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正文
求职故事:在留校当老师和报社当记者中选择

http://y.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4:26 中国青年

  文/李欣军

  大四了,可我并不准备考研,十年寒窗、四载苦读不就是为了给自己找个好“婆家”嘛。看着周遭遍地开花的招聘会,尽快把自己“卖”出去就成了我的当务之急了。

  做简历,搜信息,奔走于多个招聘会,我忙得屁颠屁颠的。结果却残忍不已,投出去的简历个个石沉大海。遭遇一次次的"闭门羹",偶有委婉的言辞,就激动得不得了。我还向东莞、杭州等地的民营企业投了厚厚的简历,依旧没有回音。面对残酷的现实,何去何从?

  屡败屡战,在和用人单位的短兵相接中,我开始反思:只有专业技能、自身素质和岗位要求吻合,成功的几率才会大些。

  坦率地说,我在专业学习方面毫无优势可言,英语更是心中永远的痛。但我从大一始就参与了校报学生记者团的工作。在编辑部老师的调教下,在GGJJ们的帮助下,我的写作能力提高很快,在新闻采写和编辑方面也算“颇有建树”吧。发表的几十篇较有质量的文章把我的简历撑得满满当当。同时,在不断的采访、写作过程中,我的社交能力也得到提高,这何尝不是求职场上的砝码。

  此后的招聘会,我将求职意向侧重于新闻媒体和与文字有关的岗位。调整方向后,我竟同时收到华商报和陕建机办公室文员的面试通知。

  我先去了陕建机总部面试。面试要求我在一小时内写出一份产品策划书和自己对未来工作的设想。面试后,公司领导找我谈话,告诉我竞争的岗位是美工编辑。虽然文字我是擅长的,但美工方面我尚属“文盲”。我决定放弃,因为我知道这个工作并不适合我。

  华商报的面试是一场长达三个小时的笔试。考试时,我看着身边那些身出名门的竞争者,他们不乏师大、西大新闻专业的精英,而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发挥自己几年来在校报上的写作经验,奋笔疾书而已。

  笔试后,我又很快接到第二轮面试电话。进入面试房间时,我不经意间看见自己的简历上有大段的点评字样。

  “你为什么没有搞和专业相关的工作而要搞新闻?”一位副总编这样问我。

  “我的优势不在专业上。高考时,因为信息不对称,我填报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四年来我很吃力。幸运的是,我找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兴趣的推动下把校报工作搞得有声有色。现在我要毕业了,我不想一直错下去,要选择自己真正喜欢和适合的,这是我来竞聘的一个原因。原因之二是,我是因为信息的不充分才走了弯路,我要用自己的言行将更多的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我的回答让脸色严峻的面试官们频频点头。

  两天后,我接到华商报总编室的电话,我竟然被录用了!

  不曾想到幸运来得这么快,快得还没来得及准备就已经降临。明天抑或后天只要我带上毕业生就业协议,就会拥有一份在华商报供职的工作。而此时,我却陷入矛盾中,不知该如何抉择,因为我已经在学校开始校报编辑的见习工作。在一个多月的见习中,宣传部、编辑部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关心和帮助,部门团结协作的氛围很融洽,宽松的工作环境让人很惬意,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也是一件很荣幸的事情。

  那一夜,我失眠了。放弃哪一个都很痛苦。在高校工作体面;而在媒体供职只要有能力,回报高,待遇好。我很想在社会的历练中更好地提高自己、发展自己和完善自己,择业的天平很快开始倾向于去华商报。可学校工作一样有属于自己的舞台,永远和年轻的大学生在一起,生活永远充满着激情。内心的天平又悄悄地移了回来。

  几天几夜的权衡,对母校的留恋终于成为天平上最重的砝码,我决定留在学校。

  回首求职路,一直感觉自己是个幸运的人,可以有选择的机会。在这一路的风景中,我错过条件更优越的工作,放弃了看起来很美的工作,但错过“错的”,正是为了和生命中“对的”那个相逢,才更加珍惜“对的”那个。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