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北大附中45周年校庆正文
校庆特刊:北大附中三十年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5:06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校庆特刊》编辑组 陈刚白执笔

  北大附中建校已经三十年了。三十年来我们亲眼目睹了这所负有盛名的北京市属重点中学的创立与发展。

  (一)

  北大附中的前身是以原清华工农速中为基础而组建的北京市第一O四中学,成立于1957年。1960年春,北京大学党委为了研究和总结中学办校经验,解决大学与中学教学的衔接问题,实现“小学,中学,大学本科,研究生院”四级办学,为大学输送高质量的毕业生,在党委书记、校长陆平同志的领导与关怀下,决定正式创办北大附中。 由副教务长尹企卓同志兼任校长,任命化学系讲师刘美德同志为副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在陆平同志主持下,利用文理兼有的综合大学优势,从大学各系抽调四十名得力助教、讲师来校任教。选派人员时,不仅考虑到各学科的需要,且考虑某一学科各分支都有专长的教师。这些同志年轻热情,基础知识深厚,勇于开拓创新,他们放弃了在大学的专业前途,来到了附中,虚心向原一0四中的有丰富经验的老教师学习,挑起了教育教学的重担。尽管原定两年轮换,但这些同志却把毕生精力献给了北大附中。所以建校开始北大附中就拥有一支思想素质好、知识总体结构具有较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建校初期,学校物质条件很差,只有初中楼一座、平房几间孤立于一片菜地之中。新学期开始时,高中楼和宿舍楼尚未竣工,全校师生不畏困难,艰苦创业, 团结奋斗,同学们睡地铺,和老师一起跪在地上用砖头去磨平水磨石地面,清理楼内渣土,整理校园,修筑道路,用自己的双手参加建校劳动,规划教育革命的蓝图,在这块新开垦的教育沃土上耕耘播种。“把北大附中办成一流学校”的共同信念,把广大干部、教师、职工紧紧地凝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巨大的力量。虽然根据教师工作特点,从建校之初从未要求教师坐班,但同志们从早到晚,日以继夜忘我地工作,有一股使不完的干劲,为北大附中的创立与发展,倾注了心血,洒下了汗水,献出了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奠定了学校发展的基础。1966年前,虽然学校尚处在幼年时期,但已跻身于北京市的名牌学校之列,在北京市数学、物理竞赛中取得了优秀成绩.

  (二)

  正当学校各项工作蓬勃发展的时候,“十年动乱”开始了。我们学校和其它学校一样,受到了破坏。许多干部、教工与学生被批斗,身心受到了严重的摧残,这是一次沉痛的教训。由于职工同志的努力,学校的图书、实验室及教学设备损失相对较小,骨干教师虽有流失,但仍保留了一支基本力量。我们的教师队伍不管在什么条件下都坚守岗位,忠于职守,因而学校能够按时复课,招收新生,坚持严格管理。在“白卷满天飞”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一面劳动一面学习,坚持外语教学,组织外语朗颂与演讲活动。在批判“师道尊严”的日子里,学校还组织了尊师活动。即使在乱世之秋,学生仍然比较重视学习,整个学校纪律精神面貌良好。1972年在校长孟广平同志带领下,全校教工学习周总理关于加强基础研究、部分高中毕业生可以直升大学的指示,备受鼓舞,尽管当时头上还戴着“臭老九”的帽子,脖子上还套着“两个估计”的枷锁,但同志们还是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在阴云密布的岁月里,再次规划北大附中发展的蓝图,学校在加强基础理论知识教学的同时,课外学科小组应运而生,学校举办了数学、物理竞赛,开展了外语活动,这在当时是极为罕见的。一场反击“右倾回潮”的风暴,使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又一次受到严重的打击。

  (三)

  粉碎“四人帮”以后,全校师生员工齐心协力,学校工作迅速走上了正轨。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制度以后第一次高考时,我校越级考入重点高校的有15人,居北京市中学之首,1978年我校胡波荣获全国首届数学竞赛第三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学校工作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十年来,特别是近几年以夏学之同志为首的校领导率领广大教工大胆改革,勇于创新,使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三十年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初、高中毕业生近20000名,不少学生已成为各条战线的骨干力量。经过全体教工长期不懈地努力,北大附中现已成为校风良好、以培养尖子学生见长、具有优良传统和自己办学特色的完全中学,是1978年北京市公布的首批重点中学之一。现由北京市教育局和北京大学党委双重领导,实行校长负责制,有初、高中共33个班,在校学生1600人。

  北大附中师资力量是比较雄厚的,现有教职工190人,大学本科毕业生占94%,高级教师59名,其中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全国儿童少年先进工作者沈礼芬、全国模范班主任关秋岚,特级教师吴正禄、陈剑刚,全国优秀教师周沛耕等,他们思想活跃,治学严谨,教学研究空气浓厚,教学经验奉富,教学形式多样,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少教师在区、市教育研究单位任兼职研究员,经常在全国各专业杂志、报刊发表文章,出版书籍,有不少教师在区、市教育界享声望。

  近几年来,学校面貌有了显著变化,依靠自筹资金,教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初、高中教室楼及足球场翻修一新,经过整治和绿化后的校园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的花园。藏书10万册的图书馆为教学与育人服务。14个设备齐全的理、化、生实验室和科技教室为同学实验与课外活动提供良好的场所。学校还拥有60台计算机的机房及语音教室、电教中心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具有现代化水平的新图书馆、阶梯教室和风雨操场,将在三十年校庆前竣工……。

