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三毕业了还没交过女朋友 我那遥遥无期的爱恋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6月29日 14:24 《成长》 |
“这一串环节掺和了微妙的人性情愫和利益衡量,寻求恋爱本身变得很繁琐。”——另一种爱情的算计,就更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爱情真有这么复杂吗? ![]() 研三毕业了还没交过女朋友 点击此处查看全部精彩图片 我那遥遥无期的爱恋 文/沧 寻求恋爱,大致出于人的惯性,身边未有此历练的人相对少数,多是性情内敛,我也是,但我还好一点,至少骨子里的怯懦包藏在开朗的外在之下。 我生于江浙某地,4岁多入学,小学又属5年制。一路读来相当顺利。入学北京这所知名高校,意识到年龄上的差距,我才发现自己比旁人嫩太多。 直到研三毕业,我还没交往过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女朋友。 暗开情窦是必然的,刚入学那年恋上了同班的一个女生,漂亮,温和,豁达,聪慧,让人心驰神往。大学的男女集团来往并不多,上课沉闷,下课走人,平素见面点头的机会也不多。网络是很好的交流工具,于是我们在虚拟的庇护下畅快地聊天,漫无边际,颇俗套,但这给了我一个错觉,我们之间似乎走得很近。 大二那年我实施了首次表白,相当愚笨,之所以用“实施”这个词,是因为这份勇气筹备得着实不易。深夜,我战战兢兢忐忑不安地敲下:“你是我好不容易发现的美丽,不想错过”。她说,“你不适合我”。于是,夭折。 尽管我单方的爱慕情愫与日剧增,双方却都天真地认为友谊具有相当的现实可行性。我始终无法从对她的迷恋之中解脱,只能用学术来逐渐挤占自己的身心,对关注其他的女孩毫无热情。2年后,她去了南方,临走前那个晚上,我试图拥抱,试图亲吻,试图挽救一场不可得的单恋,但在她嫣然一笑的清澈双瞳下,我只说出了“保重”二字。 4年最终把我塑造成一个坚定的知识分子和活动家。旁人对我迟迟不谈恋爱的分析有两种,小孩不通情事;专注于名利多过于爱情。我不习惯调侃爱情,年纪的差距让我觉得有点格格不入。于是当他们在宿舍谈论女人和性,我只能笑笑。 研二那年,我结识了某网络论坛的一个刚失恋的女孩,她的伤情文字让我怜惜不已,她视频中的灿烂笑颜让我暗自倾心。这种偶遇很是让我激动了几天。一周的暧昧后,我跟她说,我想去上海找她。对方消失了。我无法立即从这种挫败感中抽身。7年的执着与7天的冲动皆不可得,这让我神伤不已。 哥们儿总说恋爱其实很简单,看对眼,挑明了,就开始了。然而这很难突破,看对眼是双方皆有意,挑明了得在双方看对眼的前提下。这一串环节掺和了微妙的人性情愫和利益衡量,寻求恋爱本身变得很繁琐。解构思维甚至侵入我的爱情剖析,让我的爱情观成为行为的一种负担。我仍然嫉羡着那些甚至已经领证的情侣同学,同时为自己逝去的大学爱情契机耿耿于怀。 这种有学业有思念的半空虚日子过得最不经意,工作敲定了,往后会很忙碌,然而,我那遥遥无期的爱恋呢? 从人际交往上来说,恋爱是两个人人格的深层接触。在此过程中,我们能真正懂得如何在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前提下调整自身缺陷以适应对方,为提高我们的交际能力,适应以后的社会打下了基础。在大学生恋爱过程中常见的“恋爱的光晕效应”必然会导致对自我、尤其是对对方的“认知偏差”和“评价偏差”,这是导致单相思和失恋后严重的心理障碍的关键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