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复旦大学百年校庆正文
巍巍学府灿灿星河 百年荣光共襄盛典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4日 09:31 东方网-上海青年报

  100年前的9月,中国发生了两件事情。一件事情震动了当时所有的读书人和知识分子,乃至所有关心民族发展的有识之士:沿袭了1300年的科举制度被清政府废除了。另一件事情则并不为众多人所知晓:一家名为复旦公学的学校在上海开学上课了。

  这“一破一立”只是恰巧在同时发生了,但在100年后的今天来看,却似乎在无形之中让后者增添了一些除旧布新的自觉与使命。在此后的100年中,复旦筚路蓝缕,始终见证并亲身经历着中华民族高等教育近代化的发展历程。从积弱积暗的清末,到风雨飘摇的民初,抗战时期辗转流离,建国之后的兼容并蓄,乃至如今向国际一流大学昂扬迈进,复旦的百年沧桑和变迁,同时是一部命运多舛的中国近现代史,包含了多少前辈同人的理想、追求和家国情怀。

  100年来,一颗颗明亮的星星从这幽静的校园内升起,马相伯、李登辉、严复、于右任、陈望道、苏步青、陈寅恪、谈家桢、谢希德……一长串闪光的名字,组成复旦百年历史的灿灿长河。

  马相伯:花甲之年决意创复旦

  复旦公学成立这件事本身,就是一次反抗外来势力干涉的抗争结果。

  清朝晚期,眼见大清国运气数将尽,列强瓜分之势已成,爱国的中国人,总想自强自立,不仰仗官府和洋人的鼻息。办自己的学校,培养救国的人才,也是民族自立之一途。

  已经年过花甲的马相伯深感“自强之道,以作育人材为本;救才之道,尤宜以设立学堂为先”,于是决定毁家兴学。他创办震旦大学院,自任院长,号召:“欲革命救国,必自研究近代科学始;欲研究近代科学,必自通其语言文字始。有欲通外国语言文字,以研究近代科学而为科学救国准备者,请归我”。

  震旦一反法国教会的办法,全用中文授课,政治倾向趋近于当时的革命党人。学校的政治倾向,引起了官府和教会的双重注意,因此压迫随之。法国教会强力要把“震旦公学”收为教产,以让马相伯“养病”为由,迫使他交出治校权,委任法国神父为总教习,改变办学方针,另立规章。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学生大哗,摘下校牌,全体退学。马相伯看到退学学生签名簿时,老泪纵横,决意站在学生一边,并得张謇、严复和袁希涛等名流的支持,在江湾另行筹建复旦公学,于中秋节(1905年9月13日)正式开学。”

  中国第一所民间私立大学就此诞生。这位曾为学生的正义要求而“老泪纵横”的马相伯老人此后又曾与章太炎、梁启超等发起创办“函夏考文苑”,与英华创办辅仁社(即后来的辅仁大学)和培根女校,将一生家财散尽,悉数用于兴学。在他的儿子病故后,学生们集资万元为其寡媳、幼孙作教养费,马相伯却托人将该款移作启明女子中学教育经费。

  邵力子:敲响“五四”上海第一钟

  复旦中学校园里有一口很普通的钟,顽皮的学生和伙伴们嬉戏时,会偷偷地敲两下。他们不知道,就是这口不起眼的老钟,曾经在1919年5月的一个凌晨,把复旦的学子们都敲醒了。

  当时就读于复旦公学的张廷灏后来回忆说:“五四第二天夜里12点钟左右(一说为5月6日晨),学校里的大钟忽然敲起乱钟来了,敲个不停。全校同学在睡梦中惊醒过来,都莫名其妙。有些同学急忙跑出房门,可是不久又跑回来了。有人问究竟为了什么事敲乱钟?他们说:‘中文老师邵力子先生在那里敲钟,他叫我们来唤你们去饭厅集中,他有重要消息报告。’”

  邵力子是复旦国文教员,当时兼任《民国日报》总编辑。5月5日深夜,他收到了关于北京爆发学生运动的专电,天刚亮,他就从市区赶到学校,亲自敲钟集合同学。

  邵先生激动地站在一张饭桌上详细报告着北京学生举行游行示威、火烧赵家楼的壮举。邵先生大声地问大家:“北京的学生有这样的爱国思想和行动,难道我们上海的学生就没有吗?”

