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新浪校园酷炫生活东西南北大学生正文
写给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我们不是后娘养的

http://y.sina.com.cn 2005年08月12日 16:00 东西南北·大学生

  本刊评论员/小莉

  “非中大、华工、暨大的学生不得入内!”一民企日前在广州招聘期间,明晃晃地打出了这样的招牌,非名牌大学毕业生在第一时间想起了“中国人与狗不得入内”的耻辱。我们认为,这是新一轮就业歧视变本加厉发展的苗头,这是对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明目张胆的就业歧视。

  企业可以用 “选优择良”来解释此举的初衷。我们也承认,谁都想招聘到重点高校培养出来的优秀学生。但没必要把这种可以隐性处理的选择,以侮辱他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是带公然挑衅色彩的——这家企业在入口处设了“入场资格审核区”。10位资格审核官分坐两边,入场者要凭简历或学生证接受他们的“资格审核”。审核“合格”了,就会发给学生一张登记表,并在其上盖一个章。学生们要拿着这份登记表领取面试顺序号,凭着这些方可入场。

  这对非名牌大学毕业生是赤裸裸的人格打击!

  企业也可以把此举敷衍说成是自我宣传,但实在没必要把一场宣扬自我高贵的“名牌标榜秀”建立在令非名牌学子痛苦的基础上。

  只选名校的问题以前就有——宝洁公司每年只在中国少数几所著名大学招聘。广州事件告诉我们:大学生就业“非名校生弱势”现象,正从潜流变成洪水。名牌是否等于能力,回答应该是否定的。在这里,招聘单位明显走入了一个择员的误区。之所以如此,这里有社会因素,也有非名校生自身的原因。非名校生在眼界、知识前沿性、在校实践、名师真传等方面的学习收获,确实整体上不如名牌大学的学生。但非名牌就没有人才吗?华罗庚是什么名校毕业?能影响他成为世界级的一代数学宗师吗?当然哪个人在高考时不想入一流大学,不想学精尖专业?但命运将其送入了一般的大学,之后厄运接连光顾,直到在招聘会上被人歧视、奚落甚至侮辱。都是大学生,谁是后娘养的吗?

  如果说上述事件是个耳光的话,最应该感到脸上疼痛的是非名牌高校,是其管理者,是校长们。你们,为什么就不能将自己的学生培养的让人垂青,高看一眼?

  这里要提醒非名校学生,“打铁先得自身硬”。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贝克尔在《歧视经济学》的论文中,将歧视分成“需求导向型歧视”(如这家民企所为)和“供给导向性歧视”。我国著名学者熊丙奇由此指出,对非名校学生来说,特别需要警惕“供给导向性歧视”。一些学生从进校第一天,就抱着对学校品牌不看好的心理开始学业,个别学生过分强化品牌不利的效应,日日“混”字当头,甚至还有少数人未战先败,在职场上,一见比自己学校好、学历高的竞争对手,心理上先胆怯,掉头就退。

  歧视在加重,奋争要加强——我们在希望企业不拘一格选人才的同时,更希望非名校和同学们要口志气,别再让人看不起。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