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资讯前沿《大学周刊》正文
北大牌子太沉重 “北大毕业生”身价几何?

http://y.sina.com.cn 2004年04月26日 16:44 21世纪人才报·大学周刊

  

引子

  “我是1997年从北大毕业的,我告诉大家,那年,我们系毕业了110多人,包括我自己在内,99%都是废物。我认识的很多北大校友现在都混得惨不忍睹……这些人不仅丢掉了人文精神,而且生计也成问题。”

  这是一个名叫《我是北大培养的废物?》的帖子。最近一段时间,这个帖子成为“一塌糊涂BBS”最热门的帖子。

  署名为“黑狐狸”的作者说,他毕业已经7年了,他用纵向的眼光来观察北大毕业生究竟混得怎样这个问题,答案是:很差,真的很差。“黑狐狸”说:“回想在我们之前80年代的老北大生,我觉得他们身上有的东西在我们身上已经失去了。”“黑狐狸”认为北大的学生丢掉了“精神”,他们除了顶着北大的牌子之外没有什么特色可言。他还说,北大人的谋生能力与其他学校的毕业生比,优势也并不明显……

  “黑狐狸”的话也许有些言辞激烈,但事实上,记者调查后发现,不光是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在国内许多著名高校,众多毕业生的就业前景远不是我们想像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学校的“名牌效应”给这些“名门之后”的就业像带来的不只是惊喜,还有忧虑。北京大学作为我国重点名校,在这个方面所具有的标本意义自然非同凡响。

  

北大的牌子太沉重?

  2004年4月20日,北京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高温天气后,气温骤然下降。如同这骤变的天气,一名北京大学2004届毕业生王小舟坐在21世纪人才报北京的办公室里,垂着头,叹着气,他的心情开始变凉:两个月的时间里,他找了16家用人单位,接到了5次面试通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离毕业仅有2个月的时候,他依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岗位。

  在记者面前的这个北大毕业生王小舟,之所以还没找到工作,很大一个原因是因为北京大学的牌子太沉重。王小舟说,要找一个普通的公司不是找不到,但是总是觉得自己心有不甘,“自己堂堂一名北京大学的毕业生,到一些不知名的公司工作是一件‘很丢脸’的事。”

  在记者调查后发现,抱着这种心态找工作的“名门之后”确实不少;即使找到了工作,也比一般同事的工作压力要大。

  一位在西安某机械企业工作了3年的北大毕业生告诉记者,她一般不会主动告诉别人她是北大毕业的。即使有人问起,她宁愿说自己毕业于北京一所普通高校。另外,当有熟悉的领导向客户介绍她是北大毕业的学生时,她会显得很不自在。一方面她觉得自己进的企业不是知名企业,自己的职位也不是很高,配不上“北大”的牌子。另一方面,当一些专科甚至仅是高中毕业的同事说起“我还和北大毕业生一起工作”时,她觉得自己很羞愧。在她眼中,北大毕业的她理所当然地应该比他们优秀,甚至是他们中最优秀的,这种失衡让她感到很累。

  尽管有毕业生对自己身上挂着的这块“名牌”甚为烦恼,但也有不少学生认为,正是北大的这块金字招牌让他们顺利就业。

  一位北大学英语的2003届毕业生就告诉记者,去年她在应聘一个大学教师的职位时,就是北大这块牌子帮了她。当时她和几个竞争对手的水平差异不大,最后在二选一的时候,招聘单位直截了当地说,“我们更相信北京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这样,她胜出了,所以说名牌也有名牌的好处。

  顶着北大的牌子找工作到底好不好?记者在BBS上抛出问题得到如下答复。说北大牌子好的理由包括:单位选择较多;给用人单位的第一印象较深,晋级第二轮的机会较大;谈起薪问题时比较有资本;容易在短时间升职;工作容易上手(因为能力较强)等。认为北大不好的理由包括:用人单位期望高,自身压力大;容易给人造成浮躁的印象;因为名校的光环笼罩,容易在工作中自以为是;同事的“另眼相看”使人际关系出现问题;容易受外界诱惑,很难坚守一个岗位等。

  学生们对此问题众说纷纭,记者紧接着把问题抛给了国内50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部经理,在用不用北大毕业生的问题上,他们最有发言权。

  企业拒绝北大生?

  就在记者抛出问题之时,在西部重庆的一所高校里,张欣欣坐在电脑前正和记者懒洋洋地聊着天。2002年从北京大学法学院毕业后,她换了好几次工作,之后在重庆一所高校做了辅导员,顶着北大的牌子,和一些学生打着交道,张欣欣说“我没有成就感”,但是她不敢轻易放弃这个令她“没有成就感”的工作,因为“很多企业拒绝北大生!”

