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北大附中45周年校庆正文
校庆访谈二:原北大附中副校长章熊先生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0:02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原北大附中副校长、语文届资深学者章熊先生

  北大附中风风雨雨的走过了45个年头,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全国知名中学。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创建学校的开拓者们,他们亲身体验了始创时的艰辛,但也无法避免的遭遇了“文革”的沉重打击和种种折磨。但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挥洒过无数的汗水,他们对这块土地是深怀感情的,虽已进入耄耊之年,依然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依然憧憬着学校更美好的明天。吃水不忘挖井人,在缅怀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感谢他们!就这样,我们怀着感激和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些北大附中的功臣们!

  今天我们摄制组要采访的是原北大附中副校长、语文界资深学者章熊先生。

  下午3点当我们摄制组一行来到先生住的楼下时,老先生偕夫人早已在门口等候我们了,两位老人气色都特别好,笑声清朗、精神矍铄。我们的到来让老人安静的居所多了几份热闹。

  屋子显得有些局促,到处堆满了老先生的书籍、资料、字画。走进狭小的书房,迎面看到的是一幅略显古旧的横幅,上书八个大字:温不增华,寒不改业,让我们肃然起敬。小书房仅八、九平米光景,一把木椅摆放在靠窗的位置,是为我们采访准备的。小屋拥挤却不显凌乱,从两壁的书柜到排排的毛笔,处处透着一股浓浓的书香气。有谁能想到就是在这狭窄的空间里,一部部极有分量的教育论著问世!老先生很随意,或者说是一种洒脱,和编导聊了几句采访的要求后,就自然的坐在木椅上和我们这些小辈们娓娓道起了那些发生在讲台上、校园里,讲也讲不完的教育往事……

  老先生从北大附中建校初期的教师组成说到他的个性化语文教学;从“文革”后的小论文写作聊到他开设的当代文艺讲座,句句真情,事事感人。令我们这些后辈受益良多,同时倍感肩上责任之重大。

  下面摘录的是章熊老师讲述的部分内容:

  当初有些做法,现在看来是对的,比如语文老师不坐班,语文组到时候关门走人,是脑力劳动的特点,我也不查教案,我也不写教案,因为教案有些是假的。现在有电脑了,有网络了,写个教案还不容易,东抄西拼,一会就完成一个教案,有什么用?懂行的校长不看你教案,听听课最重要!

  引用当时的孟广平校长过说:“每个老师必须有自己的特点。”比如你可以卖臭豆腐,也可以卖烤鸭,你若卖臭豆腐就应该是王致和的臭豆腐,比别人的臭;你如果卖烤鸭,就应当是全聚德的烤鸭,皮儿比别人的脆。

  学校的任务是培养一批有特色的老师,就不愁没有有特色的学生。

  文革在某一程度上也让我们必须冷静地思考一些问题了,在某一错误的轨道上停留久了,你看不到新东西,文革把我们的头脑都打开了,不再盲目地追随了,丢失了真理,我们也看了过去看不到的东西。我们在错误的航线上能发现新的道路,后来,我在出版的文集上写了这句话。小论文写作的想法就是在文革之后萌发的。在那个混乱的十年,学生的个性得不到展现,兴趣也无从谈起。而小论文给学生提供了这样一个再好不过的平台了。

  再就说点学生的个性问题,在个性受压抑的时候,应该给他创造条件;当个性得到合法的张扬的时候,应当注意有一定的限制。实际上我们一个人走进社会,我们都是在各种限制下开展空间的,如果只让学生知道张扬个性的,而不给他一定的限制的话,那我们对孩子是不负责任的。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