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第21个教师节正文
中学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怎一个累字了得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05日 12:15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心理素质成为教师育人隐患

  今年,是河南初中推进课程改革的第3个年头,随着第一届课改毕业生走进高中校园,在课改中提出的注重培养学生健康人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理念在我省基础教育阶段更加强化。

  在郑州市,不少中学校园设立了学生心理健康咨询室,为学生在青春期这个特殊阶段提供心理辅导和帮助。但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的心理健康究竟如何,却几乎无人问津。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也忽视了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

  一位教育界有关负责人分析,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关于教师“在学生脸上刻字”、“在学生中选举小偷”、“让学生吃屎”等事件,无不反映出当前教师队伍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教师素质尤其是教师心理素质的问题,已该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关注。

  郑州市教育科学研究所课题组在对郑州市426名初中教师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后总结,随着教育体制改革发生变化,有些地区已经开始对教师的职称评定和聘用采取了新的方式,比如不论是否师范院校毕业,只要自己认为可以胜任教师这一职业就能申报做教师;一名教师是否称职,不再单纯由学校说了算,而由社会、学生、家长来评判;学校每学期要从师德、教育教学两方面,请家长品评教师的好、中、差;学校通过考察申报者的品德、专业能力等,决定是否聘任其从事教师这个职业……各种机制使教师打破原先的“铁饭碗”,不得不参与到充满竞争的就业与生存压力中。在这一特殊背景下,教师更容易产生心理健康问题。

  多项重压促使教师心理压力过重

  社会、家长期望值过高据分析,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过高,繁重的工作、生活重压都是造成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增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使得人们、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教育观念及方法向素质教育推进的同时,一名教师是否能够与家长培养孩子的最终目标相一致,对教师的知识结构、业务能力、身心素质都是一个考验。

  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存在许多问题,有的家长由于对孩子呵护过度,使孩子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骄横任性、自由散漫等恶习;有的家长由于忙于事业,对孩子疏于管理、照顾,用金钱补偿,孩子往往缺乏责任心、好逸恶劳;有的家长教育孩子方式简单粗暴,孩子不是自卑、孤僻,就是执拗、冷酷。

家庭教育有危机,造成家长过度干涉学校工作,孩子在校稍有问题,家长就过分责难教师,导致了初中教师工作难度加大,使得教师心理压力过大。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按照国家规定,初中每班人数应为50人,但目前在郑州,一般中学初中部每班学生有60余人,重点学校每班学生有70余人。据调查,目前郑州市个别农村学校教师工资仍有拖欠,城市学校教师存在每天晚上或周六、周日额外加班的工资不能全额发放甚至不发放现象。

  此外,新课程改革推进以来,教学方法如何更新才能吸引学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也是对一名教师业务能力的考验。让学生在轻松愉悦之中获取新知的呼声越来越高的同时,双语教学,计算机、多媒体等技术运用到了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来学习、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工作上的压力、更多精力的投入也使得教师身心疲惫。

  苛刻严格的校规苛刻的各项学校管理制度与规定,也是促使教师疏于关心自己、形成心理问题的一个原因。一所学校能否生存下去,关键是社会能否认可。每年学生入学时,热点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形成的反差、热点学校与热点学校为争好生源形成的竞争局面,都迫使各学校均有一套对教师来说较为苛刻的管理制度。如一些区属学校规定:请假半天,需由学校校长审批;请一天假以上,要由区教文体局局长审批;即使患病,当事人也必须到校先履行请假手续,然后歇假。如此苛刻的规定,使得教师遇病也不敢请假,只能带病工作,使得许多人积劳成疾,无法进行自我保护,身体素质较差导致心理素质也欠佳。

