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好男好女创“事”记(mission impossible)

http://y.sina.com.cn 2004年02月03日 18:19 青春一族

  引言:

  试着回想看看,二十来岁的你正在做什么?

  或者你二十来岁的时候,想做什么?

  念大学、谈恋爱还是发呆,或者每天晒在太阳地里,打哈欠。

  面对世代的嬗变,你也身处洪流,

  到底该做些什么,没有人告诉你。

  我们接触了一些人,

  他们不算时代先锋,也不是聒噪的新新人类,

  但他们务实,二十几岁,就成就自己的事业,

  无论是大生意,还是小买卖

  尽管,多数都苦涩大于甘甜,

  但,他们义无返顾。

  (一)

  开公司开上瘾

  文:周敏

  和桑烁、李澄澄结缘很偶然,还在大学实习期间,我早晚都在为发不了稿子抓破了头皮,这时母校的老师向我抖了一个“猛料”:一向以严谨求实著称的南大,居然出了第一对“叛徒”,两个物理系的大三学生休学创业去了!而且他们的公司设在北京,计划还在图纸阶段就吸引到100万元的投资!

  如此眩目的背景、离奇的情节、冒险的因子加合在一起,当然是一条不可多得的爆炸性新闻,于是尚在北京负笈创业的两位校友,很快就为实习创造了第一个“开门红”。

  当三年后的今天,我二度采访到他们时,两个男孩依旧阳光十足,不同地是,他们的脸上比起当年更多了一点阅历、世故,及风雨之后潇洒的笑容。桑烁侃侃而谈,李澄澄适时补充,看得出——这是一对性格互补、“臭味”相投的好拍档。

  桑烁生于北大、长于北大,在北大当教授的爷爷及在北大做教职工的奶奶和妈妈,把他的童年、少年,全都牢牢钉死在了半径不超过北大五里的范围内。小学读的是北大附小、中学读的是北大附中,终于在考大学时他烦了——“换个环境活活,老是这样背起书包走几步就回家的感觉没劲透了。”但填哪儿呢?上海,嘈杂不弱于北京;广州,又太远。于是他选了南京大学,一所安静又可爱的学校,还可以爬到城墙上去看青灰色的天空。

  其实对桑烁而言,选择南大的最大意义在于“收获”了李澄澄。

  当时,他们物理宿舍楼只有几台破电脑,但就是这几台386的机器,他们还不忘时刻"穷折腾"一番,其中最异想天开的想法就是搞个局域网。在建网过程中,两个同样热爱网络的人开始"惺惺相惜"了。

  很快,江苏省第一届网络知识大赛开始了,由于主办方失误,南大在开赛前一个星期才得知消息,而此时其他学校已准备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大伙儿都“抓瞎”了,谁会呢?让谁上了?这时,物理系的老师想起了那两个整天“不务正业”的家伙……得——给钱、给机位,给七天的时间,他们得建一个全新的网站去参赛。上帝只用七天就造出了世界,何况区区一个小网站呢?他们刚开始时睡在学校配给的机位前,白夜黑天地编程,后来发现撑不住了,又转战到李澄澄的家里。

  为弥补准备不足的缺陷,他们决定剑走偏锋,使用当时还很罕见的FLASH形式构筑网站。他们拼命地干,渴了喝冷牛奶,饿了啃方便面,七天只睡了十几个小时,终于在开赛前的凌晨三点钟,输入了最后一个确认码。来不及检查、来不及梳洗,两个眼冒鬼火、发似乱草的年轻人,带着他们的网站去参赛了。刚一点开,星星闪烁,立即博得满堂彩。遗憾的是两人在困乏状态中输错了一个链接字符,导致一个页面无法打开。最后,他们只有屈居亚军。

