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珍惜孩子天真就是珍惜孩子未来

http://y.sina.com.cn 2004年05月16日 13:19 新浪y-zone(青少)

  作为素质培养的一般性美育,人人都应当学,可是作为谋生立业之图的特殊技能训练,决不是人人可以问津的。对于一个没有内在艺术天赋的儿童,四五岁就经受特殊技能的严酷训练无疑是一场灾难。

  孩子是一无所有的,他拥有的就是一份天真。而恰恰是这份天真,为人生不可能再得第二次的财富。孩童的天真,是至真至美人性的花朵,也是人类未来最纯最净的温床。充分享受天真乐趣的儿童,才能有健全的心性、完善的人格和发达的思维。

  我觉得,做父母的要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孩子的天真,特别是在孩子4至8岁之间,即学龄前这一段时间里。

  大概在1978年夏秋之交吧,也就是金佳5岁时候,我和他终于结束乡村生活,回到城里与丈夫团聚了。

  初入都市,对于一个在乡下长大、童蒙未开的孩童来说,当然一下子很难适应。尽管是个小孩子,但也难免有种种情感与心灵上的震荡。如何保护孩子尚且脆弱的内心世界,是我和丈夫非常注意的大事。

  记得这样一件趣事,由于在乡下时,我总讲他爸爸在哈尔滨,又常给他描绘哈尔滨的景象,“哈尔滨”三个字几乎成为孩子心中的一块圣地。它代表着亲情、归宿与理想、未来。及至我们母子终于真的搬回了哈尔滨,孩子心目中仍保留那个理念和想像中的“哈尔滨”。每逢星期天,我和丈夫带儿子出外游玩,乘上公共汽车,儿子总是不停地问:“妈妈,爸爸,我们上哪儿去?是上哈尔滨吗?哈尔滨在哪儿?”问得周围的乘车人先是面面相觑,后来便忍俊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这些人笑的缘故,不外是笑孩子身在哈尔滨却还这么认真地找哈尔滨,有些土气也有些傻气。一般人也许会以此为羞,给孩子脸色看,或干脆不带孩子上街了。我却不以为然,我从不理会别人的反应,倒觉得孩子从乡下生活中带来的这份对未来世界的憧憬十分可贵,决不可以轻易挫伤。

  于是每次上街我和丈夫都兴致勃勃地给他讲哈尔滨的地理、历史、风土人情,同时也不忘讲讲除哈尔滨之外,中国还有许多好地方,世界还有许多好风景。渐渐地,坐上公共汽车,儿子不再问:“哈尔滨在哪儿?”相反,有时却会突然问:“北京远吗?巴黎在哪个方向?”尽管同样是天真,同车听见的人们再也不感到好笑,而我和丈夫却与回答从前那个“哈尔滨在哪儿”的问题一样,旁若无人地给孩子详详细细地解释北京有多远,巴黎在哪个方向,要乘什么样的交通工具才会到达。

  现在近20年过去了,回忆起当年那么当真地与孩子说这些,也觉得有几分可笑,谁能想到在“文革”刚刚结束,国家尚未步入正轨,一切都难以预测的年月,与小孩子喃喃碎语的这些天高地远的话儿有什么实际意义呢?可命运偏偏爱开这样的玩笑:你不经意说下的话儿,恰恰在未来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

  20年以后,不但北京有多远成为我和儿子必须关心的事儿,连更似渺茫的巴黎在哪个方向,也成为全家天天议论的常话。假如当年以孩子的天真发问为耻,形诸于言辞或脸色,儿子对未来的憧憬就会在心灵的痛苦中破碎,他心中保留的将不再是理想的玫瑰色光景,而是挫折与耻辱的伤痕。当他稍稍长大以后,对去京求学、留洋深造还能有什么兴趣呢?

