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青春校园正文
大学生能否认真学一门课 取决于这门课是否有用

http://y.sina.com.cn 2005年01月04日 10:51 解放日报

  本市某高校最近开展教风学风检查发现,不少学生能否认真学一门课程,取决于其是否“有用”,即能在今后工作中派上用场。如果觉得“没用”就不花力气学,腾出时间去学外语、考证。

  目前,大学生认为“最有价值”和“学习最用心”的课程,主要是方法技能类课程、本专业课程。而公共政治类课程和非本专业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课程,不太受重视。专业学习之外,大学生自主选择科目最多的是外语和计算机,学习动机主要是“求职需要”,出于兴趣的只占5%左右。大学生能经常阅读本专业经典著作的占15.2%,读人文社会科学典籍的占22.8%,读专业学术期刊的占9.3%。调查表明,大学生学习呈现出工具化和实用化倾向。

  一些教育界人士认为,大学生学习急功近利现象,与一段时期以来社会对人才需求定位不清有关。不少用人单位无论招聘高职生还是本科生,都只强调外语应用、计算机操作能力,要求学生到岗后上手快,对学生的综合素养却不太重视。这种对工具型人才的偏好,是一种片面的人才观。高等教育要为社会培养不同层次的职业人才;对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培养,更需要通过通识教育为学生打下发展基础,包括思维能力、视野、见识、判断力、鉴赏力等。一些世界著名跨国公司选拔人才时一直坚守:不考专业知识,着重考查学生的知识面、思辨力、反应力、人文素养等,因为这些能力最能反映个人发展潜力。不过,据高校就业部门反映,现在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在选才时开始将眼光放远。

  目前,不少高校推出职业规划课程,大一开始就帮助学生调整和确立职业理念、人生发展方向。外贸学院党委副书记楼巍提出,高校的职业规划课程不应仅教学生如何谋生求职,更要让学生知道,大学学习的意义主要不在于掌握多少专业知识技能,而在于通过各方面学习,锻炼和发展你的精神和人格素质。修读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课程、写论文、听讲座等,都是在训练你的脑子和眼光。或许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许多知识都“无用”,但在学习这些知识过程中发展的能力,有助于你在众多工具型人才中脱颖而出,并终身受用。

  一些高校学者认为,大学教育固然要服务社会,也要指导社会、塑造社会,提升全社会人文水准。对于大学生学习中表现出的“短视”现象,学校要通过有特色的活动进行正确引领。如二医大推出“医学人生”访谈活动,著名医学专家与大学生面对面,回首时代变迁,畅谈学术精神,与学生一起规划未来人生;复旦大学通过“博雅教育”,增强学生在文、史、哲、艺等领域认知的广度和深度,并将这种认知转化为内在修养。(本报记者徐敏)

  (编辑:稻草人)

  
评论】|【推荐】|【 】|【打印】|【新浪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特别看点:
·男生女生大不同(图)
·大学情侣们的第一次
·10位女生情感口述
·2004校园心理关键词
·04最受关注校园女生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热 点 专 题
电影《天下无贼》公映
杨振宁登记结婚
健力宝事件资本谜局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经济适用房该怎么买
精彩家装图片选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989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