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解题过慢有害(2)

http://y.sina.com.cn 2004年09月27日 12:01 新浪校园

  快速解题的方法之一是熟练。

  即,不管是什么题目,如果做过很多遍,准确地掌握它的解题方法的话,就像找很熟悉的房子一样,由于已经熟知路线,解题的时间会缩短很多。还有,把解题过程写下来所花费的时间也缩短了。

  为了达到熟练的程度,就要像前面所说的那样,多做一些在没有任何外部帮助的情况下只靠自己的力量从头到尾把题目解答出来的练习。通过那样的反复可以自然而然地达到熟练的程度。

  但有些学生仅仅靠这些还是不够的,即解题本身花费的时间过长,把解题过程全部写下来花费的时间实在是太多了。

  为了减少所需的时间,默算练习是很必要的,一般的解题步骤用脑子来算就可以了。

  解题熟练之后,脑子解题的速度要比我们的手快得多,所以会发生手跟不上趟的现象。这就是最终的目标。

  到了这个时候,我们的脑子在解题的同时即可进行验算,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题目应该如何解答,总体来说,解题所需要的时间也会大大缩短。在达到这种程度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的练习。

  但有一个必需的条件,那就是准确性。

  为了解题更快一些而去默算,结果却因为失误做错了的话,快速解题的意义也就没有了!因此,为了使默算的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必须具备准确解题的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准确性要高,快速解题的方法也要熟练。

  这种一举两得的方法如下:

  第一,为了提高准确性,首先通过笔算(用笔来写的运算)把准确性提高到99%的水平是很重要的。对于那些平时不写方程式、通过默算来处理却又失误频频的学生,即使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基于准确性的考虑也一定要经历用笔算来把所有的解题过程写下来的阶段。

  等自己觉得已经可以进行无懈可击的笔算时,才可以过渡到默算这一阶段。

  第二,要从笔算转向默算。

  前面之所以要求99%,是因为考虑到那些偶尔抱着“我的笔算还没有达到无懈可击的程度”的想法而不想过渡到默算的学生才提出的。虽然大幅度提高准确性很重要,但实际上自己能感觉出准确性到某种程度就足够了。

  还有些学生也许会问,既然几乎都能无懈可击地把题目解答出来了,干吗还要过渡到默算的阶段去?默算会节省很多时间,这是它的一大优点。如果时间充裕一些,也许就可以多做出一道难题来,也可以赢得验算的时间。因为这个就可以多得几分。

  还有,数学解题能力(思考能力)也会得到非同寻常的发展,即使是在用手解题的过程中,脑子也能对题目展开多方面的思考。

  做到这一步需要耐力与勇气。多练习几遍就会发现,在默算的时候也能够像笔算一样在头脑中进行非常明晰的运算了。要为此进行练习。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想在解题过程中减少一个步骤都有些费劲儿,但到后来,用脑子思考一下就可以把题目解答出来了。还有,本来用两位数与一位数相乘,默算起来也很吃力的,经常练习之后,即使用两位数乘以两位数,默算起来也不怎么难了。默算练习得越多,技术也就越有长进。

  这种练习什么时候做?

  没有必要占用单独的时间,在进行其他项目的同时有意识地努力练习一下即可。每次做题的时候都练习一点儿,效果很快就会显现出来。

  这样去做的话,我们就能一箭射中准确性和速度这两

  只雕。

  题目有难度的时候,大家的努力就会得到实实在在的回报,而且,具备了这种默算能力之后,平时学习习题集或辅导书的时候进度就会快很多。

  稍等!默算Test

  1)12×7=

  2)23×5=

  3)22×51=

  4)34×57=

  5)258×9=

  如果这5道题都能默算出来,那么,大家的数字默算已经达到无懈可击的水平了。

校园频道每日人气排行榜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推荐 | | 打印 | 新浪点点通|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国家:
省区:
城市:
类别:
学校:
[同学录] [有奖捉虫]
用UC,每月免费发短信

 
:特别看点:
·大学生情侣去哪接吻
·大学改名会砸牌子么
·教育需要来点野性?
·新生如何玩转校园
·学生为什么要自杀

:新浪校园热门点击:
趣味测试 男生女生
搞笑地带 青春私语
原创天地 时尚一族
论坛热帖 心灵鸡汤
生理热线 懵懂之初
待机彩图


和弦铃声
·[蔡依林]骑士精神
·[孙燕姿]天 黑 黑
·[周 蕙]相遇太早
爱上洋葱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