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人大新闻学院50年庆典 > 正文
访方汉奇:新闻教学园地的一名“老园丁”

http://y.sina.com.cn 2005年11月02日 17:59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新闻教学园地的一名“老园丁”

  ——访著名中国新闻史学者方汉奇

  曾经聆听过他的讲课,旁征博引,对史实如数家珍,信手拈来,是一部活的“中国新闻史百科全书”。曾经在人大校园和他擦肩而过,他神态慈祥,步履从容。曾经拜读他的专著,字里行间充满了治学的严谨,大家的风范。

  时值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成立50周年之际,我们有幸再一次走近这位中国新闻史学界泰斗——方汉奇先生。在方先生的书房里,四壁双层摆放的满满的各种书籍,和那迎面扑来的满室书香,让我们深切感受到一个学者五十多年治学的厚重。

  记者:方老师,您好。很荣幸在庆祝人大新闻学院成立50周年之际能有这样一个机会与您交流。50年来人大新闻学院伴随着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而成长,您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回首这50年的历程,一定感慨良多,其中有哪些让您至今难忘的片断?

  方汉奇:人大新闻系(现称人大新闻学院)建系于1955年,当时我在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和人大的不少老师有过交往。1958年又随北大新闻专业的全体老师和在读的三个年级的同学们整个建制的并到人大来,由此成为人大新闻系的正式成员。和我们一道并到人大来的学生中,包括赵玉明、曹璐等这一班人,他们前三年在北大就读,到人大后,继续学习,直到毕业,现在已经是蜚声于新闻教育界的知名教授了。

  刚到人大的时候,有两件事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一个是大炼钢铁。当时正是“大跃进”的时代,一到西郊校部,就看到红一楼前面的松树林那一带全是炼钢炉,我们来的时候,正干得热火朝天。

  另一件事是吴老(人民大学的老校长吴玉章)的接见,时间是58年11月中旬的一天。那一次吴老特地到铁一号来看望我们系的全体师生,并为我们做了一个精采的报告。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见到吴老,也是第一次和他握手。他是受到过毛主席充份肯定的革命前辈,那一年已经80岁了。

  吴老非常关心新闻学院的建设和发展。我还记得在那次会上,他对从北大新闻专业并过来的老师和同学们,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认为这一批师生的到来,壮大了人大新闻系的队伍。吴老始终很关心人大新闻系的发展。以他的名字命名的我国人文社科方面的最高奖吴玉章奖,只设五个奖项,其中一个就是新闻学奖。吴老是很重视新闻教育的发展的。

  记者:您在中学时期就定下了念新闻系当记者的理想,您是怎样对新闻产生兴趣并萌发做记者的理想?

  方汉奇:抗战的时候我在中学念书,当过班上的学习委员,主编过以班的名义出版的墙报,这份墙报既报道战局进展的情况,也不时的发一点主编人自已写的时事分析和评论。为了办好墙报,我还大量的阅读了当时出版的各类报刊,和一些名记者的报道,由此对记者这一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记者:您当时最佩服的记者有哪些?

  方汉奇:邹韬奋、范长江、彭子冈、浦熙修、萧乾这些名记者,都是我十分敬佩的。我之所以向往记者的生活和想当记者,是因为记者这个职业充满了激情和挑战,可以到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进行采访,可以接触到方方面面的人和事,可以满足我“行万里路”的愿望。我对司马迁所躬行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经历,始终是非常向往的。记者是一个很崇高、很受尊重的职业,也是一个非常有趣味的职业。这也是我想当记者的一个原因。但没想到,我的记者梦并没做成,最后搞上了新闻史,坐了一辈子的“冷板凳”,当了一辈子的“教书匠”这是始料所不及的。(笑)

  记者:您后悔过当初的选择吗?

  方汉奇:不后悔。但如果现在有机会,我还是想当记者(笑)。只是现在体力不行了,当记者已经力不从心了。

  记者:您从事新闻史教学和研究五十多年,这其中最深的体会是什么?

  方汉奇:实事求是。从事新闻史的教学与研究,对新闻史中的人物也好,报刊也好,事件也好,在叙述和评价时,都应该力争作到实事求是。作到一切都有根据,作到“言必有徵,无徵不信”。新闻史研究和其他的历史研究一样,必须尽可能多的掌握第一手材料,必须从原报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整理查阅开始,逐步深入下去,因此要能坐得住“冷板凳”,耐得住寂寞。范文澜常说的“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著一字空”;董仲舒曾经做到的“三年不窥园”;都是新闻史研究工作者应该有的思想准备。我显然还做不到像他们所说的那样,但虽不能至,心向往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各种政治运动不断,不可能有时间静下来心来做学问,那一段时期,我所能做的只是尽可能的利用边边角角的空隙时间,多看一点书,多作一点积累。这对我1978年以后的教学研究工作,还是起了一定的作用的。

  记者:50多年来,您在新闻史这个园地,“筚路蓝缕,以启山林。”除了撰写和主编多部新闻史教材之外,还出版了多部专著。其中《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是迄今国内外流传最广、发行量最大的中国新闻史教材,57万字的《中国近代报刊史》被新闻学界认为是继戈公振的《中国报学史》之后又一中国新闻史权威著作,曾荣获第一届吴玉章奖金新闻学一等奖。您认为应当如何从目前的新闻史学研究中进一步发掘新意和寻找生命力?

