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华理三名大学生南京生存实践全攻略

http://y.sina.com.cn 2004年04月10日 21:38 东方网-文汇报

  日前本报率先刊登《华理大学生生存训练:3人50元度2日,陌生城市挑战生存能力》的报道后,上周末又派员前往南京等地进行了实地跟踪报道。模拟生存实践活动,挑战的是当代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参赛大学生必须在陌生的环境中尽可能地挖掘自身的潜力,进行创意的较量、胆量的考验及协作能力的磨砺。就让我们跟随这些“自讨苦吃”的大学生,看看他们在同社会“亲密接触”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酸甜苦辣——

  ■文/本报实习生袁顺顺

  第一关:半夜出发对抗疲劳

  4月3日凌晨2点半,一阵刺耳的闹钟铃声将我叫醒,马上要踏上为期两天的征程,全程跟踪采访华理的第四届生存实践大赛南京组的成员。虽然之前也听说过各种各样的大学生生存实践活动,但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还是第一次。

  3点37分,三个组的所有参赛成员以及工作人员登上了开往南京的5046次火车。与我的哈欠连天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眼前这些参赛队员们劲头十足。其中一个队员告诉我,他们是头晚11点就到学校团委集中,等到3点才由学校分批打的到火车站,期间没睡过觉。

  4点04分,火车准时从上海站驶出。我跟随的队伍叫“商机组”,其成员分别是:丁晟琪,男,华理机械工程031,来自上海。自我评价是心理素质好,反应机敏,表现欲强,适应力强;黄莺,女,华理商学院国贸011,来自兰州,是一名出色的校园主持人,曾参加过野外生存实践;吴炜,女,华理商学院信管021,来自山东,学生会副主席。自我评价是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半夜的火车仍然拥挤,过道里站着不少人。大约到了4点半左右,难挡困意的队员们开始闭目养神。火车颠簸得厉害,但大家都很努力地睡着——为了明天。双目紧闭的他们每个人心中一定都有着各自对此行的目标。天亮到站后会发生什么呢?

  第二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

  一路晃晃悠悠,火车在晚点近两个小时后,于10点10分停靠在了南京站。一出车站,大学生们很快进入了状态:打开地图,确定行程。很快他们定下了第一个方向:新街口。黄莺说,他们之所以第一站选择新街口是因为那里高校、饭馆、商场比较多,是南京的一个中心地区,可能会有商机。于是他们动用了第一笔钱,花了3元钱买车票坐公交车前往新街口。

  一下车,他们便看到了第一个“商机”——星巴克门口有提供免费品尝咖啡的促销小姐,或许他们也可以打这份工。但这个念头很快被扼杀在了“摇篮”里,促销小姐告诉他们星巴克的促销人员已经满了。好在队员们早有这方面的心理准备,并不气馁,仍然信心十足地继续寻找。

  紧接着又在附近的两家餐饮接连碰壁,对方给出的理由大同小异:只要长工,不要打短工的。随后他们进了一家肯德基店,不一会丁晟琪面带微笑地从里面走出来,用右手做了一OK状。难道这么快就顺利找到打工的地方了?我刚想上前祝贺,他突然来了一句:“终于找到免费厕所了!”……

  在附近的招商旅游、e蝶数码写真馆、友谊宾馆等几处接连失败后,他们决定总结一下,调整“战术”。于是“商机组”动用了他们的第二笔经费——花3角钱买了一份现代快报,因为据报亭的人介绍,这张报纸上有很多招工信息。由于街上风大,拿着报纸,他们躲进了华联商厦找一空处开始仔细研究起来。此时,时钟已经指向了12点。在划出了他们所需要的工作之后,“商机组”决定动用他们的第三笔钱用来打公用电话找工作。失败、接不通、已经找到人等等,当他们在报纸上把划出来的最后的招工单位一一打上叉之后,对这份报纸提供的信息也失去了信心。看来,新街口附近是没什么希望了。

  第三关:口才出众免费搭车

  “商机组”决定再坐28路车去中央门南站看看有没有什么机会。可这一回他们不再准备动用经费了,决定用“口才”说服司机让他们免费乘坐公交车。在和司机软磨硬泡一番并出示了学生证之后,司机竟然同意了。

  可惜中央门南站附近似乎并不怎么繁华,找了两家饭店后,组员们对这个地方已不太感兴趣。向路人询问后,得知南京还有另一个中心地区——湖南路。于是准备再次出发,有了前一次的经验,这一次说服司机的过程显得更顺利,而且还是辆空调车!