  为人父母者,千万要留意自己的情感,不要为所谓大人的“尊严”去损伤孩子的天真,更不要为所谓大人的好恶,而剥夺孩子的天真。

  那几年,丈夫在一家报社当编辑,工作单位离一个大机关的幼儿园很近,因为方便就把儿子送进了这家幼儿园。这家幼儿园在省城数一数二,名气很大,条件也很好。位于市中心的院落,几幢别致的欧式洋房,各具专长的教师,使幼儿园里充满了典雅的气息。我工作的学校离这家幼儿园较远,平时较少去幼儿园,但孩子能有这样好的文化环境,对他气质素养的造就自然是极好的。

  有一次我偶然去幼儿园,看见别的孩子练歌的练歌、练舞的练舞,惟独我的儿子与少数几个孩子坐在角落里,默默地剥豆角。显然,由于孩子回城较晚,插班时,其他孩子早已从小接受了各种文艺体育专长训练,我的儿子没法与他们“共舞”,便被安排做一些不起眼的活儿了。

  一时间,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回到家里,我悄悄地把所见所感都说与丈夫听,丈夫问孩子是否有什么特别不高兴的表现,我说没有发现。丈夫说那不妨再观察一下再说。

  自此,我和丈夫留心观察,发现儿子对此并无感触,无论在幼儿园在家都兴致勃勃,凡他能做的事,都高高兴兴去做。特别在一些智力项目上,往往囊锥露颖,有独到的表现。文艺和体育等类专长项目的落差丝毫没有影响他的情绪。

  大约也就在这个期间吧,社会上逐渐兴起了种种“早期开发幼儿天赋”、“早期定向培养幼儿特长”风气,不但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特长班”一浪高过一浪,连家庭中也兴起了“小提琴热”、“电子琴热”,甚至“钢琴热”。

  有许多人劝我,赶快给儿子找家庭教师,学学绘画、学学音乐,有人还推荐了教师。按我家当时的环境,楼内即有高明的教师,要赶赶潮流,追追时髦没什么困难。何况也可以帮孩子打开在幼儿园所处的不利局面。可是,一看到许多孩子早晚背着高过头顶的琴盒、画夹,在父母的挟持下,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的情景,我迟疑了。

  五六岁的孩子,满脸的疲惫、满目的凝滞,夹在父母之间,仿佛一个刑期无限的小囚犯,实在是太可怜了。说是“早期开发天赋”,可是实际上,特殊的天赋决不是人人都有,绘画、音乐、舞蹈、体育这些以天赋为基础的特长技能,更不是仅凭愿望就能有所造就的。

  作为素质培养的一般性美育,人人都应当学,可是作为谋生立业之图的特殊技能训练,决不是人人可以问津的。对于一个没有内在艺术天赋的儿童,四五岁就经受特殊技能的严酷训练无疑是一场灾难。特别是将早期训练与日后职业、赚钱、出人头地等功利目的直接相联的家庭教育,本质上就是在扼杀儿童的天性、无情剥夺儿童的天真。早早地就把大人们心中的“功利磨盘”压在儿童稚嫩的肩头上,这该是何等的残酷?

  我和丈夫翻来复去地商议这件事,决心不理会世俗的偏见,留给孩子一个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完完全全、纯纯正正的童年。一切有关特长训练的劝告,一律被我们拒之门外了。而丈夫则用心弥补相别四年荒疏的父子之情,每天都要给儿子讲一个他自己临时创作的小小故事或者美丽童话。

  这些充满善良、智慧和正义感的小故事,在丈夫口中汩汩而出,仿佛深山里不尽的清泉,又仿佛雨后留连天际的云彩,有时连我都听得着了迷,禁不住在儿子睡后,偷偷追问故事的下文,逗得丈夫呵呵直笑。

  4岁至7岁的儿子,便在这良好的文化氛围、独有的创造性心灵教育与受到用心爱护的烂漫天真之中度过了。待到幼儿园毕业时,儿子不但在种种方面与早先进园的孩子相比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更显出了他真正的才具与秉赋。

  那时我和丈夫只是感到高兴,还没有对此深思。今天想来,儿子小小年纪便经受了僻野山乡与都市宝塔两个几乎截然相反的生存环境,既不生骄矜,也不酿自卑,能够保持内心世界的持续性和完整性,这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除了他自己的内在潜能得到发挥之外,父母和家庭正确而合理的引导与爱护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而这种引导与爱护,智力的成分还在其次,根本的是精心呵护孩子的自然成长。

  我要说的是,当你真的想珍惜孩子的天真时,你自己也必须变得天真。只有如此,你才会懂得天真的价值,也才会懂得孩子的未来。

  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青少(Y-zone)频道 新浪教育  欢迎网友投稿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我的“古怪”同学
·向着阳光奔跑 郑晨秀
·我们的性到了哪一级?
·专题:八零后青春写手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翻乐”排行榜第2期
·翻乐排行榜第1期结果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