  比赛把两人的“野心”给勾出来了,他们在实践中摸索,很快建立了一套以三维形式展示房地产业的网站方案,这份周密的计划书吸引到投资人的目光。那是一个风行“炒概念”的时代,炒热了概念再做实体是当时投资的一大趋势,所谓“空手套白狼”是也。于是,一个叫动感空间的烧钱公司迅速建立起来!在投资人鼓动下,本已“蠢蠢欲动”的桑烁和李澄澄想起了退学创业的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再也按捺不住创业的热情,先后向学校递交了休学申请。考完试后,他们迫不及待地飞到北京,提前开始了他们的工作生涯。在公司成立大会上,满嘴酒气的桑烁拍着胸口说:“我们的计划是每三个月融一次资,一年后就上市!”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在2000年前网络概念被过度炒作以至变成泡沫股后,可怕的IT大崩盘降临了。新浪和搜狐的纳克斯股指一落千丈,甚至跌破了5美元大关!如此险峻的情形下,想要再凭概念套钱的计划完全成了幻想。才二十出头的桑烁和李澄澄,被迫接受了从"吃肥肉"到"拣稻粒"的转变,在一些大公司的下巴处捡一点漏下来的"剩饭"聊以充饥。"那个时候痛苦极了,计划成了一堆废纸,就丢在公司的办公桌上,根本没人看。"

  后来有一段时间,针对“宽带入小区”工程已见雏形,而宽带内容却乏善可陈的现象,动感空间还试着转轨为内容提供商。这时,两位年轻人与投资方的思路产生了分歧,加上一年休学期将结束,他们离开公司,回到南大和低一级的同学一起读书,直到领取了学位。

  毕业后,在一些大公司做技术骨干的同学都已工作一年,他们有些薪水超过1万,有些甚至买了车,个个都活得体面光鲜,但最先步入社会的他们,却是两手空空。"可我从来不后悔当初休学,这一年的经历完全抵得上踏入社会后七八年的经历!我学会了与各种各样的人接触、沟通及交流的本领。而且除专业外,金融的知识也学到不少。"桑烁自信地说。

  二人很快重振旗鼓,在北京注册了一家名叫德美通利的公司,这家公司没有最初的启动资金,靠的是非专利注册的无形资产,据说,这是北京为了鼓励中小企业创业而出台的一个特殊办法。他们以3WDREAMAKERTEK .COM为平台,帮一些企业做网站平台及三维空间——“也是在夹缝中求生存的那种”——他们天天靠朋友介绍、靠客户宣传,一个一个地接单子做活。平时,公司就他们俩,当接到一个单子后,他们会立即成立一个工作组,这些组员都是从各大高校的理科研究生及社会上的SOHO一族中发掘过来的。大家埋头苦干一个月,交了活,得到报酬,便大伙儿分分,然后各奔东西,直到接到下一份单子……桑烁笑称“这是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

  “现在虽然很累,但起码是自己为自己打工,更自由、更独立,我相信我们今后的成就,将会令别的同学望尘莫及。不过,你也千万别拔高咱们的行为,它也不过是一种谋生的手段罢了。”

  结束采访前,看来状态很好的两人,为毕业后就想做自己老板的师弟师妹们说:“对于创业,首先要慎重,迈出第一步,就不要奢望一步登天。我们还年轻,经得起失败,最重要的是要在失败中积累成功的经验。”

  (二)

  Urban,沉默最大声

  文:禾兰斯基

  尽管不止一次觉得前途渺茫,三个编辑却总是不顾形象地乱笑。“经历过就好,开心就好。”他们中的第一美女(也是唯一的女性)林石良涯(黑框里的字是一个字)说。他们的免费街头文化杂志《Urban》在上海独树一帜,看上去最狡猾实际上也是领袖的Himm甚至跟我夸下海口,“你在上海街上随便乱走,碰到那些酷点儿的朋友,问他们知道《Urban》不,我敢肯定没有一个说不知道的。”好大的口气,我又不是你们的广告客户。他自己也笑,“当然,不排除有的人不知道《Urban》的英文发音。”

  《Urban》,目前上海可能也是内地唯一的一份街头造型杂志,难以想像这样制作精良、图片水准直逼海外的免费直投读物,竟是三个25岁上下的年轻人自己掏光积蓄四处奔走捣鼓出来的。在安静的周恩来故居对面的弄堂里,《Urban》的办公室和他们的杂志看上去一样舒服,一张大大的办公桌上放着好几十双NIKE鞋,预示着他们下一期杂志的推荐重心。

