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I成长正文
独生子女与父辈的代沟?冲突?

http://y.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 15:06 金羊网-新快报

  专题执行新快报记者:杜宝仪 实习生:刘淑娟 郑炜君

  ●父母说,这一代独生子女太幸福了,不愁吃不愁穿,哪里像我们当年什么都没有;

  孩子说,生活有时太茫然,我们的痛苦你们无法理解。

  ●父母说,现在的孩子太脆弱了,动不动就说苦闷,甚至要自杀,若像我们当年的生活不是早死了几十遍了。

  孩子说,难道物质的贫乏就一定比精神的痛苦更令人沮丧?

  20世纪80年代起,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自此,一个名叫“独生子女”的群体诞生了。市场经济改革的社会背景及三口之家的独特结构使他们过上了前所未有的美好生活,但与之相应的是他们身上却不自觉地散发出一股孤独、敏感、脆弱的病态气息。

  在历经社会变革后却跳不出自己的成长情结的父辈眼中,似乎难以理解活得无比幸福的这代人为何有那么多人对生活感到厌烦、焦虑,还频频出现自杀自残甚至伤害他人的震撼性行为?事实上,在只有一个孩子的家庭中,成长到底又给他们带来了什么样的创伤性体验呢?父辈和孩子们之间到底存在着怎样的一道鸿沟?

  

  

孩子的快乐是所有家长的心愿,但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快乐起来并不是每个家长都知道的

  1 忧郁孤独

  ●家长们说:现在的孩子生活太好啦,太无聊以致无病呻吟

  一位高中女生的家长对此表示:“他们真是太无聊啦,没事找事干,自讨苦吃。本来活得好好的,不知道为什么一天到晚忧忧愁愁,芝麻绿豆的事情看得这么重要。我家女儿在作文里写她自己感觉很孤独,很徘徊,我以为发生了什么天大的事呢,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原来是和同学之间闹了点别扭。其实大家还在读书,感情都很单纯,没什么大不了的,犯得着那么苦恼吗。年纪轻轻的应该朝气蓬勃,像我们当年一样,太阳底下一照就什么事也没有了。”

  更有父亲为酷爱文学的“愤青”孩子感到担忧:“我们那个年代没有这么多书读,倒不会有这么多的忧郁了。现在孩子看的书越多,好像对这个世界越不满。有一天我在儿子的日记本上看到‘我是一个虚无主义和悲观主义者’时还真不知该怎么劝他。现在的孩子太早熟,感觉到他们很孤僻,很多时候封闭着自己不跟别人交流,挺难沟通的,有时真不知他们在想什么!”

  ●孩子们说:我们缺乏陪伴和温暖,那种孤独感有时甚至可以和死亡相比

  有个初三学生说:“我们从小就一个人长大,父母对我们的感情世界关心得太少,独生子女也没什么人可以倾诉的,惟有自己思考,我小时候就喜欢自己跟自己说话,或者假设左手在跟右手说话。曾经有一段时间像患上抑郁症,那种孤独感可以和死亡相比。很多人觉得我的生活很封闭,其实我只是习惯了独处,少跟人说话而已。再说,我也不怎么懂得跟别人沟通,很少关心别人。”“爸爸妈妈只会关心我成绩好不好,吃饱穿暖了没有,却并不关心我高不高兴。有一次我在学校跟同学打架,告诉爸爸以后,他只看我有没有打伤到哪里,有没有扯破衣服,还狠狠地批评我说打架不是好孩子。”一个小学二年级的男孩子撅着嘴说,“但是,他没有问我为什么打架。”

  一个初三男孩抱怨道:“爸妈的关怀出现得总是不合时宜。为什么等我长大之后才抱怨我什么都不跟他们商量,却不想想原因———其实我小时候很需要他们的理解和安慰,但他们却总觉得小孩子的事是多么微不足道,小菜一碟,要么不听要么就随便应付两句,后来渐渐地我也不愿再跟他们讲啦,等我到了十五六岁时你们又反过来指责我们不与你们沟通,这可能吗?!”

  一个初中女同学对此也深有同感:“他们把最好的物质生活留给我们,把钱都花在我们身上,然后让我们按照他们的想法去生活———这样就等于爱我们了吗?我们想要的不止是这些。用这样的方式表达他们的爱只能让我们感激,但童年时代一过,我们似乎也无法感动。很多时候,为了逃避这种和他们之间的疏离感和生活的孤独感,我才会去D厅跳舞,或者和朋友一起抽烟喝酒追男孩子解闷,但是这样也没有用,外面的朋友很少有知心的,一轮放纵以后回到家还是寂寞空虚。很多人告诉我,他们的童年也是这样的。”

  ●专家们说:父母应多陪孩子玩,沟通是循序渐进的

  这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通常会比较关心他们能够看到的东西,比如孩子身体上的一道疤痕,比如学校的成绩单,比如物质生活,但是对于抽象的精神生活、孩子的个性、人格、情感,他们却往往觉得无关紧要甚至可以忽略。实践中的例子更令人惊讶———父母很关心孩子,可在孩子的成长中所能给予的援助却特别少,当父母觉得有需要关心时,又往往难以闯入那些他们童年时未曾经历过的心理领域,最终形成孩子孤独、敏感甚至抑郁的性格,到十三四岁后与家长逐渐疏远,甚至完全没有了心灵的沟通。

  所谓的“缺乏陪伴”可以这样理解:孩子从下午5点半从幼儿园接回家后到晚上9点睡觉这段时间,父母与孩子在一起玩的时间少于1小时。我们对广州一家省一级幼儿园的调查显示,在300多个孩子的500多位家长中,只有不到1/5的家长会每天陪孩子玩1小时以上,其他人都在忙自己的事情。城市人的现状大多是这样,自己工作、看电视,让保姆去陪孩子玩。这样孩子与家长从童年起就会出现一种隔膜,孩子心目中自然觉得跟家长讲什么都不管用。

  事实上,“一起玩”有一种平等相处的作用,孩子需要的是能够交心的朋友,而不是高高在上的监管者,所以家长如果经常陪孩子做他们的游戏,孩子自然会把你当成“自己人”,乐于对你敞开心扉,这样你才能真正了解你的孩子,引导你的孩子。

[1] [2] [3]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新闻排行:
·有爱情就一定有性?
·独生子如何面对围城
·女生怀孕就医险送命
·你的内心渴求什么?
·组图:安妮宝贝

:精彩栏目:
X年级  青春校园
Y流行  酷炫生活
I成长 玩转e时代
娱乐多媒体
 
:论坛热帖:
·小女孩的青涩爱情
·那一眼的永别
·苗条MM必看瘦身法则
·处女膜代表了什么?
·我女朋友,呵呵

:新锐论坛:
校园风云 校园连线
贴图画板 搞笑整蛊
鹊桥征友 校园爱情
Y类生存 娱人码头
男生天地 女生部落
·姚明与叶莉爱情故事
·大一新生必做10件事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悉尼奥运会:圣火
·[孙楠]只要有你
·[王菲]Eyes on me
纯情刀郎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