每年举办“外国青年外交官汉语语言培训班”,以学习汉语为主,兼学一些有关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历史、社会和文化等课程。从1996年开始,我院举办了多期“非洲中青年外交官讲习班”。

  到1999年底,与我院建立校际交流关系的外国院校包括:阿曼外交学院、蒙古国立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赞比亚外交学院、

乌克兰国际关系学院、美国玛瑞依塔学院、美国卡罗尔学院、英国文化委员会、中国—欧洲管理中心、韩国交流财团、马耳他地中海外交学院、澳大利亚莫纳希大学等。

  1989—1999年期间,我院曾派出50余名教师,到国外学习、进修、考察、参加国际会议,以及作为访问学者进行讲学或学术交流。

  在此期间,学院还聘请了美国、英国、比利时、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缅甸等国家的专家、教师130余名来我院授课。

  从1994年3月起,外交学院开设了“当代中国与世界”专题报告课,邀请外交部及其他有关部委领导同志来我院,就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中央的方针政策等举办报告、讲座。1994年3月26日,农业部常务副部长吴亦侠同志来我院,作题为“中国农业形势”的报告,是“当代中国与世界”专题报告课的第一讲。此后,国务院港澳办公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最高人民法院、外交部、对外经贸部、中国国际问题研究中心等几十家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先后到学院做专题报告。

  从2003年起,我院在吴建民院长的倡导下创办了“外交学院论坛”和“外交学院讲座”,聘请国内外一流的专家、学者来我院,就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外交等方面的前沿课题举办论坛和讲座,以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层次。原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丁肇、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熊光楷,前联合国秘书长加利,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等十几位知名人士来我院发表演讲。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