  三张年轻的面孔,面部特征不同、头发长短不一、眼睛大小迥异,共同的爱好是街头文化和自由。他们问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你说,为什么没有人看到杂志在玩酷的年轻人中的影响力?我们要的不过是让杂志收支持平而已。”对所有的免费杂志来说,没有第三条活路:要么依靠广告养活自己,要么弄个刊号卖钱,否则只有等死。

  上海这个城市是早就给定性了的,小资小调,最近能闹腾的人群莫过于BoBo族,他们用比小资还小资的Pose发布着自以为是的时尚。不过从Himm为首的《Urban》杂志三人组的眼光来看,BoBo再意气风发,也透着股秋天的陈腐气味,“这种生活方式,已经out了。”八零族的休闲爱好和消费能力都惊人的先锋,只是没有多少人觉察到本土街头文化的潜滋暗长。唉,这些大人们,只听得见最嘈杂的吼叫。

  《Urban》的资历太浅,王领导说,“我们三个都是臭皮匠”;《Urban》的声音太容易被淹没,一直嚷嚷着“要健身”的“开心果”查编辑以无比爱怜的样子抚摩着桌上的NIKE,念叨着“这一排鞋子要是丢了,咱们的杂志社也就没了”。第一期杂志在去年9月出版,其后遭遇投资人撤资。杂志几乎撑不下去,甚至连每个人的基本生活都不能保证。话说到这里,大家都沉默着。

  有时候,沉默意味着成长。

  Urban的原生态

  三个创业编辑最早接触到的街头(Urban)文化主要来自欧美的MTV或者电台歌曲,后来就有从国外回来的朋友言传身教,中毒日深。1998年互联网发展起来的时候,终于国内国外在资讯上达到了同步,他们对无拘无束的街头文化也越来越热爱。就是这些街头文化的偏执狂,三三两两凑到一块儿,有一天突发奇想,“咱们学设计的,为什么不设计本杂志来玩玩?还有钱赚。”

  编辑部只有一女二男,可是常有滑板爱好者、嘻哈族、涂鸦高手在此切磋或者召开小型会议,所以人来人往挺热闹。两个男生早年是学设计的,林美眉是编辑部的“学术泰斗”,大学里的专业是国际贸易,三个八竿子打不到一块儿的自由分子,凑到一起做杂志,因而实在是很有故事。

  其实,三个人知道做街头造型杂志很有商业潜力,“要是到最后自己都不能养活自己,我们为什么投入进来?”王领导的小眼睛蛮有神。从喜欢上欧美街头文化开始,到发现街头造型和文化杂志的市场空白点,他们想要影响周围的普通人,最讨厌老外讲中国的年轻人都很土、中国的年轻人都很穷。“经济发展得很快,尤其是我们和比我们更年轻的一代,他们崇尚轻松自由的装扮和生活,这是潮流的大势所趋。”林美眉果然是学经济出身。

  三人当然是要好的朋友,能相互支撑着走下去,与其说是相信自己,不如说相信对方。三个人包揽了从策划、选题、内容制作、设计到广告发行的全部工作,在金钱匮乏的时候,这种原始的朋友信任越发显得珍贵。Himm的话总显得深思熟虑过,“Urban就意味着多元文化并存的都市,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正在往这个方向发展。我们的杂志把国外的街头文化做得原汁原味,在爱好者的圈子里很受欢迎。”好像不是吹牛,有北京的读者打电话给编辑部,宁愿付钱也要他们把免费杂志寄给他。

  Style是Lifestyle的表象

  “一分自己的事业,每一分成绩都属于自己,难道不比看老板脸色行事强?”话虽如此,没有经验的年轻人很快碰到了前所未有的难题。三个人骑着自行车认真把第一期杂志送到各个投放点,之后却轰然听到投资人撤资的消息。几乎来不及反应,像被断奶的婴儿,三个人立刻明白了创业艰难——于是,他们又骑上自行车奔忙在大上海的各个厂商间。根本不知道怎样拉广告的他们,常常第一句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挡了回去。“没有办法,大家舍不得放弃,只有靠我们的热情和真诚来打动客户。可是,毕竟是做生意,要看到效益,对刚刚起步的我们来说实在太不容易了。”谈到拉广告,王领导细细的眼睛满是无奈。没有推销经验的他们,在客户办公室外面等得心焦,如果碰到其他来推销的人,会向他们请教这个那个怎么做,现学现卖起来。