  此时,同学们满腔的悲愤再也按捺不住了。复旦学子即刻发起成立了全市学生联合会,带领80多所学校的师生示威游行,组织罢课,声援北京五四运动。一时间,复旦成为五四运动在上海的指挥部与大本营。

  两次院系调整与苏步青、谢希德

  抗战胜利后,1946年10月,复旦迁回江湾。此时的复旦声誉日隆,成为南方学术重镇。而在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两次院系调整,更让复旦一举飞腾。

  复旦人至今常常提及1952年的全国院系调整。这年8月至9月底,浙江大学、交通大学、大同大学、沪江大学、震旦大学、圣约翰大学,南京大学、安徽大学等十余所高校的有关系科陆续与复旦大学合并,加之1949至1951年的院系调整,复旦由此成为全国院系调整中组合高校最多的大学,共由19所高校的有关系科合并组成。

  许多大师级教授如苏步青、陈建功、谈家桢、卢鹤绂等都是在院系调整中进复旦的。各路名师云集复旦,复旦因此而兼容并蓄。

  院系大调整还为复旦送来了两位非常重要的人物:苏步青和谢希德。这两位著名科学家在后来都对复旦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苏步青为复旦从一所地方性高校到国家重点大学的演变奠定了基础,而谢希德则引导复旦走出国门,提高了复旦的国际知名度。

  苏步青曾经说过:“邯郸路上的校门,我已足足走过一万多次。”而谢希德对复旦的感情之深厚,更是令人动容。1995年9月,谢希德参加在北京召开的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有天晚上,谢先生来看望大家,当时在场的有不少是在复旦学习或工作过的,谢先生希望能和这些复旦人单独留个影,她反复说着“复旦的,复旦的”,可惜声音太小,餐厅里人声嘈杂,这张照片终究没有拍成。

  抗战时远赴重庆之5000里长征

  在嘉陵江畔,青山幽谷之中有一座砖木结构的两层楼小礼堂———“登辉堂”。在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经是复旦师生们的“天堂”。

  1937年,抗战爆发,淞沪战役激烈进行,复旦也遭到了战火的破坏。一部分复旦学生以“联大第一部”迁校址于江西庐山,另一部分复旦学生则在校长李登辉带领下固守上海,成为“复旦大学上海补习部”。

  复旦“长征”开始时,重要档案、文件、部分贵重仪器、图书和设备,装成了10个大木箱,从淞沪铁路江湾火车站出发。校长带领百余名学生,直奔南京,浩浩荡荡向江西方向进军。

  在江西上课两个月左右,南京失守,江西战事吃紧,复旦师生继续内迁。几天后,复旦师生乘船抵达重庆千厮门码头,长达5000里的迁徙终于到达目的地。

  在重庆北碚对岸的夏坝,复旦凭借四川省政府、银行界和四川士绅以及广大校友资助,先后完成了博学、笃志、切问、近思4幢教室、一座日字形登辉堂、4幢女生宿舍、6幢男生宿舍、一座食堂、6幢教授宿舍……这里成了复旦人贫瘠却美丽的天堂。

  当时就读的学生李敏在半个多世纪后回忆起美丽的夏坝仍兴致勃勃:“清晨,经常可以听到从江边传来纤夫与急流搏斗的号子声。从群山中奔流出来的嘉陵江,在这里舒展开来,碧波映照着山色,看了使人神清气爽。……我们那时在竹篱笆墙的屋子里上课,吃的是有稗子的平价米,穿的是土机织的粗布衣。物质生活是清苦的,但精神生活却是充实的。”

  在这段艰难的岁月里,在这个清苦的地方,复旦却毫不畏怯地努力生长着:学校增添了农学院;创办了银行专修科;新增了统计系;建造了寒冰馆与新闻馆;由法学院教授孙寒冰主持创办并任主编的国内最早的文摘形式刊物《文摘》在国统区第一个刊登《毛泽东传》,成为当时的一面旗帜……复旦很快成为生气勃勃的北区教育中心。

  也是在这一时期,为了解决经济上的危机,私立复旦大学改为国立复旦大学。

  百年荣光共襄盛典

  “本公学之设,不别官私,不分省界,要旨乃于南北适中之地,设一完全学校,俾吾国有志之士,得以研究泰西高尚学术,由浅入深,行远自迩,内之以修利国民之资格,外之以裁成有用之人才。”

  早在复旦大学草创之初,《复旦公学章程》中就已经把复旦的学术精神表露无遗。而今,这种崇尚学术的精神,已经浸入每一个复旦人的灵魂,一代又一代杰出的复旦人把复旦大学推上了科研学术的浪尖,取得一个又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辉煌成就。

