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北京工业大学45周年校庆 > 正文
北京工业大学:砥砺科研结硕果 助力首都促腾飞

http://y.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 11:47 科技日报

  北京工业大学是一所以工科为主,理、工、经、管、文、法相结合的多科性市属重点大学,是国家面向21世纪重点建设的百所高校之一。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200余人,其中院士8名、博士生导师155人、具有正高职称教师251人,具有副高职称教师500余人;设有38个本科专业,14个工程硕士授权培养领域,52个硕士点, 6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二级学科博士点, 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8个北京市重点学科,11个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技术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1个北京市高新技术实验室和重点实验室;近年来,学校共完成科研成果1000多项,2004年到校科研经费超过2.6亿元,科研成果数量和到校科研经费位居北京高校前列,为北京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节约能耗的半导体发光管、诊脉交通拥堵的交通流仿真系统、实现故宫博物院全卷展示《清明上河图》夙愿的恒温柜……近年来,一项又一项的科技成果正从北京工业大学——唯一一所北京市属“211”高校中不断诞生,一颗愈加耀眼的科技明星正在北京城的东南天空中熠熠放光。

  在21世纪的今天,在科教兴国的大战略中,在科学技术一日千里的大背景下,作为高校重要职能之一的科学研究工作,已日渐成为创办高层次大学的关键所在。科研能力的高低不但决定了高校的学术水平和办学层次,而且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正如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高校科技产业工作会议上所指出的:我国高等教育已经进入了大众化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时期,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有赖于高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社会服务能力的提高。

  多年来始终坚持将科技创新作为实现内涵式发展的最强劲动力的北京工业大学,历经“九五”、“十五”的十年磨砺,现已实现学校整体跨越式发展,科研条件有了较大幅度改善,科研实力得到显著增强,更涌现出一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在促进首都经济建设工作中做出了越来越重要的贡献。

  准确定位 有的放矢

  纵观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的长足发展,首先要得益于其准确的定位。北京工业大学通过对当前形势及自身特点的认真分析,及时确立了“立足北京、融入北京、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办学宗旨,审时度势地提出了“十五”期间科技创新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以体制创新、制度创新为主导,以科技奥运和北京市产业调整为契机,把解决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城市发展的重大科技问题作为首要任务。

  学校在“十五”期间,努力提高承担国家、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和企业重大技术项目的能力,全力融入首都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大循环中,做大项目,干大工程,出大成果。通过进一步强化科技意识,创建优良学术氛围,构筑与教学研究型大学相适应的科技体制,建立科技发展基地,强化科技队伍建设,加强国际、国内科技交流,促进高水平人才培养。全校教师统一思想、明确目标,科技创新意识得到进一步增强,投身科研的积极性大幅度提高,在全校范围内营造出浓厚的科学研究氛围。学校从管理体制入手,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组织方式上进行了改革创新:学校尝试着在部分条件较为成熟的学院进行科技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以期构建校、院、所三级管理体制,打造“学校建渠道、学院进行业、基层做项目”的管理模式;同时还鼓励学院在有条件的学科进行科技体制改革,逐步实现由校、院、学科部的教学型管理体制向校、院、研究所的教学研究型管理体制的转变。这种层层深入的体制改革对北京工业大学科研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根本性的推动作用,三层管理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同时又相互渗透、彼此相通、环环相扣。实践证明,这一创新举措给北京工业大学以更为强壮的体魄,廓清了管理中不同层次的内容,明确了向教学研究型大学发展的目标,使得具体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方向明确,从而在科技创新中取得良好的效益。

  功以才成 业以才广

  管理体制的有效运行离不开人才的灵活掌控,科研枝头的含苞蓓蕾还需要智慧泉水的汩汩灌溉。北京工业大学在积极推进科研体制创新的同时,更注重加强科研人才的引进与培养:学校现有全职院士8人,双聘院士12人;此外,学校还吸引了一大批具有博士学位、年富力强的年轻学术骨干,仅03、04两年就有163位博士走进北京工业大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济济人才为北工大的建设和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蓬勃的活力。在大批引进人才的同时,北京工业大学还十分注重自身人才的培养,学校先后有三位教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一人被教育部聘为2004年度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花开一枝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在依靠人才抓团队的建设理念下,一批高素质、科研能力强的科研梯队成为学校科技工作内涵式发展的强大动力。学校在学科建设和人才引进方面充分考虑科研队伍建设需要,从学校整体发展规划出发,结合国家和北京市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需要,整合、规划、完善科研梯队建设,一批技术雄厚、科研实力强的团队脱颖而出:以左铁镛教授、周美玲教授为首的新型功能材料研究梯队为例,该梯队近五年共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0余篇,SCI收录1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有2篇博士论文获国家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获部级一等奖2项、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再如以周锡元院士为首的抗震及防护学科梯队,将城市与工程抗震减灾与结构减震控制、结构可靠性分析、诊治与维修加固及大跨度空间结构理论及设计技术作为该学科主要研究方向,为首都立交桥、体育场馆和CBD重要建筑提供抗震减灾方面的科研成果和技术支持,目前已建成一支在国内同类学科中具有较高威望和学术地位、在国际上也有一定影响的、年龄和梯队结构合理、层次分明、造诣较高的创新型团队;以马重芳教授为首的热能工程科研梯队紧紧围绕能源和环境两大社会主题,近四年来先后申请到包括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重大项目及北京市科技项目,发表论文近200篇,其中SCI收录14篇,EI收录65篇,ISTP收录14篇。

