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人大新闻学院50年庆典 > 正文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高晓红

http://y.sina.com.cn 2005年11月19日 17:00 人民网


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高晓红

  人民网北京11月19日讯 今天人民大学新闻学院迎来50岁生日,在人民大学世纪馆举行了盛大的院庆典礼。原国务院新闻办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赵启正,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中国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祝寿臣、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台长杨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台长王庚年、《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李仁臣等出席了庆典。下午在人民大学举行了中国国际新闻传播论坛之中外知名新闻传播学院院长论坛。

  下面是中国传媒大学电视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高晓红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新闻教育的专家、学者、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今天是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建院50周年的喜庆日子,我们表达祝愿之余,我们感谢中国人民大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闻教育方法的论坛。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重基础,强外语。我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前身是北京广播学院。

  进入21世纪以后,全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化,教育格局日益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新的形势不仅给我们带来了压力挑战,同时也带给我们机遇,我们面临着怎么样的形势呢?严峻的形势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一个是广播电视新闻的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广播电视新闻是即时信息流通的主渠道之一,全球的广播电视新闻已经融为一个整体,不仅需要快捷深入报道的能力,而且更要具有国际化的眼光,和参与全球广播新闻竞争的实力,第二同类之间的竞争加剧,2005年国际国内参与广播电视的学校已经百余所之多,使得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第三是体制的转换,我们原来是隶属于广电部,划归教育部以后,关系转变了,我们重新排队站队,而这些兄弟院校,在学科背景上都大大优于我们。

  但是在竞争中我们也有竞争的优势,一个是学科群的优势,我们拥有众多科系和庞大教师群,二是广电系统的渊源优势,50多年的积淀,仍然使学校与广电系统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几十届毕业生不断持续推动我们与广电业界的合作关系,这些使我们在行业竞争中仍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三是系统的师资梯队和比较先进的教学设施,多年的建设使我们在学科发展师资发展,课程体系,国内外交流等方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是我们跨上新高度的基石,为了21世纪新闻发展的需要,我们设立了本科生发展方针,后基础强专业强外语。强化学生的外语学习,适应新闻传播全球化的需要,为了实现上述的理念,在日常的工作中,我们保持作品创作评析,突出强化学生的义务能力,注重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

  第一条就是写作系列,写作是基本功,我们突出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消息写作电视写作,广播电视评论,论文写作等课程。第二条是外语系列,我们培养公共外语教学,适当增加外语课程,使外语贯穿了大一到大四的各个学期。第三影视精品赏析,电视是视听的艺术。掌握电视作品的创作规律,所以在本科学习期间,学生要分阶段赏析电视新闻,电视剧中国电影,外国电影。第四条线是作品创作。我们在广播电视新闻方向,学生的培养上,特别注重学生的对视听元素特点的认识和把握,对学生的影响拍摄训练,纳入科学完整的教学实践体系,进行不断性的强化训练。第五理论学习系列,广播电视新闻工作者,不仅掌握广播电视传播的学科基础理论还有广播的科学文化知识,具有良好的创造性思维和人文素养,所以我们开设了一系列的理论课程,比如说电视艺术概论,传播学,心理学电视学

美食学等等,我们还创作了专业理论选读的课程。  

  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养,就要加强能力的培养,说到能力主要是指获取知识的能力,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创新的能力,只有注重能力的培养,才能使学生在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去扩展更新完善自己的知识,并能有效驾驭和,运用这些知识,广播电视新闻的学生,将来毕业后要能够胜任广播电视的工作,在本科教育阶段,加强环境的培养,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我们陆续建立了成体系,成规模的实验室,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广播电视手段,熟悉广播电台制作流程和规律,规范广播电视的流程和创作。

  这些不仅促进了专业工作的展开,也促进了学生的科研活动。第一,实验手段好,专业技能强,一直是我们的特点,这个特点需要我们一直保持和发扬,但长期以来,学生的实质性作业都是由课堂完成的。每天老师提出要求,学生在进行实践,设备明显不足,使实践作业被一压再压,为了使实验室发挥最大的工效,我们从早上八点到晚上10点全部开放,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效益,又使学生的生活充实有意义。第二变集中实验为扩散实验。第三提高了实验性作业的水平,一个优秀的作品不仅需要良好的构思,而且应有设备的保障,新的实验方式,有助于他们创造出优秀的作品。

  2008年奥运会要在北京举行,我们的学生参与承担羽毛球、

网球等等的转播,所以学生投入紧张的学习和艰苦的训练。2005年3月学生参与了多项赛事的演练,世界组附加赛,2005年中国羽毛球锦标赛等等,在刚刚结束的第四届东亚运动会,我们的学生会举重网球等等提供了电视公共信号,实践使学生在专业能力上有了显著的提高,除了备战奥运,我们不断拓展实践教学环境的新领域,鼓励学生参加校外实践。培养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学生负责日常校园电视台的工作。今年我们也送学生到奥地利德国等电视机构开展学习。

  今天21世纪的广播电视,面临着空前的挑战和机遇,我们将加强与同行的交流,不断加强合作,创新机制,谋求发展。谢谢各位。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