  在经历了三四个月的挣扎后,《Urban》的第二期顽强地面市了。读者的反应更加热烈,他们推荐的一款锐步鞋子,很快就被卖空。“跟我们合作的制作公司、印刷厂都很支持我们,不然也很难做下来。现在想来,这是我们的第一个难关。”林美眉虽然穿着粉色的pp短裙,见识却一点儿也不短。

  Style不过是Lifestyle的表象,看着他们,保守人士会认为是越来越荒唐的一代。跟他们详谈,才明白他们是热爱生活而且愿意为梦想付出的人,和任何一代年轻人没有区别,只不过,他们的梦想更自由伶俐。

  三个年轻的编辑把办公室的主色涂成白色,使整个空间看上去特别大。他们找到这间小房间的时候,刚好一家免费杂志发展壮大了要搬出去;搬进来之后又发现,三楼也有一家杂志在耕耘着。“你说,这算不算是风水宝地?”王领导很开心地看着我。

  走出他们的小弄堂,看到颇有意思的涂鸦,如果说涂鸦是沉默的梦想,我期待着《Urban》——沉默的最大声。

  (三)

  我在N大门口卖Teddy

  文:jingjing

  “我想三十岁是人生的一个转折点,三十岁之前要敢于创业,要多闯,三十岁之后要忠于自己的事业,要多干,而在三十岁的时候要做的是多想,觉得自己适合干什么、不适合干什么。这是我和男友在二十三岁时的第一次创业。在三十岁之前,我们没有太多的顾虑,也没有什么太多害怕失去的东西,缺少的只是经验。”——晶晶

  不知道N城这所名牌大学的白发教授倘若看到在自己门下苦读大众传播四年的高才生,毕业工作不到半年便辞掉了电视台的工作,在学校的门口租个摊位卖泰迪熊玩具,会不会惊到心脏病突发,说不出话来?不过晶晶的确这样做了,而且那段时间她还时常招呼教过她的老师到店里来坐坐,还好如今的老师多开明,不会捋着胡子说“孺子不可教也。”

  “最开始想到开店是和一位女友在吃饭时的闲聊,她因为工作压力大刚刚辞职,提出想和我合开一家‘快乐量贩店’,专卖卡通玩具。”拥有一家温馨的小店是晶晶的梦想,大学时每每和舍友谈到将来的打算,她总是希望能有一家属于自己的店,卖着脱俗的东西,不是为挣钱,只是为过自由自在的生活。虽然后来女友放弃了投资,但晶晶还是坚持了下来。

  这是她和男友的第一次创业,他们所有的积蓄只有三万元人民币,除去房租和装修费用,

  用来铺货的钱不足一万元。既要投资小又要有特色,卖什么成了他们最头痛的问题。服装店、速食店比比皆是,而且服装有季节性,过季了就难以得到顾客的亲睐,容易形成库存,而卖卡通玩具风险相对小,没有季节性也不像食品有保质期的担忧。他们查阅了大量的网上信息和时尚杂志,最终选定专卖泰迪熊,以区别那些卖得杂而且价格较低的玩具店。

  循着杂志上的介绍,晶晶和男友找到了上海那家颇有名气的泰迪熊专卖。热心的店主给他们讲了许多经营方面的注意事项和有关泰迪熊保养清洁的知识。谈妥了批发价格后,完成了第一次进货,尽管当时店面还没着落,他们却花了七千元,批发了四十多种共二百多只泰迪。