  数学家苏步青:国际公认几何学权威

  早在20年代,苏步青的仿设不变的四次(三阶)的代数锥面,被命名为“苏锥面”。

  他的仿设微分几何的高水平工作,至今在国际数学界仍享有很高的评价。

  在射影曲面论研究中,对周期为4的拉普拉斯(Laplace)序列作了深入而富有成就的工作,这种序列被称为“苏链”。

  他在射影曲线论、高维空间共轭网理论、一般空间微分几何学等方面的研究中,作出许多贡献。

  70年代初期,他把数学曲线论中的仿射不变量方法,引入计算机几何学科,在全国造船工业中的船体放样、航空工业中的涡轮叶片空间造型,以及它们的外形设计等方面获得成功的应用。

  苏步青教授对我国数学学科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更是把复旦大学数学系建成了一个具有相当高水平的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基地,为国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数学人才。在他的领导下,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微分几何研究集体。

  物理学家谢希德:科学殿堂最美的女人

  谢希德,这个被誉为“中国科学殿堂最美丽的女人”,在她担任复旦大学校长不长的时间里,以她个人独特的魅力把“复旦”这个名字推向世界,让更多的人知道这所“东方哈佛”。

  1981年起,她曾荣获美、英、日、加、香港等国十二所大学的荣誉博士称号,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名誉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早在谢先生成为校长之前,她就曾带队参加德国伽兴召开的国际核靶发展学会第七届国际会议,开启了复旦大学参与国际交流的大门。上世纪80年代,又是谢先生的积极努力,促成了一件彪炳复旦史册的大事。1984年,美国里根总统受邀登上了复旦大学演讲台。而这,也成为中美关系发展史上的一幕重头戏。1985年复旦建校80周年大庆时,美国总统里根特意发来了贺电,他怀念起他在相辉堂的演讲。他甚至清晰地记得,礼堂舞台中央的讲坛上,镶嵌着篆文和英文交织而成的粉红色的“复旦”图案。

  历史学家周谷城:“一笔二史”仅此一人

  在中国,史学名家不少,但一人撰写《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这在中国史学界至今还没有第二人。

  周谷城曾任复旦大学历史系主任,复旦大学教务长。代表作《中国通史》上、下册,《世界通史》一、二、三册,影响了中国几十年。

  周谷城先生在复旦大学任教授超过半个世纪,学问渊博,纵论古今,横说中外,广涉哲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学等等,博大精深,建树巍峨。

  他一生论著丰硕,主要论著除前面提到的两部外,还有《中国通史简本》、《中国政治史》、《中国社会史论》,《中国近代经济史论》、《哲学与逻辑》、《史学与美学》、《周谷城史学论文选》、《周谷城教育文集》、《周谷城学术论著自选集》、《周谷城学术精华录》等,以及7种译著,250余篇论文。

  免疫学专家闻玉梅:19天找到SARS克星

  2003年SARS肆虐。就在这场科学与病魔的赛跑中,年近七旬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复旦大学教授闻玉梅用了19天工夫,研究“灭活SARS病毒免疫预防滴鼻剂”获得初步成功。

  滴鼻剂的研制之路,荆棘丛生:研究人员不仅要“零距离”接触SARS病毒,而且一些实验必须在有“魔鬼实验室”之称的P3实验室进行。

  实验室里,闻玉梅教授要把香港大学提供的SARS原有病毒株培养出大量用于实验的病毒液,每天接触的活病毒量难以想象。最多时,每毫升病毒液中高达1亿个病毒,而她一做就是几百毫升病毒液!经过19个日夜的苦战,闻玉梅等教授终于获得2000毫升的高效价病毒液。

  后起之秀丁晟:26岁登上国际顶级杂志

  丁晟,复旦大学仅26岁的三年级研究生,在今年夏天成为全球生命科学界的焦点人物———世界上首次发现高效解读动物基因的“夸娥因子”,被国际生命科学界认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而他的这项成果也于今年7月21日刊登在国际顶级生命科学杂志《细胞》上,他是这项成果的第一作者。

  复旦大学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经过3年多的研究,研制出一把高效、便捷解读基因的“钥匙”,从而打开哺乳动物基因库大门,让快速、大规模解读库中近3万个基因及功能,藉此找寻破解疾病方法由空谈转为可能。有了实用便捷的研究方法,解读3万个基因,了解其功能不再遥遥无期。

  百年荣光,共襄盛典。书写百年复旦的科技成就,需要一本大书。

  单是复旦大学近5年的创新成果,就可以列出长长的清单。从1999年到2004年,复旦大学承担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973)50余项;承担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863)70余项。1999年至2004年六年间复旦大学一共发表论文12132篇。近4年来,复旦大学在国际顶尖杂志发表论文取得突破,在包括《Na-ture》《PhysicsLetter》《PNAS》《NatureMaterials》《NatureMedicine》等具有重大影响的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

  前人搭建的复旦学术高塔为后人打下更加扎实的基础。学术为魂的精神,照亮复旦的历史,更辉映复旦的明天。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