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酷炫生活正文
青春私语:考试时脑子里面一片空白 我该怎么办

http://y.sina.com.cn 2004年10月13日 13:20 钱江晚报

  10月10日,第13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快乐心情健康行为——关注儿童青少年精神健康”。在杭州有约16.79%的儿童会发生持久且影响社会适应的心理问题,表现为学业问题、情绪与行为障碍,从事多年儿童心理问题研究的赵国秋医生昨日告诉记者,成年人发病趋升的各种心理疾病,在儿童中也越来越多见。他提请,对于儿童心理问题,除了社会、学校、家庭的关注和爱护外,孩子本身,也要学会一些人际关系处理和心理调适的技巧。在门诊时,他就遭遇过形形色色心情跌入低谷的孩子。

  1号病例:考试时脑子一片空白

  小朱,女,14岁,初中三年级学生。小朱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初一上学期时,她的学习成绩中等偏上,可到了期末考试,分数却下滑了不少,她为此伤心了几天,并下决心要加倍努力,把成绩搞上去。到了初二下学期,几次单元测验,小朱的成绩挺不错的,基本上都能排到班上前10名。然而,到了期中考试时,平常能做出来的题目,考试的时候却怎么也做不出来,小朱感到脑子一片空白,全身肌肉发紧。从那以后,一遇到大的考试,小朱就感到紧张,吃不好、睡不香,考试结果更是不理想:名次跌到了班级第30名左右。“我平常做作业时,觉得很轻松,很简单,可是,为什么一看到考卷就一片空白呢?”小朱问医生。

  点评:这是一种典型的考试焦虑症,往往在一定应试情境的激发下,受个体认知评价能力、人格倾向以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性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疾病往往离开特定的场面,症状就会好转。考试焦虑最初的反应状态是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苦恼、无助、担忧,甚至是胆怯、自我否定;同时,还会出现焦虑情绪加重,变得坐立不安、头昏脑胀、思维停滞、注意力难以集中,甚至会出现逃避行为。

  应对一:正确认识睡眠,睡眠不好,并不会引起脑子不清晰,更不会使得考试失败;其次,要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应对二:进行“自信训练”,一方面,学会察觉个人消极的自我意识;把朦胧的消极思维意识化;另一方面,养成向消极自我意识挑战的习惯,向消极的自我意识中的不合理成分进行自我质辨,指出这些消极的自我意识的不现实性和不必要性。

  2号病例:爸妈我不想上学

  黄愈(化名),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黄愈,是个性格内向的孩子,虽然在学校里学习成绩较好,但却没有几个知心朋友。两个月前,他和同学发生了一点小矛盾,之后,每天晚上都睡不好,整天心事重重、愁眉苦脸。可父母亲问他时,他又推说没什么。起初,父母认为他只是一时想不开,过几天就会好的。但是半个多月过去了,黄愈不仅没有明显好转,反而感到自己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听课、做作业感到费力,学习成绩明显下降。黄愈很着急,怎么都无法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越来越郁闷,不愿意和同学、父母说话,脾气也明显增大,经常对父母发脾气,到后来,他甚至不肯去上学,整天呆在家中睡觉。家人对这一切感到不理解,找到了心理咨询中心。

  点评:黄愈出现的症状,是比较典型的儿童青少年抑郁障碍。这是一种不愉快、悲伤、痛苦的体验,患儿常表现为言语和活动减少,失去往日的兴趣与欢乐,常感到“没劲”、“没意思”、“精力不足”、高兴不起来。这种疾病,不仅会影响到孩子的学业成绩,妨碍心理健康的发展,破坏同伴关系,甚至会造成孩子的品行障碍,导致他自伤、自杀。

  应对一:为孩子提供社会支持,培养生活技能,到心理卫生机构寻求帮助。应对二:调整孩子的思维方式,改消极的归因模式为积极的归因模式。取得积极思维的ABCDE技术其实很简单:A.(Anyproblem):小明在数学课上回答问题答错了;B.(Badthoughts):小明认为老师很生气,全班同学都认为他很笨;C.(Creepyfeeling):小明感到很沮丧,希望早点下课并逃出教室不回来了;D.(decidenottoacceptthought):小明又想,我是回答错了,但是老师不一定生气,其他同学也不一定能回答上来,其他同学不一定认为我笨,他们有时候也答不上来;E.(Enjoy):问题没答对是有点不好意思,但是老师并没有生气,同学也没有认为我笨,我没必要逃出教室。

  3号病例:他是坏孩子吗

  方方,男,15岁,初三年级学生。方方是个性格外向的孩子。由于父母亲从事个体经商工作,工作繁忙,很少有时间管他,只是不停地给他加零花钱。11岁之前,方方还是比较听父母的话,虽然学习成绩一般,但也不会犯啥大错误,只是偶尔喜欢小同学。上初中以后,他结交了一班“朋友”,经常一起在校外喝酒、抽烟,一起逃课,在校外欺负同学、打架,学习成绩也出现了明显的下降,甚至和老师发生了冲突。此时,他对父母的话也变得一只耳朵进,一只耳朵出,为了逃避父母和老师的惩罚,他开始经常撒谎。虽然父母、老师多次教育,但改善不明显。

  点评:方方的症状,属于品行障碍。它是指,反复而持久的反社会性、攻击性或对立性行为。品行障碍在15-18岁的孩子中间特别高发,犯罪行为随年龄的增长到成年期而减少或消失;6%-10%的孩子,会持续到成年期而成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

  应对一: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改变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当孩子的良师益友;对于高危儿童,要注意自尊、自信的维护;对多动症、抽动症、学习困难的孩子,要及时纠正;在教育上区别对待,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注意兴趣的培养,发挥特长,加强父母的监管等等。应对二:家长带孩子到心理卫生机构寻求帮助,进行辅助药物的应用。

  相关链接

  赵国秋浙江省心理卫生协会理事长、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健康标准:智力发育正常、情绪稳定协调、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行为协调、反应能力适度、人际关系良好、个性稳定和健全等等。

  (编辑:小语)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关注:北大禁游事件
·大一到大四你变了吗
·失恋的时候听什么歌
·我的国庆长假我做主
·我最喜爱的大学校徽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许慧欣]快乐为主
·[张惠妹]珍 珠 港
·[杨千桦]野 孩 子
爱上洋葱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