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青春校园正文
大学语文评判:从一篇不忍卒读的范文说起(5)

http://y.sina.com.cn 2004年11月07日 23:31 重庆晚报

  


  老一辈大学生是如何学语文的

  邓介曾:以国文学习提高修养

  体会:虽然说大学期间不学语文,但是大家对语文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热情。除了专业课的学习,很多同学都喜欢国文,并以国文学习来提高修养。

  谈起语文学习,老重庆人,西南交大社会科学系副主任邓介曾教授仍记忆犹新。“虽说大学期间不学语文,但是大家对语文仍然保持着相当的热情。文学和历史是学生的最爱。除了专业课学习,很多同学都喜欢国文。大家都是把专业课当技术来钻研,并以国文学习来提高修养。”

  邓介曾1952年考入唐山铁道学院(西南交大前身),是上个世纪50年代新中国成立后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邓教授告诉记者,五六十年代的大学都是采取苏联模式办学,大多是单科大学并且以理工科院校为多,比如航空学院、地质学院、铁道学院等等。当时并没有文理渗和素质教育的说法,理工科大学生一进校就开始学习专业性很强的课程,出来后就直接进入该领域服务。

  “那时候的大学社团活动很多,大家的积极性也很高,加入社团的动机也很单纯。像舞蹈队、合唱团、话剧社、文学社等等,还有同学喜欢参加校广播站和校报的活动,或者当通讯员等等,丰富多彩。我参加了文学社,自修了许多语文课程,为今后的工作打下了较厚实的汉语底子。”

  “我们那一代语文水平比现在的大学生要高很多。”邓教授感慨。究其原因,邓教授认为跟中学时代的语文教育很有关系。“过去的中学并没有文理分班这一说。中Ф际俏氖氛芎褪砘⒅氐模恢钡浇笱啊4蠹业墓幕∫丫芾问盗恕!?lt;/P>

  “我记得解放前,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都是北大毕业的。”邓教授说,“我们从初中开始就要学习《古代汉语》、《现代汉语》之类的国文课程,老师讲得好,很多同学也都喜欢。现在高一以后便文理分班,很多理科学生根本不重视语文,在大学里想补也补不起来。毕业后,水平不差才怪。”

  邓介曾希望,中学文理分科时,一定要重视语文学习;大学时代更不能放松语文修养,“这是一个现代人的基本素质。”

  傅正义:学好中文要立志

  体会:中学时代,我就对中文表现出由衷爱好。因为有兴趣,我把能找到的中外文学经典都通读了一遍,读书笔记做了几十本。文革耽搁了10年,上大学时,我已30岁。我迫不及待打开经典,一股油墨香味就顺着风迎面扑来……

  “说实话,现在的大学毕业生与我们那时候相比,中文水平确实太差。”26年前,傅正义成为恢复高考后的第二批大学生,就读于渝大中文系。26年后,傅正义已是重庆工商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的副院长、教授。除了平时的党政工作,作为这个学院《古代文学》的老师,他还有一个使命——把中国古代文学的精粹传授给学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和爱国主义情怀。

  “中学时代,我就对中文表现出特别的爱好,逐渐把学中文作为一种志向和事业。因为有激情,我把能找到的中外文学经典都通读了一遍,读书笔记做了几十本。文革中,我曾下乡务农,到厂里当工人,但满满的一箱书籍始终不曾离开身边。上大学时,我已30岁。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经典,一股油墨香味就顺着风迎面扑来……”傅正义说,“虽然那时极左思想还未完全消除,我们对文学的热情依然不减。我记得,那时放学后的第一件事不是去食堂,而是冲到图书馆抢座位。同学们的大部分业余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如饥似渴地读着《收获》、《红岩》、《小说月报》,仿佛要夺回被耽搁的青春。至于写作,那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

  那时,学风渐开,同学们思维活跃,学术民主气氛比较浓郁。“学生与老师常常在课堂上激烈辩论,有几次,还差点让上《当代文学》课的老师下不了台。”傅说,“现在的大学生条件虽然很好,头脑灵活,适应性强。但他们耐不住寂寞,常把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种负担和苦差事。在我讲解名篇佳句时,他们有的也显得很迷惘——一些作家和篇章,他们闻所未闻。这肯定不是一件好事。”

  傅正义认为,时代无论如何发展,中国知识分子始终都应坚守自己的“精神家园”,“毕竟,汉语言和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根和灵魂。”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热恋情侣好甜蜜(图)
·我谈恋爱你管得着吗
·原味校园酷图50张
·男生和女生甜蜜瞬间
·童年经典歌曲大串烧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彩 信 专 题
Twins
友谊第一乱世佳人
维他小子
多吃水果海底世界
有声有色
夏日狂哗依依不舍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