  科技创新 硕果累累

  在体制创新与人才整合的双重动力下,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工作结出了累累硕果,呈现出一片丰收景象。

  科研经费日渐雄厚:根据教育部统计口径,北京工业大学2004年科技经费共计2.66亿元,与2003年相比增长了20.7%,已经接近“九五”期间科技经费的总和(2.77亿元),经费总额位居北京高校前列。2004年北京工业大学共有35个项目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资助总额突破1000万,资助项目数和资助总额分别比“十五”初期(2001年)增长了1.7倍和2.5倍。

  论文数量与质量齐头并进:根据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信息分析研究中心提供的统计数字,2003年北京工业大学在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共570篇,其中被SCIE收录106篇,被EI收录120篇,被ISTP收录83篇。

  专利申请数量节节攀升:2003年学校共申请专利145项,获得授权专利46项。在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公布的2004年度高校获授权专利数前50位的排名中,北京工业大学名列第24位。申请专利数和获授权专利数分别是“十五”初期(2001年)的6.9倍和4.1倍。2004年共获得专利权转让9项,专利转化项目到校经费约1600万元。

  科技奖励令人瞩目:2004年度北京工业大学共有12项科研成果获得各类省部级以上奖励。在2005年3月召开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北京工业大学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三项,在全国高校排名第12位。所有这些成果的取得表明,该校通过多年来科技工作的积淀,已经逐渐突显出强韧的发展后劲。

  科研基地规模扩大:北京工业大学先后建立了新型功能材料、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中心——数字社区工程中心,交通工程、光电子技术和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3个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以及多媒体与智能软件技术等7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建立了跨学科培养高层次人才和承接重大科研项目的激光工程研究院、电子政府研究院、智能交通系统研究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研究院、北京经济社会发展研究院、北京现代制造业发展研究基地等;组建了网络信息技术工程、智能建筑、交通工程、环境工程、电动车技术、空间结构、室内环境检测、地震研究所、北京市焊接设备研究与开发中心等一批直接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的研究所或工程中心。

  北京工业大学科技创新的实力在这些基地中得到增强,于这些数字中得到印证。

  扎根北京 归宿地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体制和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科技工作取得了迅速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创新系统的三大主体之一。高校科技创新正在我国科技、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作为北京市重点建设的高等院校,北京工业大学的科研工作以融入北京、服务北京为规划亮点和特点,以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为宗旨,积极为北京发展聚集人才资源,提供思想智慧武库。学校深入了解北京市的发展战略思想,针对北京市及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和建设做了较为全面、深刻而仔细的研究,始终坚持紧密围绕北京市重点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相关行业,大力开展应用型、工程型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把为首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学校科技工作的中心任务和首要目标。

  北京工业大学准确瞄准需求,敏锐把握契机,紧紧抓住北京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科技需求以及奥运带来的前所未有的机遇,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寻找与北京市的结合点和切入点,扩大已经进入北京发展的成果。以北京工业大学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马重芳教授负责的“绿色奥运建筑标准及评估体系研究”为例,该项目是科技部和北京市科委牵头的科技奥运十大专项之一,由包括2所高校在内的9家单位组成,经40名专家历时14个月的努力,现已完成《绿色奥运建筑评估体系》、《绿色奥运建筑实施指南》、《奥运绿色建筑标准》等一系列高水平的研究成果,并已开始运用在国家游泳中心等具体的奥运建设项目中。这个项目对积极引导和推进绿色建筑关键技术在中国的研究与发展,建立中国的绿色建筑产业积累了必要的技术基础和法规架构。

  北京工业大学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仅仅满足于科技成果的取得,更重视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广;不但求其开花结果,还要做到成熟“落地”。面对目前高校普遍存在成果多,转化少,推广难的状况,面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培育这一薄弱环节,北京工业大学真正将科技产业

化工作纳入到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去,通过向政府、行业、企业交流、推荐、合作,促成这些项目或技术立项研发、产业化,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他们用一批具有强大效益潜力的产业化项目,认真落实着全国高校技术创新大会提出的“高校要将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工作放在与教学、科研工作同等重要位置”的要求,兑现立足北京、融入北京、服务北京的承诺。仅以作为该校产学研相结合的重要成果之一的国家半导体产业化项目为例,这是一项由该校光电子技术实验室自主研发的、以半导体发光管外延片设计、生长技术及半导体发光管芯片制造技术为基础的科研成果,与全国最大的半导体封装及芯片生产厂家、上市公司江苏长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双方投资2亿多元人民币,进行产业化研发及批量生产,二期扩建项目落户于通州区的北京光机电一体化产业基地,占地130多亩。据预测,到2006年,可实现年产外延片5万片、管芯5亿粒的规模,这必将成为北京实现“绿色奥运”的又一强大助力。

  回顾往昔,天道酬勤,在即将完成的“十五”建设中,北京工业大学潜心磨砺、积极创新,在科技研究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展望未来,“

十一五”的美好蓝图已呈现眼前。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面对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年轻奋进、永不满足的北工大人必将在“不息为体,日新为道”的精神鼓舞下,全面推进学校科技工作的快速发展,使学校科技创新能力和综合办学实力进一步提升,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为前进中的北京工业大学绘就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作者:李四平 王锋 刘玮 杨东升)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