  (四)

  为指导思想,贯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走改革创新之路,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力求办出自己的特色。在德育工作中坚持把培养“四有”开拓型新人作为目标,依靠一支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素质较高、经验丰富的德育教育队伍,经常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线的革命理想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工作,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多年来从教育实践中探索,总结出形式多样的以培养“四有”新人为主线的立体交叉型的德育教育途径,总结出八条具体做法。即:①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②理想教育与养成教育相结合;③语言的有声教育和潜移默化的环境教育相结合;④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⑤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⑥表扬性教育与批评性教育相结合;⑦面向全体教育与培养骨干教育相结合;⑧校内人员进行教育与校外人员进行教育相结合。寓教育于教学之中,寓教育于活动之中。

  学校一向重视体育工作。体育教学在抓好基本技术、技能训练的同时着力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从1982年开始以每周上五节体育课为突破口的体育课改革,促进了学校体育工作的全面开展,较早地实现了周总理生前关于中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指示。这种用课表固定下来的做法的优点是使学生进行体育活动所必须的条件得到了保证,做到了“四落实”,“一减轻”。即时间落实,计划落实,场地器材落实,教师落实,减轻了班主任老师的负担。每周五节体育课带动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使学校场地、设备和器材得到了更新和完善,师资队伍得到了锻炼与提高。全校师生提高了对锻炼身体重要性的认识,锻炼身体的自觉性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健康状况明显好转,学生的身体发育情况(12~17岁),身高、体重、胸围等指标高于全国和北京市水平。1982年至1989年我校连续八年被评为北京市“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先进单位”。

  北大附中教学以“打好基础,提高能力,培养志趣,发展个性”为指导思想,着力培养与锻炼一支稳定的、专业素质好且教学水平高的、老中青三结合的教师队伍,鼓励并创造条件使教师自觉提高业务水平与教学水平,鼓励教师做教育家不做教书匠,发挥教学群体在教学中的作用,老师之间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不保守,不比分, 团结协作,共同努力,提高了教学质量。

  教学上继承北大“兼容并包,学术自由”的传统,不规定统一的教学模式,强调“教无定法,教有常规”,允许与提倡不同观点的争论,对于教材处理,既要依据教材,又不受教材的束缚,根据各门课程的特点、学生的接受能力,站在较高的角度处理教材。在教学内容、进度基本统一的前提下,鼓励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特长,形成各自的风格。

  (五)

  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上,学校特别重视对优秀生的培养。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既认真抓好课堂教学,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又着眼培养学生能力,发展智力,启发学习兴趣,不搞题海战术,使学生拥有较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时间,发展个性特长。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讲授知识层次高、知识广、方法灵活的教学特长,使学生除了有扎实的双基训练,掌握好基本功外,又能站得高些,看得远些,学得深些。对于学生既倡导有独立主见,又要培养其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刻苦钻研的精神。总之教师不抱着学生走,学生不受书本与教师的束缚;既要求学生掌握好基础知识,又强调知识与方法的融会贯通,学会灵活地处理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独立实验能力,提高观察力与动手能力,学校加强了理科实验教学,实验室向学生开放,逐步做到每人一套实验仪器,不断增加和更新教学设备,使教学手段逐现代化。 为了发展学生的志趣,学校大力组织学生课外学科小组活动,增开选修课,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加强劳动技术教育与美育教育,经常请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来校指导,通过多种渠道来培养学生能力与个性特点,提高学生素质。 目前学校有各种课外小组60个,参加学生1000余人。整个学校充满朝气与活力。学生思想活跃,积极向上,所学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 自学能力强,在区、市以至全国性学科竞赛中经常名列前茅,近年来在北京市数学、计算机、物理、化学学科竞赛中有70人次获得第一名或一等奖。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有11人13次获得一等奖。1987年国际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滕峻(女)获得金质奖章,高峡获得银质奖章;1988年在国际中学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中黄烯获得金质奖章;1990年国际中学生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中江晓晔获一等奖。1989~1990年全国数学冬令营比赛中, 以我校学生为主力的北京代表队获得陈省身杯。这次竞赛共有7名同学获得一等奖,其中有北大附中3名同学。我校每年有95%以上学生升入大学,其中有近1/3毕业生考入北大、清华两所著名学府。不少在国外留学深造,其中攻读中美联合物理学博士学位(即卡士比亚CUSPEA)的即有20人。1987年我校荣获北京市学科竞赛唯一的团体优秀奖。同年北大附中被评为北京市普教系统先进集体。

  从1987年开始,北大附中每年试办一个初、高中五年一贯制的实验班。1988年春附设国家教委委办的理科物理实验班和化学实验班,·面向全国招生,为培养高层次的尖子学生探索道路。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贯彻执行,北大附中与国际间的交往也日益增多,1984年以来先后与日本早稻田大学本庄高等学院、美国明尼苏达州布莱克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开展学术交流,交换师生,开展互访活动。

  回顾三十年来走过的道路,我们为北大附中取得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但它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形势不断发展,特色有待发扬,我们眼前的道路是无穷无尽的。

  梁启超诗云:“世界无穷愿无尽”。是的,北大附中全体教工建设发展北大附中的愿望也是永远无穷无尽的。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