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刹那他很神气--郭晓宇《注定》(音频) |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4月12日 17:11 新浪校园 | ||||||||
初赛时的郭晓宇一袭黑衣登场,深情演绎了《伤心地铁》,让台下听众都有些陶醉,不过可不要就此认为这是个基调忧郁的男孩儿,笔者在采访休闲飒爽的“便衣”晓宇时,真切感受到了一种明澈性格的自然以及挡不住的亲和力,正如他的“自我认知”:Easy-Going的,随和的,阳光的。 ![]() 北大元培计划郭晓宇 来自成都的郭晓宇正在元培经历大学生活的第二年,忙碌,精彩:做学院杂志,转战于篮球赛场,排演英文话剧,研究平面设计,当然还有在我们的十佳里展露歌喉。他似乎很喜欢“匆忙”这个词,匆忙报的名,匆忙选的歌,匆忙做的ppt, 复赛前夜K歌到清晨五点以致中午匆忙起的床……不知为何,这样的匆忙给人的感觉却是别致的从容,永恒的平和心态,持久的轻松快乐,像摆尾穿梭水中的游鱼的伶俐,期待每个未知遇见,不是贪婪,而是一种慷慨欢迎的姿势。 复赛那首“匆忙”曲目《普通朋友》有着高高的调子,较多假声的运用存在着些许“风险”,郭晓宇带着惯有的微笑说不觉得很难,事实上是想唱它的歌词。清醒的表演者,听到内心的声音,并试图表达,或许这首普通朋友背后有着一段不普通的故事吧。郭晓宇虽是上台表演的老手,但也坦言当天并不是毫不紧张,倒是伴奏的意外出错让他彻底的放松了下来,接着,凭借亲切的没有过多藻饰的台风、不普通的唱功、温暖和感怆的意境,就这样,郭晓宇晋级。想到决赛他说“看着版上很多人为了打分而争吵、为了音效而争吵、为了十佳的得失而争吵,我只是笑笑。不为自己的侥幸晋级,也不为他们的认真。我知道大部分人的心态和我相似。一群喜爱唱歌的人在舞台上这样的唱歌。唱歌。只是唱歌。至于分数、晋级、淘汰,早已看淡,而最后站在决赛舞台上的16个幸运儿,其实多的,只是在那可爱的舞台上再唱一次的机会,而那时,他们的歌声背后,有着500张同样爱唱歌的年轻人的笑脸 。” 不过晓宇的歌声不只给自己,它们是作为一件精致的礼物,偕同积淀的情感,在精彩的至少很大的舞台上送出,送给他亲爱的朋友们。从不缺乏朋友的人,是怎样的幸福令人羡慕。 他的朋友这样说: 之前我其实是比较赞赏他的唱歌水平的,特别我觉得演绎得不错。 但即使如此,赛前预测复赛,大家,或者也包括轻狂惯了的他自己 都觉得能去大讲堂一个人唱一首歌是难得的机会 至于进决赛并不奢望。 他甚至懒于准备,包括草草应付了那PPT。 中午走之前我正在听《普通朋友》,这是我最喜欢的歌 他于是大笑,自陈自己其实现在连唱歌的激情都没有。 于是我更不抱希望。 3点多一点,郭晓宇出场了。 很不幸,伴奏错了,换了以后还是错了。我们都:“晕” BAD LUCK? NO 也许这样的插曲反而让他没了压力 他很轻松地把陶喆的这首歌演绎完毕 很不错。 而我突然觉得其实很多时候轻松去做反而去绷紧了去做更好, 和大多数歌手大唱“愤青之歌”,大吼大叫,赛声高不同 他就做得很轻松,甚至如同晚上在我们寝室唱着玩那样。 OK,最后他得到一个让我们都目瞪口呆的分数,虽然可能不是最高 但足以让他进决赛。 听到分数的一刹那我身边的女生第一反应就是“报告” 而或许是性别差异,我的第一反应却是“my god” 混合着别的原因,今天对郭来说是一个疯狂的日子, He will always remember 而对于已经比较麻木了的我,或者我们来说, 身边的人带来的震撼不是因为他死了,就是因为他创造了奇迹。 我突然觉得这样一个身边的比较狂妄的,搞笑的,善良的小子 突然便一下子创造了奇迹,至少那一刹那,很神奇。(作者:李欣利 邹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