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我要上大学--关注农村特困大学新生正文
云南贫困生上海游:她们第一次见到外面的世界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18日 09:57 新闻晨报

  这个暑假,对于云南武定民族中学初三学生祁莉萍和紫兴花来说,她们收获了太多“第一次”:第一次出远门,第一次坐火车,第一次来到大上海,第一次看到向往已久的

东方明珠……带给云南小姑娘这么多“第一次”的是她们的前任美术老师,华师大支教志愿者、美术学系
研究生
姚学静。为了成全学生们的上海行,她在学校的“跳蚤市场”上,整整摆了两星期的地摊。

  云南

  学生不知道奶粉怎么吃

  两年前,作为华师大支教志愿者,姚学静和其它几位同学远赴云南,在武定民族中学支教一年。“那里的孩子冬天都得打赤脚,就因为买不起一双袜子!许多孩子打小就要帮家里干活,几十斤的农具让他们幼嫩的肩膀磨出了厚厚的老茧。”家访的时候,姚学静几次在学生家里见到没有屋顶的房子,“房间里一件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一张破烂不堪的草席就是一家人的床”。

  有许多孩子因为贫穷失去了上学的机会,采访中,紫兴花向笔者说起辍学在家的两个哥哥、一个姐姐,难过得几次红了眼睛,“我是家里最小的孩子,爸妈心疼我,才勉强供我上学的”,这次来上海,紫兴花对父母有很深的歉意,因为以往放假都要在家里干活,挣些下学年的学费,“今年我没在家帮忙,真是对不起阿爹阿妈”,说着,紫兴花又哭了。

  看着懂事又可怜的学生们,支教志愿者们经常拿出钱来帮他们垫学费买文具,但是他们渐渐觉得,其实学生们缺的不仅是钱。姚学静和其他志愿者心酸地发现,孩子们对于大山外的世界,一无所知。“他们没见过高楼,不知道自行车和汽车是什么样子,看到立刻有人影儿的摄像机就惊讶得张大了嘴。”班里有个男生长得十分瘦弱,姚学静放假从上海带了罐奶粉给他吃,他欢天喜地地抱着奶粉回了家,可是第二天又原封不动地送了回来,“姚老师,这个东西打开一看像面粉一样,我不知道怎么吃”。

  姚学静告诉笔者,学生们家里都没有电视,课外书籍也是少得可怜,常常是谁有了本新书,就要事先“预约”,因为每个人只有2小时的借阅时间,所以非要一口气看完不可,不然什么时候才能再轮到就不知道了。阅读量的缺少让孩子们的知识十分缺乏,“他们从来没见过画画用的颜料,也不知道北京和上海在哪里……”

  上海

  竟然还和外国人合影了

  “上海的汽车好多,东方明珠好高,外滩的夜景好漂亮,书城里的书可真多……”采访中,两个云南小姑娘唧唧喳喳地回忆一个月来的所见所感。

  除了带孩子逛大上海,姚学静还买来了新概念英语课本和VCD,辅导学生练习英语口语,还“强制”她们每天学习不得少于两个小时。一个月的“口语突击”让她们都进步了不少,已经能进行一些简单的英语会话了,祁莉萍告诉笔者,她一直以来有个心愿,想和“洋人”说说话,也好做个口语的“实战演练”,前几天这个心愿实现了。在上海博物馆门口她们遇见了几位前来旅游的美国人,在姚老师的鼓励下,祁莉萍终于鼓起勇气走过去,“我拼凑出了几句英语,请他们和我拍张照片,他们居然听懂了,哈哈!”小姑娘拿出当时的合照,笑声格外爽朗。

  在上海不仅看得多,学得多,云南小姑娘还感受到了上海人的热情。“姚老师前几天带我们去书城,一看到那么多书我们就乐坏了”,逛了几圈后,两人就把身上的100块钱全都花在了十几本书上,姚学静的钱包也“见了底”。正当两个小姑娘望着那么多书舍不得离开时,旁边的叔叔“偷听”到了她们的为难,立刻表示愿意帮她们喜欢的书“埋单”。这位“上海叔叔”说什么也不愿留下姓名,“虽然我们只知道他在普陀区的一家印刷社工作,不过我们一辈子都会记住他的。我们想通过新闻晨报对这位叔叔说声谢谢!”

  想法

  接学生来游上海

  外面的世界对于孩子们来说,简直是太陌生了,支教志愿者们从上海带来的

景观照片,总是很快被学生一抢而空。在结束支教之前,姚学静让班里的孩子做了一个选择题:“我以后每年会拿出固定的一笔钱,要么帮他们交学费,要么接其中的几个学生来上海过暑假,让他们二者选一”。学生们一听,都欢呼着蹦得老高。“其实钱对于他们来说太重要了,可所有的孩子都坚持选择后者,他们都想来看看大上海。”于是学生们和姚老师达成协议,以后每年都有一二个孩子来上海过暑假,这些“幸运者”回家后要把自己在上海的经历告诉同学们。

  去年,姚学静用自己平时省下来的生活费,接了班上的一个男生来了上海,今年班上的祁莉萍和紫兴花被排到了“上海游”的日程表上,不过2个人的游费也让姚学静动足了脑筋。为了能尽快筹到资金,姚学静决定用摆地摊来“自筹资金”。以前因为喜欢睡懒觉而被同学们戏称为“懒猫”,可是“做生意”之后,姚学静每天早上5点起床,乘1个多小时的公汽到七浦路贩来衣服,回来后早饭都顾不得吃,生意就开张了,没有地方坐就站着吆喝,一直到下午5点才收摊,第二天又一大早就去赶早市……

  前后折腾了两个星期,腰包里终于有了1200元钱进账,姚学静这才松了口气,加上积攒下来的800元生活费,学生们的“上海行”有着落了。

  想接更多的孩子来看大上海

  "接孩子们来上海,就是想让他们多走走、多看看,开阔他们的眼界。"不过姚学静也有自己的担心,"明年我就毕业了,工作以后估计也没有暑假了,到时候怎么抽得出时间来呢?"说到这,原本一直微笑的小姚显得有些沉静了。

  由于金钱和时间的限制,姚学静说两个孩子还是有好些地方都没去过,挺遗憾的。

  上周末,祁莉萍和紫兴花踏上了回昆明的火车。两人跟姚老师说好了,三年后在高考中一定"凭着真本事"再到上海来,到美丽的华师大来,她们都想当一名老师,"学好了教书的本领,回云南去告诉我们的学生,上海有多美丽,外面的世界有多么大!"

  作者:□林颖颖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