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中国教育电视台正文
非常调查:全面解读QS标志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13日 22:10 中国教育电视台

  伴随市场的全面开放,各类食品渐渐充满货架,细心的消费者会发现,今年的食品市场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不少食品的包装上加印了蓝色统一的“QS”图案标志。一些大的正规超市所经销的米、面、油和几种调味品的包装上都加贴或印上了“QS”标志。货架上,各种品牌的饮料、色拉油标签上相同的“QS”蓝色图案格外引人注目;儿童食品也有十几个种类,它们大大小小的包装上也都无一例外的印有这种图案,但是,这一标志好多消费者还并不熟悉。

  记者对正在购物的几位消费者进行了调查,结果他们的回答也都大致相同:现在各种各样的认证标志层出不穷,他们比较在意的还是商品是不是“名牌”,是否在保质期内,而有没有贴上“QS”标志并不重要。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是关乎民生的大事。而近年来,食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显现,有的已经影响到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比如有的企业管理混乱,不按标准组织生产,产品出厂不检验,偷工减料、以次充好、以假充真、滥用和过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活动也比较猖獗。

  2004年6月,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稽查大队接到群众举报,对一处非法加工调味品的窝点进行了突击检查,执法人员走进这处农家小院后发现,整个院子里凌乱不堪,几名工人正忙着向袋子里灌装自造的食醋和酱油。执法人员现场发现了一大塑料桶工业用丙乙酸,据经营者交待,食醋就是用丙乙酸和水、色素加工而成的,而一旁的酱油生产设备也很简陋,卫生状况极差。经过仔细清点,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打着某名牌生产标识的劣质酱油2730瓶、食醋270袋。

  2003年8月,北京市质监局迅速出动,在朝阳区某居民院内查获大量劣质桶装饮用水,走进加工点,只见上百个空水桶堆满了房间,工人正在把取自旁边厕所内的自来水灌进水桶中,灌水的房间里积水满地、脏乱不堪。面对突然出现的执法人员,造假窝点的老板只得承认,他们先把自来水灌装到标有某知名品牌的水桶中,之后再封口,加贴合格证,再以7元一桶的价格批发给附近水站。而执法人员介绍,本应该做到的严格杀菌消毒程序,这个窝点却一样没有达到。随后,执法人员将这个造假窝点取缔,并对非法经营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

  2003年11月,北京市卫生、质监、工商、公安等部门接到群众举报,一举端掉了一个大规模生产加工“地沟油”的黑作坊。查处现场的废旧房屋内,制假者已经闻风而逃,屋内的水池灌满了回收的菜汤、油渣以及蒸煮锅、过滤器等生产工具。执法人员介绍,这个黑作坊是当年2月底“落户”此地,一家5口在此参与生产。而他们的产品主要是仿冒某品牌食用色拉油。执法人员当场查扣了已经生产出的15吨成品油和所有制假工具,造假者也已经得到了法律的严厉处罚。

  以上这些案例还只是近些年来执法部门查处劣质食品的冰山一角,为了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食品生产法制管理,提高食品质量,保证消费者的安全健康。2003年7月,国家质检总局制定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实施。

  据了解,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的认证十分严格,主要包括:对具备基本生产条件的企业,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换句话说就是没有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准生产食品。第二,对企业生产的食品,要求实现厂内强制检验制度。同样,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食品不准出厂销售。第三,对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实行市场准入标志。对检验合格的食品要加贴“Q S”标志,没有“ Q S”标志的食品不准进入市场销售。

  据我们了解,国家对食品共分为28大类。到目前为止,国家质检总局已经分为两批对15类食品实施了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第一批包括大米、面粉、食用植物油、酱油、食醋等5类食品。而对于很多食品企业来说,7月1日应该说是新十类食品实行市场准入制度的“大限”,也就是在本月,质监部门的执法人员开始对市区的几家超市、商场食品加贴QS的情况进行了检查。

  另外,记者了解到,乳制品等10类食品是自2004年1月1日起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无生产许可证不得生产销售后,第二批纳入无证查处范围的食品。目前,质监部门已经对2005年7月1日以后无生产许可证生产销售的肉制品、乳制品、饮料、调味品、方便面、饼干、罐头、冷冻饮品、速冻米面食品和膨化食品等10类食品的违法行为的查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为此,质监部门提醒消费者,今年7月以前生产而未加贴QS标志的合格产品,可以在保质期内继续销售。而对仍然没有取得生产许可证的食品企业,质监部门将逐个检查核实,并责令其停止生产。

  按照国家有关部门出台的新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市场上销售的新十类食品的外包装上都必须加贴“QS”标志,以冷冻饮品为例,包括冰淇淋、冰棍、饮料等各种食品无QS标志的不能上市。因此,所有冷饮生产厂家必须在今年6月30日以前拿到市场“准入证”,届时如果没有此标志的将视为不合格产品进行查处。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