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青春校园《东西南北·大学生》正文
毕业那天别太惨--给你的大学四年做个全程规划

http://y.sina.com.cn 2004年09月30日 12:29 东西南北·大学生

  想想一个简单的算术公式:

  12+4=?

  现在的大学生活,是12年寒窗磨练出来的。四年后你就毕业了,这个公式可以算计出你的大结局:如果你12年苦熬,除了会考试,没有学到什么硬本领,那么你有多大把握,仅仅在12上添一个4(大学4年),你就能成为如鱼得水的人物纵横社会?

  ☆前景在计算中遭遇寒潮

  口袋里有12元人民币,与口袋里有16元人民币,差别可以忽略不计。

  从概率的角度看,如果12年努力成就有限,再加4年,极可能同样结局。

  4年以后做什么?再考试?

  4年后毕业了,老爸老妈,背了一屁股的债,头发白了一片。那孩子呢?老大不小,22岁,23岁,24岁了。能做什么?

  北上首都?满街都是处长、局长、司长,一个大学毕业生算什么?

  东去上海?遍地都是硕士、博士、教授,一个大学本科生算什么?

  南下深圳?到处都是总经理、董事长、CEO,一个大学文凭的打工仔算什么?

  到大西北去?……

  悲惨的现实:高考成功,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人喜欢做梦,大学就是一个梦。梦圆时分,也是梦碎时分。

  上大学为了什么?

  世俗些吧,为了生存。

  最低目标设定如下:毕业时有本事赚小钱,一是自己无衣食住行之忧,二是替老爸老妈还债,三是可以泡异性朋友。

  算一算需要挣多少钱?住,一套房子带家具电器40万以上;行,一辆车10万,养车每年2万;泡异性朋友……还没算衣食、还债呢。

  那么,有什么硬本事能赚这点小钱?

  眼前还有一个残酷的现实:大学生正遭遇降薪寒潮。

  2003年12月21日,在成都的一次“双选会”上,刘风川和室友们——四川师范大学信息学院科技英语专业的6名应届毕业生,集体亮出了一份“无薪求职”的应聘书。

  事实上,刘风川们的“无薪求职”似乎只是一场模仿秀。这年的12月初,一些大学生率先在沈阳打出了“零工资就业”的旗号。他们希望用人单位能先给他们一个工作机会,试用满意后再谈薪水。

  北京大学课题组在2003年的一份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只有1550.7元。其中月薪在1000元以下的占40.9%1001~2000元的占45.5%。

  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之后,2004年毕业生们又遭遇了降薪寒潮。调查显示,2004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将比去年降低25%~30%,平均年薪只有约1.6万。

  在这种情形下,新生朋友一定要做好规划,提前承接职场就业的压力,争取在大的就业寒潮中,寻找到自己的职业暖春。

  ☆用规划回避惨淡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包括四个步骤,从试探期到分化期,四个年级侧重不同。

  一年级为试探期:要初步了解职业,特别是自己未来所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提高人际沟通能力。具体活动可包括多和师哥师姐们进行交流,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

  二年级为定向期: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通过英语和计算机的相关证书考试,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三年级为冲刺期: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希望出国留学的学生,可多接触留学顾问,参与留学系列活动,准备TOEFL、GRE,注意留学考试资讯,向相关教育部门索取简章参考。

  四年级为分化期:找工作的找工作、考研的考研、出国的出国,不能再犹豫不决,大部分学生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大学生情侣去哪接吻
·大学改名会砸牌子么
·你最喜爱的大学校徽
·新生如何玩转校园
·大学生就业出路在哪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许慧欣]快乐为主
·[张惠妹]珍 珠 港
·[杨千桦]野 孩 子
爱上洋葱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