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新闻体育娱乐视频财经科技汽车房产游戏女性天气短信邮箱导航通行证
爱问(iAsk.com)
新浪首页新浪校园中国教育电视台正文
张立勇:勇敢的心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09日 19:25 中国教育电视台

  来自清华园的“英语神厨”张立勇,打工仔﹑学生﹑厨师﹑老师,不同的角色,会有怎样的不同人生?

  清华校园古朴凝重,学人辈出,向来被誉为知识的殿堂。

  2004年10月,清华校园传出了一条爆炸性的新闻:清华大学食堂的青年厨师张立勇获得了由共青团中央颁发的首届“中国青年学习成才奖”,成为全国十大杰出学习青年之一。接踵而来的便是全国数百家媒体的集中报道。

  至此,张立勇的学习事迹开始家喻户晓。他十年来坚持自学英语,先后通过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托福考试更是获得了630分的高分。其传奇经历可谓十年磨一剑。无数清华学子由此联想到武侠世界里深藏不露的少林高僧,于是将张立勇誉为“馒头神”。从此,一个从山区走出来的农民工便与清华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人们惊奇地发现,这位

厨师确实有着不同寻常之处。

  1976年8月,张立勇出生于赣南山区的一个贫困家庭。从小到大,生活的艰辛,让他深刻体会到父母供他上学的不易。为此,他百般珍惜宝贵的上学机会。

  1993年,他家里的生活状况每况愈下,上学渐渐成为一件奢侈的事情。为了补修家里漏水的屋子,同时也是为了把上学的机会让给自己的弟弟、妹妹,正在上高二的张立勇不顾父母的反对,毅然中断学业,南下广东打工。与之同行的,是他行囊里那厚厚的高中课本,以及心中的那份誓言——有朝一日重圆大学梦。

  在就业竞争异常激烈的广东,对于一个高中还没有毕业的学生而言,张立勇如何才能站稳脚跟?他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

  在广东,张立勇虽然每月可以挣到1000多元钱,但他却总觉得自己不属于这个城市,身处在一个流水线作业的工厂环境中,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上学之梦距离自己越来越远。为此,他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1996年,在亲戚的帮助下,年轻的张立勇来到了北京,在

清华大学的食堂里做了一名厨师。第一次走进清华园,他怦然心动。他告诉自己:这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地方。

  在清华园,张立勇很快被那里浓浓的学习氛围所感染,久违的学习梦想终于得以延续,对于英语,更是情有独钟。在他居住的不足5平米的小屋里,一床、一桌、一台电脑,剩下的就全是书和梦想了。

  张立勇每天早上6点起床,开始一天繁忙的工作。大学食堂的工作紧张而有序,在厨房的菜墩前、食堂的窗口前,他一站就是八九个小时,一天下来早已是人困马乏。但是,对于这来之不易的学习环境,张立勇充分利用工作的间隙时间自学。为了给自己强有力的鞭策,他给自己制定了一张近乎“残酷”的时间表:从早上6点到深夜1点,利用工作之余的一切时间学习英语。

  在这张时间表面前,张立勇不敢有丝毫的懈怠。狭小的屋子里,傍晚的路灯下,校园的英语角和讲座大厅里,都有张立勇的身影。因为英语,张立勇付出了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艰辛和努力。

  一个厨师竟然如此疯狂地学英语?张立勇的一举一动,让他周围的人感到很不理解。这么多年来,他忍受住了来自他人的误解,甚至是嘲讽。

  十年寒窗,苦尽甘来。2004年,他在托福考试中获得了630分高分。一时间,好评如潮,各种各样的荣誉也随之而来。

  张立勇迅速成为了一个被媒体轮番聚焦的知名人物,有写企业甚至发出了月薪9000元的高价聘书,也有一些报社聘请他做记者。在如此多的诱惑面前,张立勇却表现出了难得的冷静和清醒。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张立勇走向了一个更加广阔的社会舞台。他利用自己的英语优势,投身到了公益事业和奥组委的外语培训工作中。因为在他的眼里,始终把自己只是当作这个社会中的普通一分子。

  10年来,回望清华园里的苦读生活,张立勇坦言,清华给予他的,已经不仅仅是学生食堂的厨师一职,在精神层面所给予他的收获将使他受益终身。

  2004年,张立勇通过多年的打工学习,获得了北大国际贸易专业的大学文凭,并出版了个人学习自传——《英语神厨》。

  伴随着他坚持不懈的努力,张立勇的未来之路必将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广阔。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