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暑期精彩阅读“计划”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7月06日 11:39 人民网-江南时报 |
7月4日,孩子们迎来了时间长达2个月的暑假。暑假市场历来流金淌银,因为万千学子的到来而充满活力和生机。 这里,我们锁定的读者群是青少年,我们锁定并想着力推荐的是我们的孩子,在2004年的暑假,在他们好读书的年龄,有哪些书好读。 读“经典” 孩子一定要看一些经典文学,这部分读物是祖先和中外大家的心血和积淀,阅读这些“经典”,对孩子们而言,是打基础的事,是开展人生的一种必要和必须的铺垫。有这些“经典”读物的阅读记录铺底,孩子以后的基础相对就打得比较扎实。 我们注意到,在缺少新书力作的2004年“六一”书市上,一些“老经典”开始卷土重来,直至大唱主角,比如这套多达100多册的上海人民美术版的《世界文学名著宝库(青少版)》。《世界文学名著宝库》涵盖古今中外的100多部文学作品,比如《战争与和平》、《爱的教育》、《红与黑》、《老人与海》、《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复活》等等世界名篇,更包括了“四大古典”小说、《岳飞传》、《镜花缘》、《说唐》、《七侠五义》、《杨家将演义》等国产的通俗经典,在青少年读物市场上受到越来越多以及越来越广的欢迎,这套书的首印数在20000册,由于是大家名篇并且经名家改写,很适合青少年读者的阅读,在“六一”书市上,系列书中的不少品种已经成为挑大梁的角色,这套丛书2002年底面市后,市场反应热烈,成长迅速。 事实上,敏锐地意识到“经典”读物魅力的远不止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市面上,朝花、哈尔滨、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等也在不约而同地推出这样的一批“经典”。 说到“老经典”的魅力不朽,还不得不提一提童话宝库中的两颗耀眼的明星:安徒生童话和格林童话,在今年的“六一”书市上,碰碰撞撞都是这两个人的名字和作品,精装、平装,文字本、图画本,大小32K、16K的各式开本,2004年旧作新出的就有十多个品种;此外,成语故事、寓言故事等也一再被众多出版社不厌其烦地出版。2004年的非常时期,儿童读物的原创新作明显偏少,于是这些“老经典”迎来了新一轮的出版高潮和阅读高潮。 此外,《中华传统美德格言(少年版)》(人民教育版)、《小学生自我素质教育丛书(10册)》(四川少年儿童出版社)、《卓娅和舒拉的故事》(译林出版社)、《古代文学精粹速读(4册)》(广东新世纪出版社)、《假如给我三天光明》(华文出版社)、《冰心儿童文学全集》和《中华古典名著文库少年版(17册)》(均为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等都是值得一荐并值得一读的“经典”。 读“流行” 说到“流行”,我们完全没有必要马上就把它和“经典”对立起来,以为它就是浅薄,就是风中柳絮无根无基。其实,“经典”也从“流行”来,一些“经典”本身就还在“流行”,一些“流行”的,最后就又成了新的“经典”。 现在我们来看一些可能成为新的“经典”的“流行”青少年读物。2004年,我们必须高度重视一位作家,以及这位作家的作品。这位作家就是杨红樱。 还是在2003年的暑期书市上,这个曾经做过7年的小学教师、做过7年的儿童读物编辑、还是一个女儿母亲的杨红樱,作家出版社的《五三班的坏小子》、《漂亮老师和坏小子》、《女生日记》、《男生日记》等几部作品就开始出现热销势头,进入2004年,杨红樱的火爆势头不减,特别是她在接力出版社接连推出了一套“淘气包马小跳”系列:《漂亮女孩夏林果》、《暑假奇遇》、《天真妈妈》、《同桌冤家》、《贪玩老爸》、《四个调皮蛋》、《轰隆隆老师》、《丁克舅舅》、《笨女孩安琪儿》……等等,莫名其妙的书名加上书中涉及到的一系列异想天开的故事,匪夷所思之处当真还与“哈利·波特”系列(人民文学版)、“鸡皮疙瘩”系列(接力出版社)和“冒险小虎队”系列(浙江少儿出版社)中的故事有一比。我们查阅了一下2004年5月的全国少儿类畅销书排行榜,叫我们感到惊讶的是,几乎杨红樱上文所列举的所有作品,竟然全部进榜!并且这种全面开花的阵势,杨红樱已经保持了有半年的时间。那么,“马小跳”会成为“抗击”、“哈利·波特”、“鸡皮疙瘩”和“小虎队”的“孤胆英雄”吗?孩子期待,我们期待,中国出版人和发行人更期待。 在浓墨重彩地推荐了杨红樱和杨红樱作品后,我们还主张孩子们在阅读上“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百舸争流”,不“偏食”更不“独食”。所以,基于营养全面考虑,我们还强烈推荐以下“流行”精品: 《窗边的小豆豆》(南海出版公司)、《中国孩子最想知道的十万个为什么(A、B卷)》和《影响孩子一生的101个经典童话(金色卷)》(均为同心出版社)、《太空在召唤丛书》(广西教育出版社)、《现代科技与人文关怀丛书(5册)》(广东教育出版社)、《花季·雨季》(花城出版社)、《家园的故事丛书》(广西科技出版社)、《话说中国(6册)》(少年儿童出版社)、《我为歌狂》(上海人民出版社)等,在这些推荐的“流行”作品中,有的已经成为新的阅读“经典”,有的正在成为新的阅读“经典”。 一点遗憾 但需要提醒的是,面对魅力不朽的“老经典”,还有锋芒正健的“新流行”,青少年读物市场尽管不乏好书可读,但更多的时候是体现一种异样的“繁荣”,“泡沫”的繁荣。就以被大小出版社垂青的“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为例,这两个品种,由于这两类书动辄就是大部头书,在眼下书市上有此字眼的书是多如牛毛,但至今为止,最为好销的还是浙江教育版的《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书海版的《学生探索百科全书》以及新世纪版的《十万个为什么》,其余众多的“百科全书”和“十万个为什么”销售大多处于温吞水状态,并未能如出版前的期望从两个优秀的品牌读物中分得“一杯羹”,相反不少品种甚至进入书市后并不见动销,造成了极大的出版资源的破坏和浪费。千军万马争“百科全书”、“十万个为什么”,这种破坏和浪费还带来另一个恶果,就是青少年读物市场缺少新的礼品书、缺少拳头产品,市场缺少新的兴奋点,缺少令人振奋的“航空母舰”和“重磅炸弹”,不要以为我们说得玩或者是离题万里,我们想说的是,正是由于这种无法弥补和替代的“缺乏”,使得我们想尽办法查阅书市而没有办法在2004年暑假到来之前,给你和你的孩子,推荐出一部(或一套)有分量的大部头书或重点书。这,不能不说是中国青少年读物市场的遗憾,也是我们这篇文章的遗憾。(文/凌云)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大学版、中学版 新浪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