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2005新生宝典正文
远离父母开始独自生活 大学新生会面临哪些诱惑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06日 13:53 武汉晨报

  逃课、睡懒觉、包夜上网、物质攀比、会友请客、谈恋爱……大学生似乎要把中学时代缺失的东西讨回来,全然忘记以后还有四年求学路。高分进校,空手而返,悔之晚矣。

  十载寒窗,一朝及第。意气风发的大一新生即将迈入象牙塔内学习,脱离父母的管束,真正开始独立的学习与生活。大学生活究竟如何?刚入校的大一新生会面临哪些诱惑?本版今推出大一新生必读之大学生活八大诱惑,让在读大学生作为“过来人”解读诱惑,为大一新生们“热身”。

  逃课

  “没有逃过课的大学,是不完整的大学。”

武汉大学大三学生黄硕介绍,班上多数同学有逃课经历。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四学生王广义说,由于学校管理较严,刚入校时,班上同学都不敢逃课。但随着对大学生活的逐步了解,上部分科目时,逃课的同学慢慢多了起来。

  据悉,逃课一族中,也有不少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们奉行“逃课不逃学”。某些课程,由于教材陈旧,老师上课枯燥乏味。为了不浪费时间,他们时常溜出课堂,跑到图书馆自学。对于逃课的科目,他们称,考试前多花点时间复习,及格是肯定没有问题的。

  逃课的直接后果,就是考前临时抱佛脚,借抄他人笔记,临时硬背重点。王广义提醒大一新生,逃课是一种愚蠢的行为。王说,“即使考试能过关,但逃课的学生并未真正掌握知识,也失去了在学习中充实自己的机会。其实,上大学不逃课就是对自己的锻炼”。

  睡懒觉

  “每周一、二、四早上第一、二节课代答到,价格面议”???这是武昌某高校BBS上的留言。

  学生在小学、初中、高中的学习,都是老师逼、家长管。进入大学后,睡懒觉就成了大学生学习之外的另一主题。大三学生吴国华解释道,天气一冷,就有不少学生赖床,躲在宿舍里看书、上网。课堂点名时找同学代答既有风险,又欠同学的人情。于是,一些学生干脆花钱请人代答。

  尽管知道上大学的机会来之不易,睡懒觉、玩乐会影响学习,但部分学生还是我行我素。睡觉、玩乐占据了一些学生的大部分时间,导致生活、学习无规律。

  包夜上网

  荆州的王女士说:“儿子去年考上湖北工业大学,家里每月给700元生活费,可他总说不够用。”后来,她得知儿子经常和同学包夜上网后,决定把儿子每月的生活费从700元降到500元。

  武汉工程大学的刘伟同学说:“部分同学用网络来逃避现实,晚上包夜上网,白天蒙头大睡。小部分同学对网络产生了心理上的依赖感,网上亢奋,网下萎靡。”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大四学生刘文认为,大学上网是必要的。利用好网络不仅能够提高学习效率,而且适当的娱乐还可以调剂生活。但王反对包夜上网,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在网络和游戏上,不仅占用了上课时间,而且还让自己慢慢变得消沉。

  武汉船院辅导员余老师说,部分大一新生由于沉溺于电脑游戏,经常到网吧包夜上网。这样可导致生物钟紊乱,直接影响第二天学习,让成绩直线下滑。部分学生还为包夜上网四处借钱,债台高筑。

  大一新生上网可以,但不要包夜上网,那样不仅对身体无益,而且会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

  胡乱辅修

  大学里的辅修、选修课类似于高中阶段的第二课堂。不同的是,大学的选修课要划入学分。不同于必修课,选修课学生可以按自己的喜好自由选择。

  新生由于经验少、阅历浅、自主能力弱,选课时容易造成失误。湖北经济学院的陈同学建议,在选课前,要利用好试听期,到各个课堂去试听,了解一下具体内容、教授的水平和风格,从而选出自己最喜欢的课程。另外,还可请教选过同样课的学长,多听一下他们的经验之谈。

  武汉船院应届毕业生小刘称,由于大一、大二时,没能修完选修课学分,现在快毕业了,眼看着别的同学忙着实习、做毕业设计、找工作,而他却坐在教室里补修。他说,“大一新生一定要科学规划自己的选修课,不要等快毕业了还在为选修奔波”。

  华师新闻系03级正在辅修法律的杨可介绍,“既不能裹足不前不去选择,失去学习机会;也不能不考虑自身情况,盲目多选,影响必修成绩。”据介绍,有不少同学曾同时选修第二、第三外语,最后终因无法坚持而放弃第三外语。结果,第二外语也是成绩平平,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