  湖南路果然十分有人气,店也多,队员们一看便又来了精神。又开始一家接着一家的努力,可每次都是一脸沮丧地走出店门。

  第四关:店家请客暂填空腹

  此时,我已经饥肠辘辘了。组员们没吃饭,我也不好意思吃,真正是一起在“生存实践”。

  好在“商机组”终于在下午15点20分左右的时候找到了一家名为“金水桥食府”的饭店,他们虽然不能为大学生们提供工作和住宿,但是负责人十分理解和支持他们的实践活动,并主动表示愿意请三位队员吃一顿饭。此时,久违了的笑容又回到了三位队员的脸上。我也终于可以找个地方犒劳一下我可怜的肚子。

  暂时解决了饥饿问题的组员们继续踏上了寻找工作的路途。他们再次调整“战术”,决定根据经验把目标放在一些小饭馆上,因为大饭店在用人上比较正规、需要培训、不用短工等等。果然,新“战术”立马生效。在马台街上他们找到一家小饭馆,店主说可以为他们提供晚班,让他们19点以后再来谈。大学生们先答应了下来,但他们仍决定在19点之前继续寻找更合适的地方,暂时把目前这个机会留作“底线”。

  第五关:柳暗花明如愿以偿

  最后,组员们来到了湖南路旁的一条美食街,决定在这里再碰碰运气……功夫不负有心人,在18点的时候,“商机组”真正的“商机”终于出现了。山西路上的“杏花村酒家”终于愿意接受了这三个来自华东理工大学的学生做一天半的短工,并提供食宿。这可真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商机组”的成员们互相拥抱庆祝,每个人都开心地笑了。店主给组员们分配了各自的工作后,三个人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用行动表示对酒店的感谢。

  店主说,该酒家新装修好只有两天,本来就准备要招人打工,没想到遇到三个大学生生存实践的活动。一开始他也有一定的顾虑,担心受骗、担心大学生做不好酒店的工作,不过在进行了一段实践的交流后,他还是决定信任这些大学生,给他们一个实践的机会。

  第六关:椅子拼床成功“生存”

  4月4日上午10点左右,我来到“杏花村酒家”看望三位“生存英雄”。远远就看到酒家门口围坐着一圈人,正低着头干活。三位队员也在其中,丁晟琪拿着把刷子在刷洗田螺,黄莺和吴炜正在择菜。看上去他们的动作还挺“专业”。

  黄莺告诉我,他们早上8点半就起床干活了。这个饭馆生意特别好,所以他们昨晚大约干到10点才和其他的店员一起吃晚饭。她还兴奋地说,昨天最后一个客人是个英国人,很喜欢吃南京菜,是这家饭馆的常客。刚考完高级口译的她用英语和这个老外聊得很开心,谈到这个生存实践活动时,那个老外睁大了眼睛,直呼“有趣有趣,不可思议!”

  至于睡眠问题,丁晟琪说他昨晚和这个酒家里的另两个男厨师一起睡在酒家大厅里的,拿几张椅子拼一拼然后垫上很厚的毯子,一点也没觉得不舒服。黄莺和吴炜则与其他女店员一起睡在包间里,同样是拿椅子拼的床,但她们也表示垫上棉花毯之后和床差不多,睡得不错。

  为了不妨碍他们工作,我暂时离开。再次来到“杏花村”已是下午2点多,正赶上他们吃午饭。午饭过后,也到了他们和酒店道别的时候了,三位队员和店主一一握手,颇有些依依不舍的味道。最后,当黄莺从店主手里接过50元工资时,开心的笑容洋溢在三人脸上。14点40分,“商机组”终于圆满地完成了本次生存实践大赛的全部活动,班师回朝。

  活动花絮

  ●与前三届模拟生存实践活动不同,本届活动的各个参赛小组不再以简单的一二三四队来区别,而是拥有了各具特色的队名。“锵锵三精灵”的可爱,“火焰舞者”的率性,“阿朋党”的古怪……甚至还出现了“必胜客”和“随便”的出奇制胜。活动还未开始,参赛学生的创意就已经层出不穷。

  ●三人间九十元一晚的价格令想去大学招待所解决住宿问题的参赛队员郁闷不已,结果7队人马中有近一半选择了在当地大学的通宵教室过夜。赴苏州的两支队伍进驻了苏州大学的通宵教室,另一边杭州的“阿朋党”也选择了浙大的通宵教室,春寒料峭,冷飕飕!

  ●苏州“火焰舞者”队想在观前街上的食品店帮忙,却遭遇年龄限制,于是大家开始讨论究竟要不要瞒报年龄……最后诚信战胜了诱惑,可诚实却没有得到进一步的回报……

  ●3日中午,总部收到来自“火焰舞者”工作人员的短信:“毛主席说吃饭还是得靠劳动的,苏大一食物通过干活,解决中饭问题。”怎么连工作人员都饿晕了,话都说得语无伦次。

  ●杭州“随便”队唯一的女生钟迎燕打从2号晚上开始,除了睡觉的时间以外,饼干不离手,一副“积粮备战”的“骆驼”作风。

  ●“随便”队员路遇乞讨,出于同情他们掏出钱包,钱包内却空空荡荡只有一张身份证,队员们顿时傻了眼。身无分文的日子实在是崭新的体验。队员们开始卖报,可是却没有零钱,一时也找不到地方换,正好附近有个乞丐,便与她商量换些零钱。队员的一句“谢谢”让乞丐婆婆感动良久。

  (冯琳整理)

  附:“商机组”收支一览

  支出:公交车费3元,公用电话费1.5元,时代快报0.3元,总计:4.8元。

  收入:基本费50元,打工赚取50元。

  总计:100元。剩余:95.2元。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我的“古怪”同学
·向着阳光奔跑 郑晨秀
·大专生飞翔空间有多大
·专题:八零后青春写手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开学啦!2003新生上路
·排行榜第一期入围歌曲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62630930-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