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东西南北大学生 > 正文
董晓磊:不聪明女生再战“假纯”

http://y.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 11:53 东西南北·大学生

  本刊记者/吴佳男

  去年底,本刊记者在一个寒风凛冽的下午采访过女生董晓磊,之后发文于今年第1期。那天,她的身体包在一件大棉袍里,极朴素,一副谦虚谨慎的样子。不想,仅大半年,今夏在街头与她再次偶遇,她的“巨变”已令记者十分惊讶。

  这是一个典型而稍显异类的80后写手,顺着她外型、文字风格、心路的各项变化一路检索过去,我们能感受到正“当道”一代的成长轨迹。

  说她“巨变”,首先就是她的样子——越来越向“美女作家”靠拢了:脸上的小痘痘不见了,原本“清汤挂面”的长发有了精心的修剪,露肩T恤和牛仔裤换了品牌。之后,便是她的言行举止上了一个“档次”,谁都能看得出来,憋在她体内20年的“内秀”开始外显。

  不变的,是她谦虚直率的个性——谁知道这是不是种假象?抑或已然随着她这几本书持续热卖的风头加大了野心?

  《我不是聪明女生》之后,时至今年年初,仅仅半年,晓磊又写了两本——《<我不是聪明女生>终结版》、《别走,我爱你》。这两本书,一本比一本火。年初全国各地大型书店组织的签售活动,让她多年前想走遍祖国千山万水的愿望轻而易举地实现了:北京、武汉、福州、南京、厦门……每到一处,“粉丝”成群。“再早几天,在长春你根本见不到我的影!”晓磊的语气里,透着股子骄傲——她有这资格。在厦门签售时,一群帮着往晓磊身边堆书的女孩们到后来甚至忘了本职工作,跑过来向她要签名了——她那些嬉笑怒骂、俏皮锋利的文字如此吸引她们。

  同时,几本书的盗版和仿制品陆续出现在大街小巷:《我不是漂亮女生》、《我不是乖乖女生》、《我不是花样女生》、《别跑,我喜欢你》……

  世界太疯狂了。

  其实,按晓磊的本意,第二本和第三本应该再迟些面市,只怪书商一个劲儿地催。“不过,我也确实是刹不住了,呵!”

  《我不是聪明女生》的终结版里,晓磊改变了一下风格,让整本书的基调降了一大格——变悲伤了,更现实了。“你知道,小女生的成长是非常快的。大三变一变,大四又变一大截!”

  “第三本呢?感觉风格又与第一本有点像了!”

  “嗯。如果说第一本书里还有对爱情的调侃,那么到了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这本《别走,我爱你》,我头脑中爱情的定义已经明晰:说好听的,爱情是生活的一部分;说不好听的,爱情这东西并不总是可靠的。我特不喜欢琼瑶体的爱情文学,那种为爱生,为爱死的态度其实拥有的人很少,一般人根本做不到。我们惟一能把握的,其实只有在爱情中自立、自强,不失去自我。”

  晓磊的第三本书,内容已不再只是校园爱情。一个社会人走进了她的故事,与大学女生谈起了恋爱。对于外界对她小说已不再“纯校园”的疑问,晓磊有些哭笑不得:“我们本都是在成长着的,我不可能一辈子写校园爱情故事。”

  这三本书的写作过程中,晓磊明显地感觉到了自己的一些变化。一方面是外在的:写作技巧愈发纯熟,内容构架思路更加清晰。写第一本时,她还偶有“卡壳”,一“卡”两三天,现在最多时她一晚能写5、6千字;另一方面来自内在:她感觉到了自己越来越多的浮躁。这种浮躁又来自两方面:一、书商总是催稿子,她必须得赶。同时,有些话她想写,但书商告诉她得“避讳”,她觉得不爽;二、书卖得好,难免虚荣。“书商催可以治好我的懒散病,但内心‘发飘’是最可怕的,我讨厌这种状态的出现。”

  应对这种心里“发飘”的症状,晓磊接下来采取的策略是——沉淀。“借考研这个机会,我要让大脑缓冲一下,先不写了。不是人人都有资格一直做自己想要的梦的,对我来说,首先要靠专业得个饭碗。”

  “估计没等沉淀得差不多,你又会手痒了!”

  “也许吧,不是我架高自己,人走到某条路上,做的事情对别人产生了影响,你就要负责。我不好意思让那么多读者等好久。同时,写字的人都犯贱,时间长不写就不舒服。”

  “读者会读你的书,但评价会是千奇百怪的吧?”

  “我注意过论坛里那些人对我的评价,当然有叫好的,也有不屑一顾的,甚至有骂的。呵,许多人的IP就是吉大的,我知道!”

  “网上网下你真正的朋友多吗?”

  “我觉得真正的朋友有几个就可以了。我有几个‘铁哥们’,有男有女,有一个甚至与我爸爸同年生人。我交朋友的原则很简单:‘水至清则无鱼’,质量胜于数量。同时,我的个性也决定了我的朋友范围。合得来的,可以互相交心,包容。”晓磊停顿了一下,“前几天在上海签售时,正赶上台风‘麦莎’发飙,我就想跑出去看风景。临回来时打电话给一个朋友,她直骂我傻。我知道,她心疼我!”

  说到这里,晓磊很满足地抬起了头——窗外,一抹夕阳正暖暖地照过来。“我其实喜欢的更是这样的生活:有朋友,有书读,有个人空间,喜欢写什么就写什么——可我现在,生活有点喧嚣。”

  董晓磊小说解读二要素

  东北话:俏皮的青春

  董晓磊的文字以嬉戏俏皮的东北方言受到读者喜爱。用她自己的话说,她是在“冒着失学的危险来娱乐大众”。“出租车上不停讲笑话的司机大叔,车上东北话播报的《交通之声》,宿舍里占一半的东北小姐妹,都在给我灵感”。她迷上了这种“大碴子”味儿浓厚的语言以及东北人的乐观。

  青春爱情故事配上东北话,作家伍美珍对她小说的评价是:“每段对话都那么透着机智和

幽默。”

  恋爱观:千万别模仿

  聪明、自恋、有点玩世不恭——董晓磊笔下的漂亮女主角多是如此。也有明眼人说,80一代看似对什么都漫不经心,但剥开外壳,仍能看到他们的坚持。董晓磊在书里写:“我很爱陈默(书中女主角),但这家伙单纯得有点缺心眼,恳请广大青少年不要模仿。”

  曾有人把董晓磊看成中国的“可爱淘”,但董晓磊本人却认为可爱淘的书比较梦幻轻松,而自己的更偏重生活。喜欢可爱淘的多是中学生,而董晓磊的目标远不在此。

  编者注:想更多了解董晓磊本人及其作品,请查阅本刊今年第1期。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