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北大附中45周年校庆正文
北大附教师张思明:永远不变的角色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04日 14:59 北京大学附属中学

  作者:张思明

  我在北大附中学习、生活和工作已经29年了。1971年随着北大江西分校的回迁,我有幸成为母校一名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从所有的功课都不及格的差生到能通过统一考试考上附中的高中生,再到留校成为一名教师,母校留给我的回忆成为记忆之树上永不逝去的年轮。我听得见左师傅敲出的带着槐树花香的上课钟声(你一定记得挂在高中楼北侧大槐树上的那一段废铁管子做成的“钟”);站在老图书馆的窗前,我看得见北京展览馆上的金星、佛香阁顶上的琉璃瓦在夕阳中的闪光;矮矮的栅刺墙外,黄瓜、架豆、辣椒、茄子、大白菜每天迎送着我们:肉联厂特有的熬松香的气味曾带给我们多少好奇。200号北山农场的果园里,我和同学们曾在雨中看守着丰收的果园,首钢白云石车间的炉衬砖里有我们的汗水,黑山寨采药的路上有我们的歌声,东升公社炼碳窑上有我们背着百多斤重的麻包向上攀登的脚印,京昌公路上留下我们多少夜行军匆匆的口令声,马池口近千米的麦垅尽头有我们找不着腰的感觉,……所有这一切就像发生在昨天一样的清晰。

  1975年起我有了双重的角色,在学校里我是“大孩子”般的老师。曾经是被称为“钢丝面”的司务长,还曾是被称为“小八路”的班主任。我竟然不知害怕地“游戏”于历史、物理、语文、数学之间,一位学生在交给我的作业本的封面上写下了这样的话:“你是哪一个庙里的和尚,敢来教我们?”。在校外我是北大数学系78届的旁听生,首师大夜大学的借读生,后来又成为北京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首批考生,日本冈山大学的教师研修生。没有寒暑假,没有休息日,图书馆,教室,学校,课堂,自学考试的考场间单调的重复,摞起来一米多高的笔记和自作习题,60多场考试的甜酸苦辣才使我换来在母校当教师的“刚刚够”的资格。自学使我学会了合理运筹时间,培养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勇气,明白了做教师须终身学习的道理,这是比文凭更宝贵的东西。

  站在讲台上,我面对那些来自北京市(后来是全国)30多所学校的学生们期等的目光,会常常惶惶地问自己:“你称职吗?我能满足他们的需要吗?”因为在母校的教师队伍中胸有成竹那么多的榜样。我的老师中章熊、颜同照、常竟超、陈剑刚、杨贺松、胡睿思、胡绍枫、张玉文、吴政禄、高玉琴……,先生们的师德、人品、学识、人格魅力始终是我们心中的一道永远亮丽的风景。如果把我们的目光再投向海淀、北京、全国,又会有多少新的榜样?1991年4月在日本冈山大学完成我的研修学业,在毕业典礼上我代表10几个国家的留学研修教师做毕业发言时谈到:今天我能在这里以优秀成绩完成我的学业,支撑我的有学生们的期待,有母校的期盼,有一种责任…让一个曾被人家看不起的民族真正从我们和我们的学生手里站起来,……。

  在母校工作25年后的今天,一种认识越来越清晰,虽然我在附中工作的角色可能还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却有一种终身不能变的角色,这就是首先当好一名学生。要当一流的教师,就要先当一流的学生。我注意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做起,向老教师们学习,观察、了解、模仿他们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绝活儿”。比如陈剑刚老师在课堂环境中,对学生智力、非智力因素的启动和调度艺术,周沛耕老师的极耐琢磨的问题设计和解题功力,孙曾彪老师的严谨扎实的教学设计,董世魁、常竟超、章熊老师的生动难忘的教学语言,张玉文、高玉琴、关秋兰老师的班级管理“招术”……都对我有很大影响。同时我也注意向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们学习,他们之中许多人那淳朴善良的品质和乐于助人、机敏好学的感人事例,一直感染和激励着我。

  我常听到一些年轻的朋友抱怨命运不好,没有机会,其实比起“老三届”来我们要幸运得多。只有当自己真正有了“内动力”,才会发现机会,珍惜机会,抓住机会。机会是垂青于有准备的人。我觉得影响青年人成长的最大障碍,不是环境和他人和作用,而是自己的惰性、满足、自我原谅、自我开脱,是不甘寂寞、大事做不来、小事又不做这种轻浮的“潇洒”。人生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不会都是“艳阳天”,总会遇到一些沟沟坎坎。我们既要想到不耕耘就不会有收获,更要想到有十分的耕耘并不一定有十分的收获。但是最重要的是先要去耕耘,因为人生的“季节”是不等人的。

  素质教育的关键是教师的素质,没有好的教师,就没有好的教育。对于每一个热爱教育事业的青年人来说,怎样才能提高素质、加速成长的道路上走得更好、更快些呢?我觉得最主要的是要有“内动力”,而不断调动、维护、充实和更新成长的“动力源”,组织、调度好“动力”分配,是加速自身成长的关键。青年教师提高素质不能只靠别人来教,更主要是靠自己去做。在基本适应教学工作后要努力培养自己的科研意识。教育教学本身不仅是科学,也是艺术,也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和对完美的追求。教育教学工作中处处皆学问,处处有课题,只有把自己的工作当学问去做,当科研去搞,当艺术品去雕琢,才能有所领悟、有所发现、有所创造,从而在实践的过程中使自己的教育素质真正有所提高。教育过程的周期较长、而知识更新的速度却越来越越快。过去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自己就要有一桶水。我觉得这个说法对现在和未来的教师已经不够了。“桶”里的水毕竟是“死水”,不更新,它的“实际可用含量”就会大大降低。作为跨世纪的教师应该使自己“拥有一眼泉”。再以数学为例,过去的教师只要会教欧氏几何、了解非欧几何就可以了,现在和将来的数学教师却需要知道有限几何、分形几何和拓扑学;习惯了“粉笔”教学的教师能否将计算机用于教学;为了帮助学生找回已失落了的“应用意识”,教师自己是否能用数学发现、解决一些来自生活实际的问题?

  好的教学成果体现在学生经过遗忘后所剩的那些东西上。我不企盼每个学生都能成为数学家,但若通过我们的教学,能使我们的学生有一种在生活和学习中应用数学去思维的观念和习惯(时间观念、效益观念、实事求是等也是一种数学观念)。我想,对于一代人来说,这种思维观念和素质的培养,其意义也不亚于夺几块奥林匹克金牌。

  一个教师的素质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学生的素质,而且还关系到教师自己的教育威信、教育“信度”的确立。是否可以这样说:作一个真正称职的教师现在不容易,今后也许更难。我深知对一个人来说,变“老”最快的是心,变“钝”最快的是脑。我坚信,作为教师保持“职业青春”常在的秘密只有一条,那就是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2000年2月6日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