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动感e族正文
校园出现消费贵族 养一名大学生动辄花10万

http://y.sina.com.cn 2003年11月28日 15:06 青年时讯

  他们贷款买车,消费哈根达斯,看700元一张门票的《大河之舞》,在他们看来,只要是喜欢,钱不是问题,大不了可以贷款。

  一位接受时讯记者采访的北京某名牌大学学生表示,他们班有的同学,4年下来竟花掉了20万。一般而言,北京一名普通学生一年不包括衣、食、行的学习成本在两万元左右,几乎是边远地区的2倍以上。而在宁夏,生活成本相对低廉的西部,除了个别来自富裕家庭的学生,大学四年的花销大多在4万元左右。

  “我的大学生活属于中等水平。”今年刚刚毕业的北京某大学学生小娟算了算自己大学四年的开销,差不多6万多元。小娟说,按现在一般的标准,这些钱已经不够了。首先每年的学费已经上涨了竟30%,小娟当初每年的学费是3700元,现在已经5000左右了。因为家不在北京,小娟每年生活费在1.2万元左右;电脑是当时和同宿舍的同学一起买的,摊到每人身上1700多元;手机是大四为了联系工作才买的,仅1000块左右,而且每个月的话费控制在100元以内。

  和小娟相比,张星(化名)的花费属于那种高水平的。张星是北京某高校新闻与传播学院大三的学生,也是学校里新涌现的“有车族”。为了外出打工方便,今年8月份,张星买了一辆奥拓,分期付款,每3个月交1700元,再加上每个月的汽油费320元左右,每年1200元养路费,保险费3000元,一年下来光是这部车的花费就差不多1.5万元左右。

  上大学至今,张星已经买了一台台式电脑,7200元;一MD录放机,148美元;一MD单放机,1200港币;一CD机,1300元;一录音笔,900元。

  然后他还报了新东方托福班,大约800元;考了驾照,2400元;进棚录制歌曲花了1000元;基本生活费每个月600元;社交活动每个月200元;手机话费每月200元,以及每个月在CD光盘上的花费……再加上大学每年学费、住宿费、书本费,平均算下来他一年的消费差不多在4万元左右。

  在北京某知名大学的采访中,时讯记者吃惊地发现,像张星这样,年消费在4万元的大学生并不在少数。事实上,在学生群中相对的高消费已不是新鲜事。前段时间,媒体惊呼像“哈根达斯”这样的昂贵消费品已经走进大学校园,但在学生看来,这并不算什么。因为按他们的一般标准粗算下来,供养一个在北京上大学的普通学生,不穿名牌、吃大餐,四年差不多也要10万元。

  一个北京在校大学生一年的学费4800元;住宿费760元;一年的生活费(衣、食、行)1万元;书本费、印刷费,姑且算作2000元;另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大件物品支出,应当说是因人而异——电脑(台式:5000元,笔记本:1万元),手机500元,mp3机400元,随身听100元,网费80元——校园局域网……这些都是按最低价格来估算。

  如果算上旅游、社交费(平时的交友、社团活动等),额外培训班(新东方的各类外语计算机考研补习班——差不多要花费1000元左右),各类认证考试的报名(英语四、六级:20元,出国考试——至少1000元),还有毕业时的包装费(1000元以上)……

  “大学生活本来是以学习为主,但是,眼下的校园、社会太丰富多彩了,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了。”一位学生感叹道,“上网要钱,逛街要钱,同学开生日聚会要钱,周末郊游要钱,考计算机资格证要花钱……如果不花钱,你就跟不上趟。”

  如果分解大学生的成本,基本上可以分为:学习成本,包括学费、书费、各类培训费、学习工具费等等;生活成本,包括基本的吃穿住行及必须的社交费等;个性化时尚成本,比如买件名牌服装,好看的手机等等。

  山东大学社会学系最近的一项涉及全省5所高校3000名在校学生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传统必需型消费呈明显下降趋势,而时尚消费看涨,另一方面就是学习成本中的知识型消费包括购买书刊、学习资料、电子词典、个人电脑、考各种资格证书等支出上涨较快。

  除了上述基本学习成本和生活成本外,实际上,我们有的大学生的“消费能力”、“消费水平”、“消费方式”令人咂舌。

  一位在宁夏某大学读英语专业的大四学生,周末早上坐飞机从银川飞去西安,吃个午饭,晚上又飞回来了。据了解这样的情况时常发生。

  这位学生每个月花费达几千甚至上万元,据她介绍,化妆品都要用“兰蔻”、“欧莱雅”等世界名牌。手机则要用最新款的,去年她刚买摩托罗拉V-70手机不到半个月,三星的新款手机一出来,她马上就去换,花了4150元。

  采访中,有的学生表示自己出校门从来都是打的,也不知道在哪坐公车。他们中不少人要穿名牌服装,什么Esprit,Only等等,而且互相攀比严重。

  北京某大学的一位大四女同学晓夏,接受时讯记者采访时说,“买衣服,我一定是要看牌子的。因为我对衣服质量要求蛮高。”晓夏每次寒、暑假回家都会买件把衣服,每件衣服都要上百元,而且都是上海名牌。她一般喜欢去Apple、Balina这样的专卖店,据她讲,相比有的同学自己这方面的花费并不算多。

  谈到娱乐、社交的开销,接受采访的大多数学生认为这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把下馆子称为“腐败”,一顿饭少则也要50、60元。他们中每个月手机费200元左右的并不罕见。