  三天后,六箱货物通过中铁快运到了南京,货到了,找店面的事便火烧眉毛了。房产中介给他们介绍了南京师范大学附近的店面,租金一个月三千五,高得超出他们的想像,而且晶晶觉得“旁边是加油站,卖泰迪特别没感觉。”虽然大学附近的房价高,但把店开在文化气息浓厚的地方是最好的选择。最后经朋友帮忙,他们在南京大学后门的广州路上租了一块不能说是店面的店面——楼梯旁除去消防通道后的一块空间,没有屋顶、少了一面墙。七个平方的店面加七个平方的仓库,租金是每个月两千,首期付半年款。虽然对以后的事不确定,对生意的好坏也很担心,但万事开头难,有了货又有了店面,总算开店的事成功了一半。

  学建筑的朋友专门对店内进行了设计,主色彩为明黄和深蓝,店内有木头转盘、玻璃展柜,再加上几乎整面墙的透明橱窗,小店显得温馨而可爱。正式开店的前一晚,晶晶和男友还在布置货架的时候突然断电了,她们借着路灯的灯光,为每只小熊帖上了标价签,一直忙到凌晨十二点,四十多种小熊才上了货架。不过后来才知道那天只是电路跳闸。

  对晶晶来说,每天早上打开店门的时候是最幸福的,一只只神情各异的小熊挤作一团,就像是久别重逢的好友,无论是开心还是伤感都可以和它分享。因为是南京的第一家泰迪熊专卖店,与其它玩具店相比,她们有自己的优势,但价格较高和人们对泰迪的了解甚少也是她们在经营过程中不得不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为了让南京人更多地了解泰迪熊,晶晶在店里专门辟出一角介绍泰迪的历史和其人性化的特质,在空余的墙面上张贴了许多经典的泰迪图片,并制作了精美的宣传册送给顾客。来光顾小店的大多是大学生,此外也有一些泰迪熊的爱好者和收藏者:一位父亲曾先后买了三只泰迪送给女儿,一位五十多岁的先生曾一次买了三只泰迪自己收藏。为了不断提高商品和服务的质量,晶晶还在店里显眼的地方摆放了记事本——“无论是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都希望顾客能与我们交流。”不少同学都来店里捧场,其中不乏羡慕者,向往可以过着不看老板脸色,不用朝九晚五的生活。但甘甜之余,其中的苦楚别人是无法体会的。

  第一个月的营业额达到了万元以上,但购买动机是因为真正了解、喜欢泰迪熊的顾客却不到三成。很多顾客一进店铺就嚷嚷着:“这些狗真可爱!”也有人不屑地说:“这些猪真丑。”每逢听到这些议论,晶晶真是哭笑不得。除了顾客的不理解,还有来自进货渠道的烦恼,因为总想让店里多点新款的泰迪,给顾客多点新鲜感,晶晶和男友一个月要去上海两次,供货商却误以为她们生意经火,要求提高价格,对此她们束手无策。以上也许都不算什么,对于她们这些小老板来说,最讨厌的还是那些居心不良的小偷和骗子。一次她不仅收了一百元的假币,而且还冒雨将骗子落下的小熊送给仓皇逃跑的他。

  现在因为男友去了加拿大,晶晶的小店也交由她的表妹在打理,依然卖着泰迪。“最后我们只收回了两万元,从盈亏的角度看,这次创业是失败了。”但是晶晶说,“但如果以后还有机会再开一家小店,我会记得:先联系好店面再进货,以免找店面时被动;与供货商定好价格后应尽快签订合同,以防价格上抬;还有,最起码要有一台验钞机。”

  (四)

  没印名片的影楼经理

  文:LILI

  这一天我采访了两个人:两个创业不久的人。一个,是男人,34岁,标准“海龟”,钻石王老五,递给我的名片上写着所有和他有关的闪闪发光的名誉和头衔“MBA、创始人、首席、执行总裁”。那个阴天的下午,坐在露天的咖啡馆里,我立刻被这光芒晃得带上了墨镜;另一个,是男孩,22岁,有甜蜜女友,最正的职业是国家公务员,但却相继创办了两家规模相当的“小鬼当佳”儿童摄影棚,接过我递上的名片的时候,他不好意思地说“我没印名片”……