  张欣欣说,她和一个企业的人力资源经理就这一问题理论过。当时这位人力资源经理给她讲了一件事儿:2003年,他们企业招聘了一个学法律的北大毕业生,起薪达到4000元,企业对他充满希望。但这个人到单位后,总给领导提要求。领导问他,“为什么其他学校来的同学不像你这样总提要求呢?”他理直气壮地说:“我是北大毕业,当然不能和这些二三流学校的学生相比。”领导听了非常愤怒,觉得这个学生太过浮躁,目中无人。几天后,双方分了手。那个人力资源经理最后说“我们再不敢要北大生了”。张欣欣说到这里非常无奈。

  事实上,2002年“北京春季人才招聘会”上,美国特路普国际公司北京代表处的招聘条件上就打出了“北大、清华毕业生一概免谈”的启事。该公司北京代表处的吴沁玫曾说:“公司曾经用过北大清华的学生,都不成功。”

  企业真的不要北大生?记者对包括中化集团、西安铁路、光通伟业等国内50家企业调查后得出的结果显示,对北大毕业生表示印象非常好的只有28%,但是表示坚决不招聘北大毕业生的企业却达到了34%。

  对于“为什么喜欢北大毕业生”这一问题。回答者表示,北大是中国著名学府,这里成长着中国几代最优秀的学者,在这里毕业的学生应该是智商很高,个人能力也很强的人,企业相信他们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和高尚的人格品质。另一方面,北京大学多年来培养的人才在很多企业已经创造了辉煌,对企业来说有着很高的信誉。

  为什么又有那么多的企业不喜欢北大的毕业生呢?统计显示:北大毕业生受到北大学术风气的影响,强调个人的主张,缺乏团队协作的精神;北大毕业生个性一般比较自傲,在企业通常是一副自以为是的样子,而且不管在哪个企业工作都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即使呆在大企业也不安分。另外,北大毕业生的要价比较高,但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比之于普通高校的毕业生却高不了多少。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当然愿意自己培养一个比北大生差不了多少,但踏实肯干的普通大学毕业生了。

  

北大生真的要价高?

  如企业管理者说的那样,北大毕业生真的要价高吗?记者在北大毕业生中做了调查。一个叫王伟的北大毕业生支吾地吐出了一个数“2500”。2500元是他刚刚签约的一个企业给他开出的月薪。对于这2500元的月薪,王伟有着诸多情绪。

  一方面,和班里同学相比,他比较满足,因为他的很多同学,找了几个月的工作,还没有找到真正的“婆家”,并且签约同学的薪水也不是很高。他了解的情况是,到目前为止,他们班上签约学生的最高月薪是3500元。至于最少的,他不知道,因为具体数字同学之间一般不会谈,薪水少的同学更觉得丢脸。王伟自己推测,他们班上,签约最低的工资可能在每月2000元左右。他说,自己拿2500元,应该是中等水平了。

  当然,2500元的月薪,王伟并不满意。“在北京一个月的房租至少是800元,餐饮费也不会少于800元,再加上高昂的交通费、通讯费等等项目……”王伟在给记者算这笔账的时候很细心,他跟记者半开玩笑地说,如果长期下去,连女朋友都不敢谈了,因为他“消费”不起。

  除了不满意,王伟还有些不服气。王伟说:“我一个从西安某学院毕业的高中同学签约进了银行,月薪居然和我差不多!”他又强调,“数值上差不多,但是可比性不一样,因为在西安工作和生活的成本远远低于北京,算起来,他实际上的收入比我高。”仅仅从薪水的角度来衡量自己的个人价值,王伟认为自己还不如一个普通院校的毕业生。

  王伟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的应届本科毕业生。他的个人薪水情况在北京大学毕业生中处于一种怎样的水平呢?

  2004年3月底,记者开始在北京大学学生经常出入的“一塌糊涂BBS”上发帖调查。根据不完全统计,北京大学的本科毕业生的普遍月薪集中在2800元左右,但这个北大学生并不太满意的数字与全国大学生薪酬水平相比,却高出不少。在本报最新的全国大学生薪酬水平统计表中发现,全国本科毕业生的薪酬普遍集中在月薪1500元左右。一位常年研究大学生就业的研究机构人士告诉记者:“客观来说,2800元和1500元看上去是有1300元的差距,但是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北大毕业生的就业城市一般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消费水平非常高的城市。如果考虑物价地区差异的因素,北京大学本科薪酬水平不会高于全国水平!”而此前2004年2月27日,北大2004届毕业生就业洽谈会上,北大就业指导中心主任李国忠介绍,“现在毕业生基本能较清楚地了解自己,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像北大今年已经签约的300多名毕业生中,有个别毕业生月薪才1000多也签约了”。(本文涉及的部分学生为化名)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大学生情侣去哪接吻
·大学改名会砸牌子么
·教育需要来点野性?
·新生如何玩转校园
·学生为什么要自杀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蔡依林]骑士精神
·[孙燕姿]天 黑 黑
·[周 蕙]相遇太早
爱上洋葱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