  像前段时间在人大会堂上演的《大河之舞》,也有学生表示,只要自己有时间,一定会去看的。700元的票价对他们来说并不是问题,一位学生表示这算是一种情操的陶冶,很值。

  4年10万元,的确是个负担不轻的数字。这对于一个年收入5万左右的中等水平的家庭来说,不啻于“用一个人的工资供养一个大学生”。而对于那些家庭收入一般水平甚至低于2万元的家庭来说,就相当于“花费全家的收入来供养一个大学生”。

  大多数学生开销都是靠父母负担,即便是打工、勤工助学也不过是“只够打打牙祭,作为补贴家中汇款的不足”。张星买车后,明显觉得经济压力大多了。每个月,张星的花费在2500元左右,除去在某外语学校打工每月大概1500元的收入,张星还要从父母那要1000元左右。他自己可以负担的不到总消费的一半。

  接受时讯记者采访的一位学生家长表示,几年来,供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翻了好几倍。一方面大学学费不断上涨。另一方面,受商品经济冲击,高档消费破坏了校园读书氛围、引起同学攀比。而大学生也成了很多商家眼中的肥肉,因为他们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喜欢标新立异,不少商家正是抓住他们的心理大做文章。这位家长说,你看看很多手机厂商的广告内容就很清楚,有的厂商专门针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推出什么“动感地带”,什么年轻品牌、学生套餐。这样的狂轰滥炸,谁也抵挡不了。

  已经有教育人士对这个问题深感担忧,“学生中的贫富差距加大拉开了学生的消费层次。一些学生背后的高消费实际上是家长助长和互相攀比的结果。如果学生的消费得不到有效控制的话,将干扰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有的甚至是为了高档消费而打工,荒废了学业。”有教育学者呼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健康消费迫在眉睫。

  采访中,也有大学老师表示,大学生消费结构的变化以及多样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过去学校就像一个象牙塔,被人为地创造成一个与社会脱节、净化的环境,并不一定有利于学生的成长。对今天的大学生来说,学会在差异中生活、学习,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合理定位及消费,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挑战。

  相关链接

  大学生花钱与挣钱

  镜头一

  某大学化学工业与工程专业一大四学生,因为是朝鲜族,有语言优势,每个星期要花掉两天半的时间给人做翻译、导游。一个月下来差不多能拿到3000元左右。其中1500元寄回家,其余的留给自己消费。她表示自己最大的消费在社交方面,每个月大约在800元左右。她无奈地说,“我感觉自己真的很累,但没有办法。父母身体都不好,而且我还有一个妹妹在上高中也需要钱。我希望自己能养活自己,尽可能去挑起家里的担子。”

  镜头二

  某大学新闻专业一大四学生。父亲是私企老板,母亲是注册会计师,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尤其是在这相对比较贫困的西北,更算得上是富裕了。

  几十元一本的时装杂志,她每个月都买好几本。名牌化妆品和衣服更是数不胜数,哪家专卖店在银川开张了,她肯定是第一个知道并且一定要去光顾。平常她基本不去上课,整天就在宿舍煮煮咖啡,冲冲果汁,听听音乐,看看杂志。四年下来,光是补考费,她就交了上千元。不过对她来说,这点钱也就是少买两件衣服而已。

  镜头三

  一农村来的某大学汉语言文学大四学生,每个假期都是在打工中度过的。四年来,寒暑假打工的收入一共是12500元,平常做家教,一年下来是1800元。帮同学编材料大概得了500元,做中介服务的收入是200元,发传单得了200元,在建筑工地打工收入600元。他还曾去一家运输公司做卡车司机,月收入近千元。第二年暑假在一个建筑公司做材料员。第三年和朋友联手承包小型工程,雇了几个同学和民工干活。

  他说,“我兄弟四人,家里日子很紧,最开始因为有5000元的贷款,才顺利开始了大学生活。”然而,省吃俭用,4年下来,这位学生也花了近4万元。

  镜头四

  某大学英语专业一大四学生。每年最怕的日子就是开学,虽然有贷款,但是自己还是要负担一部分。

  她永远也忘不了大一那个冬天,母亲穿着一双鞋底和鞋面分开的用草绳捆着的鞋,走了那么远的路来看自己的场景。在零下二十多度的气温里,自己连一件毛衣都没有,最后还是宿舍楼的阿姨好心把自己儿子不穿的羽绒服拿来给她,才算过了冬。大学四年上完,除了高额的学费,她自己花的钱连两万都不到,而这其中一大部分还是靠自己当家教和服务员赚来的。山区考来的她每年假期都不能回家,因为这是挣钱的最好时间。

  镜头五

  某大学计算机系一大四学生。回想当初为了管活动室一个月两百块的工资,他给后勤集团的老总下跪。也许这200元还不够一些同学挥霍一顿或是一件名牌衣服的钱,可是却可以让他至少一个月不挨饿。当别的同学在想着这顿吃什么时,自己却在想身上这点钱还可以维持几顿,今天是吃一顿还是不吃。在他的家乡,人们只能看老天爷的脸色吃饭,全家人一年的收入还不到三百元。(实习生姚茗芳 梁君健 吴静 曲元)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任汝芬包仁考研冲刺 商务英语-白领深造必修 学通英语得大礼!

评论 | 推荐 | | 打印 | 关闭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笔名:   密码:

特别推荐
·大四那年的北大六女生
·一种情绪叫“毕业”
·大专生飞翔空间有多大
·毕业生求职之葵花宝典
·网友专栏:繁华嫱薇
·网友专栏:橙色·橙涩
·网友专栏:蓝色叶萱
·透视大学生同居的背后
·开学啦!2003新生上路
·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


search 摄像机 减肥 停电装备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3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