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南名镇黄龙溪游记(组图) |
---|
http://y.sina.com.cn 2004年05月18日 12:11 精品购物指南 |
更声唤醒旧时月色 青帘竹影枯灯、烟雨更声古巷,让人难以想象的是,这般诗情画意的黄龙溪竟然曾是成都最南处的江防据点屯兵要地。古街道、古树、古寺庙、古牌坊、古佛洞、古渡口、古崖墓、古民俗、古战场遗址、古三县衙门,这“十古”成就了蜀南名镇黄龙溪,也延续着黄龙溪。 至今,在这里,每两小时你仍然能够听到古老的打更声,让人恍若回到儿时的梦中,或者电影里的《芙蓉镇》。 黄龙溪古镇现存的民居多为明清时期的建筑,主街道由石板铺就,两旁是飞檐翘角杆栏式吊脚楼。 夜闻更声晨沐雾 当我提着简单的行李,沿着黄龙溪古镇的石板路寻找栖身地的时候,一块指示牌吸引了我:竹香苑。就这样,我住进了二楼临江的一个单间,正是“楼台窗竹摇影,江面薄雾迷离”。这样吻合的景致,让我既兴奋又新奇,而远处传来的打更声,又让我回到了久远的古蜀国。 古镇的夜深沉而宁静。 次日拂晓时分,我沿着江边翠竹小径,走进刚刚苏醒的古镇。临江一棵古榕树旁有座杆栏式吊脚楼,飞檐翘角,青瓦粉墙,门前挂一串红灯笼和一盏木质街灯,主人正倚楼品茗,很悠闲的样子。早起的乡民有的背着竹箩,有的扛着锄头,有的推着大板车,从我的面前走过,构造了一幅古镇如诗如画而真实自然的动人画卷,我忍不住心中狂喜,频频按下相机的快门。
天渐明,从江面飘来阵阵浓雾,眼前的景物瞬间变得迷朦,镜头里的古榕、吊脚楼、行人顿时变成了剪影,整个古镇瞬间又幻成了一幅淡淡的水墨画。 飞檐翘角旧时屋 这时天空飘下了细雨。古镇的居民已然按往常一样开始了周而复始的一天:街道两旁的小店,伙计们正卸下旧得发亮的门板,挂出蓝布白字的店旗揽客;小饭馆门前已摆出土造的火炉,上面蒸着热气腾腾的糕点;做杂活的妇女们用木盆将刚从鱼市上收来的鱼虾暂养起来,准备供食客点上餐桌。离我视线最近的古木屋屋檐下,一对老夫妻早早地开门摆好小摊,放上自家制作和采购来的古镇特产——竹叶烟熏豆豉和芝麻糕,还有进庙烧香用的香火腊烛等。眼前的一切,都那么充满生气,那么自然。 坐在门口编花环的老婆婆,须发皆白却手织不缀,小孙女就乖乖坐在旁边,偶尔小声地问行人:买花环吗?婆婆手中的花都刚摘下来,还透着淡然的芬芳,在婆婆灵巧的手中很快就变成了一顶绿色衬底、五颜六色点缀的工艺品,浓浓的田园气息让人如沐甘露。 古镇在清晨的烟雨中慢慢醒来,渐渐清晰。 古镇不大,锦江一水绕镇而东。经过1700多年的历史变迁,古镇至今仍保存完整。现存的古街坊有7条,街内两旁多为明清时期建筑,属全木穿斗结构,严谨的廊坊式古代建筑样式融入其中,街面由红砂石板铺成。现存的76套民居亦多为两层高的明清风格建筑,青瓦粉墙,栏杆窗棂镂刻精美,傍水而建。临江飞檐翘角的木质吊脚楼是古蜀民居“杆栏”文化的体现。古镇内尚有三座完整的寺庙——古龙寺、镇江寺、潮音寺,皆坐落在正街上,形成黄龙溪古镇一街三寺庙,且街中有庙,庙中有街的独特格局,再加上镇外的两座宏伟的古寺庙,更给黄龙溪增添了古意。
古镇的老人用祖传的制酒秘方酿成佳酿,用大缸盛放在店中,以卖酒度日。 扁舟倚栏闲读书 我走向江边鱼市,码头出现了捕鱼人归来的身影和船影。 黄龙溪古镇似乎只有老人妇孺在守望着自己的家园,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去了,使得这个千年古镇多少带点感伤,但又让人感到亲切。屋檐下做竹扇的古稀老人,聊起当年电影《芙蓉镇》拍摄的情景还历历在目,略显自豪地告诉我,她是当时的群众演员。 古镇很有“水城”的味道,在习习晨风和微微细雨的相伴中,我乘小木船荡悠在江上,一边品尝河鲜美味,一边看两岸翠竹婆娑,青山倒影。黄龙溪的鱼也是一绝,老人们说:“七上八下九归沱”,说的是每年从小寒、大寒节气到次年七月,下游的鱼儿成群结队溯江而上到此产卵,所以黄龙溪鱼产甚丰。当地最地道的吃鱼方法是在船上,来一锅“河水煮活鱼”,看似粗鄙的吃法却能让人尽享野味之鲜美。 登岸找个临水的川式老茶馆,倚栏临风而坐,5角钱要了一盏清茶,翻开随身带来的董桥文集《旧时月色》。简单的生活原来可以这样,无需逢迎作态,也不用很多钱。
精品路标 行:蜀南古镇黄龙溪是中国十大古名镇之一,位于四川省双流县南部,距成都市区42公里。成都新南门车站有直达黄龙溪的班车。抵站后可乘人力三轮车或步行就可逛古镇了。 宿:古镇内有很多旅馆,古色古香,住临江的吊脚楼很有诗情画意,标准双人间价格60元至100元不等,普通间10元一个床位,卫生条件尚可。 食:古镇内有很多小饭馆,出售的炸小鱼、小虾味道鲜美独特,适合小酌。乘游船随水漂流,可一边品尝河鲜美味,一边观赏江河两岸风景,更可临风把酒,吟诗歌赋一番,体会蜀中古镇的人文风韵。此外,古镇传统的石磨豆腐、黄辣丁、酥皮肘子、各种江鱼等,都是不可不尝的特色美食。 特产:首推自制豆豉,这种豆豉的包装几乎具有观赏性,绝大多数是家庭手工制作。黄豆蒸熟加进盐等调味品,用干竹叶包好,用麻绳扎口,12只扎成一捆,然后挂在灶台上方让烟熏烤一定时日,再挂到室外晒干即成。蒸排骨或鲢鱼时,与蒜一起擂烂,拌进肉或鱼蒸煮,食之其味无穷。 文/张恺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