  方汉奇:首先要打好基本功。要对所研究的领域及相关的历史背背景有非常深入的了解,知道它还有哪些方面是可以继续开掘下去的,“门牌号码”要清楚。其次,要能沉下心来进行研究,并把这种研究和当前新闻工作的实际结合起来,使新闻史的研究能够更好的为现实服务。我在研究过程中经常关注的就是这两头:一头是历史文献,另一头就是现实。注意作到“以史为镜,鉴往知来。”为了联系实际,作到知今,我每天除了看与研究课题相关的书籍和历史文献资料之外,还要看近十种报纸杂志,同时还要听广播,看电视,上网,收发手机短信和彩信。

  记者:您通常都浏览哪些网站?

  方汉奇:主要是人民、新华、新浪等几个经常浏览的网站,和它们相链接的一些网站,以及一些文摘性的网站和个人办的网站。当然也少不了要照顾一下Google和百度。通常只能作到扫描几眼,看看标题,有用的就下载存起来。现在已经感到越来越看不过来了,时间也越来越不够用了,只能有选择的看一点,“有所为有所不为了”。

  记者:在教学方面您也是屡获殊荣,曾经获得北京市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师、“韬奋园丁奖”等称号,在今年的教师节又成为人民大学首批“荣誉教授”之一。很多学生觉得您既是一个严谨的学者,又充满了充满人格魅力,您认为做老师的真义是什么?

  方汉奇:当教师的要有“蜡烛”精神。燃烧自己,点亮别人。对学生必须全心全意,尽心尽力。从做人到做学问,都全力的帮助他们,关注他们,关爱他们。学生尊敬老师,老师关爱学生,我和我的学生们的关系始终是很融洽的。

  教学是相长的。学生关注什么问题,当老师的也得赶快去关注(笑)。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往往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的,当老师的如果回答不出来,就得赶快补课,和学生同步学习,有的时侯还得先学一步。要当好先生首先要当好学生。就这一点来说,我觉得教师这个职业不错,因为这是个需要不断学习的职业。当一天老师,就得学习一天。不能有丝毫懈怠。我是去年办退的,办退的同时又被返聘,因此目前还有不少教学任务。我的兴趣和爱好很广泛,中学的时候参加过合唱团,演过话剧,在丁玲写的剧本《重逢》中,演过男主角。大学期间也是校内合唱团的成员,还演过陈白尘的《升官图》,也是男一号。此外我还喜欢音乐,念大学的时侯,曾经选修过钢琴和音乐欣赏。体育也很喜欢,五十年代的时侯,参加校教工运动会,跑过1500,还练过万米。后来还和张隆栋、郑兴东两位老师一道,当过系教工乒乓球队的主力。京剧和曲艺如评弹、京韵大鼓等,也很喜欢。更喜欢的是旅游和爬山。但所有这些,都只能暂时搁置起来了。只要有教学任务,就必须首先保证备课和学习的时间,而学习是没有止境的,这是当教师的必须保证的一件事,否则就教不好书。当然,学习也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记者:您的很多学生现在都成了各大新闻院系的骨干,您对此一定非常自豪。

  方汉奇:学生的成就主要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老师只起了很小的一部分的作用。每个学生的情况也不完全一样,成就的多少和大小往往和他们个人的努力成正比。努力的,勤奋的,成就也就多一些,大一些。我所接触的学生大多数还是很用功的。

  记者:回顾您自己50多年的学术生涯,您觉得其中最大的乐趣是什么?

  方汉奇:可以沉浸在自已感兴趣的教学研究领域中,不断的有所开拓,有所前进。

  记者:作为未来的新闻人,需要具备哪些素质来应对这个大变革的时代所给予的挑战?

  方汉奇:要有比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的基础,一定的自然科学知识,知识面要宽一点,视野要开阔一点,笔头要过硬,最好能熟练的掌握一门外语,和最新的传播手段。

  记者:一直以来,人大新闻学院都是我国新闻教育的重镇。但近年来,全国各大高校新闻院系如雨后春笋相继成立,面对各兄弟新闻院系的奋起直追,您认为人大新闻学院该如何巩固并进一步发挥自己的优势地位?

  方汉奇:人大新闻学院目前的地位,是新闻学院全体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对新闻学院已经取得的成绩的一种认可。当前,我们要从零开始,重新起步,既发挥好自身的优势,也要充份借鉴兄弟院校的长处和经验,使我们的教学和科研在新的条件下,再上层楼,有一个更大的发展。

  对人大新闻学院说来,当前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师资梯队建设的问题。这些年来由于不少老教师离退休,师资梯队出现断层,极待重建。另外,随着新闻传播事业和新闻传播学研究的发展,很多新的研究领域,也需要我们投入力量,有所开拓有所前进,这同样需要大量的人才,特别是海外学成归来的人才。我们在这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作。

  记者:新闻事业蓬勃发展,新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您作为前辈,对年轻一代新闻学子最想说的话是什么?

  方汉奇:和我过去教过的学生相比,今天的学生知识面更宽,外语的熟练程度也更高,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利用在学校的这段时间,发愤学习,打好基础,努力掌握好各方面的知识,为我们的民族、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

  2005.10.28

  采访整理:孟鹏 田杰

  附:

  方汉奇,广东普宁人,生于1926年12月。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顾问兼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新闻史史学会名誉会长,吴玉章奖金基金委员会委员兼吴玉章奖新闻学评审组召集人。1980年被评为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1984年被评为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198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师,同年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津贴。1996年获韬奋园丁奖一等奖。撰写和主编有《中国古代的报纸》、《中国近代报刊史》、《中国新闻事业简史》、《报史与报人》、《中国当代新闻事业史》、《中国新闻事业通史》、《中国新闻事业编年史》、《大公报百年史》等专著和教材。在海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是当代中国教龄最长的新闻史教学工作者。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