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北大附中45周年校庆正文
校庆访谈一:北大附中第一届校长刘美德老师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0:00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北大附中第一届校长刘美德老师

  北大附中风风雨雨的走过了45个年头,到现在已发展成为一所全国知名中学。在回顾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那些创建学校的开拓者们,他们亲身体验了始创时的艰辛,但也无法避免的遭遇了“文革”的沉重打击和种种折磨。但在这块土地上,他们奉献出了自己的青春,挥洒过无数的汗水,他们对这块土地是深怀感情的,虽已进入耄耊之年,依然关注着学校的发展,依然憧憬着学校更美好的明天。吃水不忘挖井人,在缅怀历史的时候,我们不能不提到他们,感谢他们!就这样,我们怀着感激和崇敬的心情采访了这些北大附中的功臣们!

  8月 16日我们摄制组采访了北大附中第一届校长刘美德老师。初见刘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那满头的银发。老人身体不大好,走路时不是很稳,但当我们到时,她却仍然在门口迎候我们了。在一个多小时的访谈中,老人情绪很高,对过去没有丝毫的后悔和抱怨,脸上洋溢着的那种满足、达观让我们深深的感动。

  离开学校也二十多年了,但谈起当时学校的情况,她仍然记忆犹新,情绪很高。她说:“北大附中建校开始就把我调去了。决定成立附中的时候我并不知道,确定校长人选时,陆平校长才找我谈话,那时离7月1日去报到大概只有一个星期。谈话后就决定从各系抽调一些教师支援附中,紧接着又开了几天会讨论教学要求,7月1日就去报到了。”

  “我认为当初从北大调来的这批老师对北大附中的发展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现在他们也都该退休了。他们把自己的青春年华全部献给了北大附中,他们一生的事业和北大附中结合在一起,他们对附中作出了很大贡献。如果他们留在北大,到现在也早已是教授、副教授了,可他们到了北大附中,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教师。他们把自己的一生无私地献给了北大附中……”

  在谈及建校之初,从北大抽调来的40多位老师时,老人十分感慨。

  “当初北大附中来了一批北大教师以后,大家就把大学里头的讲课内容搬到中学来,所以当时尤其是高中,学了很多都是大一基础课里的内容,中学生对知识的吸收能力很强,仅靠中学课本上的内容是不够的。他接触了大学的知识门类,大学的教学也就可以提高了。记得有些学生特得意在北大附中做的习题,因为一些大学生都不会做的习题,他们可以解决。当时也不只是知识上,在体育、文艺各个方面,也都是很注意。一个学生要全面发展,另外就是把学生往一个更高的水平上提,而且事实证明北大附中的学生是能够接受的。我当时也到一些中学去听过课,中学有一些名教师去上观摩课我也都去听了,那些老师讲课是讲得很好讲得很精彩,非常简要,讲得比较透,不过听完了这个课你有时候不会发出问题,你觉得他讲得都很圆满了,可是知识的发展不能这样,我觉得北大附中的老师,不光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同时让同学觉得为什么?就是自己要提出问题来,为什么是这样。所以那时开座谈会的时候,说北大附中的同学比较大气、善于吸收、善于思考,我觉得这个跟那时的老师培养有关系,不是我教给你这些东西一是一,二是二,而是你要考虑为什么一是一、二是二。所以我觉得当时这点跟一般中学是有所不同的。比较注重启发同学的独立思考能力,独立判断的能力。比如当时政治课老师,就打破了上课的常规,记得当时,除了课本知识以外,还结合当时社会的形势、现象来讲,那时这都是忌讳,一般中学老师是很忌讳的,我就讲课本的东西,怕联系实际,联系得不好会出问题。可是北大附中老师就没有这个顾虑,要联系实际,只有联系实际,同学才会分析判断才会考虑问题,你讲得那些是一般的已经过去的历史,就没太多可去思考的了。”

  “还有我觉得当时北大附中的老师,高中老师也好初中老师也好,教学时没有让同学觉得念书是一件很苦的事情,好象就是为家长念的,就是功利,就是为了考大学念的,就是为了点什么,当时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在听课的时候,我看同学的表情就是一种享受,我自己也觉得是一种享受,比如当时章熊老师、陈珊老师的语文课,听了以后你会觉得这一堂课是文学上的享受,不仅学会了知识内容,这个享受实际上提高了人的文化水平。后来我回到大学,学生的语文水平越来越低,写

毕业论文的时候都表达不清楚。可是我觉得,后来北大附中出的小论文什么的,我都特别惊讶,这些同学写的小论文都挺有水平的,特别是思考的一些问题都是很妙,就是很有意思的。可能,当初来了一批大学教师,虽然没有教中学经验,但他也没有中学教学的那套条条,老师有自己的特色,学生自然就有特色了。”

  谈及校庆,老人对着我们的镜头,道出了自己发自内心的寄语:

  “我觉得虽然45年过去了,我对北大附中还是很有感情的,虽然现在回到学校校舍已经变了,可是这个地方我难以忘记。我觉得在北大附中的6年,印象最深的就是全校领导、教师之间的那种凝聚力,所以我就希望今天的北大附中能够继续保持这种凝聚力,这是非常可贵的,大家能够围绕在一个目标下把学校办好,把教学搞好,这点我希望北大附中能够有一个坚强的凝聚力。另外我想跟现在的同学们说几句,我觉得高中了大家当然要考大学,可是不能把考大学作为高中的唯一目标,要那样子,怎么说呢?我觉得中学阶段是非常生动活泼,是一个很幸福,人生里头最幸福的阶段。如果纯粹是为了要考大学,别的方面都不注意发展的话,很多方面不去思考,不过多关心社会上的各种情况的话,那样会很遗憾的,将来也会觉得很遗憾。因为中学正好是各方面都成长的阶段,如果不能够使得自己各方面都能很好地发展,即便到了大学发展也有局限。”

发表评论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