  调查结果显示,不少教师易焦虑、遇事容易紧张,产生恐惧心理,常常担忧自己身体健康状况有问题;一些教师则存在谨小慎微、优柔寡断、墨守成规等症状。

  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条件的不足,使得教师中间普遍存在着消极的情绪,久而久之,必定严重损害教师的心理健康,许多教师疾病缠身。学校为追求升学率,要求教师无偿加班加点,往往早上7点前到校,晚上9点下晚自习,许多学校规定不按学校要求加班的教师就面临下岗的危险。繁忙的劳动使得教师没有时间照顾家人,教师的

离婚率排在各行业的前列。

  片面追求升学率尽管新课改要求,在以往学校注意学生成绩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人的策略,但不少地区依旧将升学率看做重中之重。学校有规定,每次学习测验,要对各年级各班的成绩排队,成绩靠后的班级班主任老师要扣分、扣钱。一些地区规定,在“排队”结果中,排在最后的学校及班级、教师要通报批评,扣除奖金;新生入学时,一名教师是否能够吸引家长放心地把孩子送进班级,关键仍取决于这位教师的教学成果如何……

  诸如此类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使得不少教师仍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只把文化知识成绩好的学生看成是人才。许多教师只顾教书,忽略了育人,忽视了为人师表的职业修养。有的教师性情暴躁,不讲方法;还有不少教师辱骂甚至体罚学生,动辄罚站、罚跑、罚跪、罚冻、罚面壁等,极大地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对自己的狭隘片面却仍不自知。

  由此可见,片面追求升学率给教师心理带来了严重的弊病,形成了负面的影响。

  教师同样需要减负

  通常,社会对一名教师的要求是,必须有职业道德,有一颗随时充满着关爱的心。郑州市教育局有关负责人在分析教师目前生存状况时说,事实上,如今不少在校年轻教师在家中同样是独生子女。这些独生子女同样是在父母的呵护娇惯中长大,如今面对有着同样性情的学生,如何改变自己性格中的缺点,对学生充满宽广之爱,确实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没有一定的阅历、一定的生活积累,都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老师。那么,想让每位教师都合格、令家长学生满意,只有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程度。

  根据调查,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因素之一是不良的社会环境,它与教师个人需要的满足、动机的激发与目标的实现关系颇大。学生要减负,教师更要减负,教师的心灵同样需要社会的呵护和慰藉。

  另外,学校是教师最经常、最直接的工作与生活场所,教师的教育活动主要在学校中进行,学校环境不佳是直接引发教师心理受挫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学校也应开设心理咨询站,对教师开展心理咨询工作,进行心理健康检测。遇到教师情绪异常时,学校领导和其他教师也要多给予帮助、疏导。

  一位教师说,学校加班加点、频繁考试,在郑州市,一些中学每星期仅休息半天,每月都有月考,这种考试形成的压力不仅让学生课业负担过重,让学生厌学,也同时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使得教师心理压力过重,同样对教学产生厌倦。

  一位教育界人士说,如今的学生知识结构体系越来越庞大,思想活跃,伴随知觉、记忆、思维的不断发展,往往需要教师为之答疑解惑。这就要求教师要具备深厚的社会和自然科学功底、文化和艺术素养,有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因此,教师只有具备更多的知识与能力,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工作上的挑战,增强抗心理疾病的能力。

  链接

  教师心理健康的标准

  据介绍,心理素质指的是一个人在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两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本质特征。

  我国的心理学工作者提出了六项教师心理健康的指标:

  1.正确的角色认知。即能恰当地认识自己,并能愉快地接受教师的角色。2.具有健康的教育心理环境。即在教育中教师的情绪稳定,心情愉快,反应适度,情绪自控,积极进取。3.教育的独创性。不人云亦云,能创造性地工作。4.抗教育焦虑程度高。能忍受困难与挫折的考验。5.良好的教育人际关系。能正确处理学生、家长、同事与领导的关系。6.能适应与改造教育环境。善于接受新事物、新理念,不断适应改革与发展的教育环境。(作者:张可丹 王海燕)

发表评论

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