  外面下着雨,宋涛一低头进了翠微商厦的大门——我们约好在那里碰面,在他来之前我冒冒失失地先是认错了人,冲上去就问一个满脸岁月的人“你是宋涛吗?”人家莞尔一笑——否认了。也难怪,想像一个刚满22岁,却身兼中国中医研究院实验员、北京“小鬼当佳”儿童摄影公司的创办人、北京有戏制造演艺公司签约艺员三个响当当的职业会是什么样儿呢?没想到,挺帅,还有一脸的孩子气。

  从翠微商厦出来右转100米,就到了“小鬼当佳”影棚。

  打量了一圈那二十几平的温馨摄影棚,我问宋涛凭什么他这么一个Mini店面可以做到月营业额超三四万,完全和一个中型影楼不相上下?他总结了一堆名词:悟性、勤奋、朋友……然后又拿出了一堆自己的片子,(其中也包括他用最近新购置的数码相机制作的)开始很认真地跟我讲起了他从零开始的故事。

  “机会是无声无息的,开始的时候,你不觉得它是个机会,它走的时候,也不会有人告诉你。”宋涛从北京卫生职业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中国中医研究院工作,他在那里做药品的GRP试验,就是给狗、兔子、白鼠什么的注射试新药,这怎么看都跟摄影扯不上关系。有一次,一个女摄影师给他们乐队拍片儿,聊着聊着就聊出合开个儿童摄影棚,那时她有技术,他投钱,于是就这么稀里糊涂地干上了。“我本来对摄影一窍不通,但是三个月后,女摄影师说不干了,我就必须把这个摄影棚给挑起来。”于是,宋涛从那时开始接触摄影。

  宋涛说,开店以来,他学到最多的东西并不是摄影技术,而是如何与人打交道,如何承受那种起起伏伏的商业波折:自己接的第一个活,因为没有收押金,至今那卷和片子还留在店里;第一个月的营业额只有一万多元,平均每个人还挣不到1000元;钱挣多了的时候便信心满满,花钱也如流水;效益不好的时候,几天没人来,小影棚里冷冷清清。。。。。。影棚经营了半年,宋涛也把问朋友借的钱还了,拿回当初按了手印打了欠条的单子,宋涛突然也搞不清自己是怎么把这些钱赚回来的了,只记得那时一晚上裱七本像册,裱到自己都要吐了。

  天生“生意经”

  宋涛并不是幸福花园里的孩子,中学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但他却是学校里的好孩子。每次他称自己为孩子的时候,脸上总有顽皮的稚气,他喜欢别人视他为孩子,好像这样谁都会让着他。他很感谢说相声的爷爷给了他这张能说会道的嘴,以至于每每在店里接待客人的时候,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都能被他哄得很开心;他也很庆幸自己不知从哪得来得商业头脑,从中学时,他就琢磨着什么东西能变钱:曾把捡到的猪肝便宜卖给了肉店;从市场批了太阳花饼干、怪味豆、日本豆,在学校护士班门口开零食店,还允许同学赊帐——那时侯兜里有两块钱就觉得是张绿色的大票了。

  看着现在一到周末就挤满家长和孩子的小摄影棚,宋涛在心里开始规划自己的未来:以前自己是在工作中工作,但是活越来越多,自己也忙不过来了;现在宋涛想跳出工作而工作,他想建立更多的小鬼当佳连锁影棚,然后培养更多的员工,说白了,宋涛就是想做个管理者。然而要做一个管理者,宋涛还有很多东西要摸索:比如以前朋友介绍的哥们从没谈试用期就安排上班,到一周试用期制,到一个月试用期制,宋涛也在学习管理;关于投资,也更谨慎了——“买设备不像买电器,因为我在经营所以我必须时刻计算什么时候会有收益”,对于刚置办的数码相机,宋涛相信这份投资没有错,但是他也苦恼于几个月了,却还没什么明显收益。

  话题又回到了名片,我问他什么时候会印名片?他挠了挠头,说这真的很难办,因为现在身份太多,而他暂时也还不想结束其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名片印什么他也没想好——那就暂且不印了吧。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大四那年的北大六女生
·一种情绪叫“毕业”
·大专生飞翔空间有多大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开学啦!2003新生上路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