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青春校园正文
热门话题:大学生是否住校无须教育部规定

http://y.sina.com.cn 2005年07月30日 14:27 新京报

  作者:葛剑雄

  最近,教育部发出通知,不再禁止学生在校外租房住宿。这几天,媒体上议论纷纷,学生大多欢迎,校方与家长则不无忧虑,还有人认为不禁止不等于提倡,更有人已在建议如何引导学生自觉住校。总之,大学生住校是天经地义的,不住校是特殊情况。我却希望讨论一下,为什么大学生要住在校内?

  根据我多年在大学工作的经验和了解,要求学生住校,无非是为了便于思想教育,便于管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保障学生的安全,照顾贫困学生等,但却忽视了同时存在的不利因素。

  大学生基本都已是成年人,应该具备完整的行为能力。如果还不具备,更应创造条件让他们尽快具备。将他们集中在学校,固然可以避免一些在社会上容易发生的问题,但学生在社会上生存和活动的能力也不会得到提高。而且学生迟早要离开学校,如果连独立住宿的能力都没有,又如何能顺利地踏上社会呢?要说社会上反面影响大,一方面未必是事实,另一方面,即使真是如此,学生能一辈子不进入社会吗?不加强教育,校内也不会清净,被马加爵杀死的同学不是都住在校内宿舍吗?绝少数学生赌博、酗酒、偷盗、斗殴,甚至淫乱,不是也发生在校内吗?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内外已发生巨大变化,大学生集中住校的办学模式也不应墨守成规。现在资讯发达,即使学生不住宿舍,也不会影响学校的思想工作。随着住房条件的改善,一些学生家中的学习条件比校内还好。

  在房源充足的地方,在校外租房往往比住宿舍还方便。

  而近年的大规模扩招,使一些学校宿舍紧张,或配套设施跟不上,或过于分散,一部分学生自行解决住宿,恰恰能缓解矛盾。有些大学食宿费用偏高,贫困生不堪重负,在校外合租廉价房,生活费反而便宜。

  前些年大学招走读生,提倡社会化服务,近年到处建大学城,但如果过于强调学生必须住校,这些事都办不成。现在教育经费并不充裕,如果学校能少造甚至不造宿舍,让学生自己解决住宿,充分利用社会设施,有限的教育经费就能发挥更大的作用,学校也不必建得那么庞大。现在的社会化服务实际只是从社会上招服务机构或人员,并非真正与学校脱钩。巴黎的大学生食堂分别设在市内各处,餐券全市通用,学生可就近用餐,这才是真正的社会化。如果我们的公共图书馆很多,分布很广,大学生完全可以就近利用。

  我们的“大学城”都是一座面积和建筑物像城的大学,造得越大、越全,离城越远,与当地的关系越少,越弱。而国外的大学城却大多是依托一座或若干座大学发展起来的真正城镇。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大学没有或很少为教师学生提供宿舍,所以师生就在城内租房或买房,房地产与为这些住户服务的各类产业和设施因此而发展,城市与学校相融,师生与居民一体。

  当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多数大学生在校内住宿并非不合理。如有特殊需要,如所学专业、阶段性需要等,学校也可以要求学生住校。只要双方有契约性安排,并不违反法律。但大学生住校不能成为普遍的、必需的制度,应该与时俱进,不断改革。

  作者:复旦大学教授、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