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正文
玉米不怕累 偶像最珍贵--没当过粉丝就没年轻过

http://y.sina.com.cn 2005年11月14日 10:08 中国青年报

  2005年8月24日,北京西单,“粉丝”上街了。

  从中午11点左右开始,上百位“粉丝”站在阳光下,见人就喊:“玉米不怕累,宇春最珍贵”,“发短信支持周笔畅,就送七彩棒棒糖”,“请支持张靓颖,请问您的手机是联通的还是移动的”……

  湖南卫视的一台超女秀,让拷贝国外综艺节目的中国电视制作人,终于抄出了“青出于蓝”的味道。眨眼之间,超女的“粉丝”们就壮大得几乎哪儿哪儿都是了,单位里,大街上,让你躲都躲不开了,你甚至也不想躲了———要不我也“凉粉儿”一下?

  “粉丝”是英文的fans译音,指的就是前些年所说的“追星族”。到了2005年,电视台纷纷争当“长二捆”,演艺界的“人造卫星”一下子多了起来。“粉丝”也跟着统一了追星族的称呼,变洋气了,那股“舍得一身剐”的追劲儿更是有增无减。

  林惠是个忠实的“玉米”。为了投票,她找到学校附近的一家话吧,拿起话筒不说话,一个劲儿按键,放下一个电话,马上又提起另一个。老板纳闷了:是不是电话有问题,打不通?上前一问,才发现原来这个小姑娘在给“超女”投票。这下老板急了,可林惠头也不抬,边按键边说:“多少钱,我给!”

  小羽今年21岁,本不叫小羽,自从迷上李金羽,就改名叫小羽了。她14岁就喜欢上了

大羽,自此便悉心研究沈阳地图,梦想有一天能见到他。2001年她考入大学,但没有考上新闻专业,她就整天对学新闻专业的同学念叨,以后记得帮她采访大羽。

  李敖游览北京故宫,两个小伙子为了掌握偶像的行程,事先在故宫各个角落里安插了好几个“线人”盯梢。在“情报网”的帮助下,他们顺利地截住了刚刚走出漱芳斋的李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签名。

  这就是“粉丝”。

  还有一类“粉丝”,他们身影模糊,做事低调,从未有过什么惊人之举。对于自己的偶像,虽然只是在心里默默地喜欢,但那份忠贞执着的劲头却不甘人后。就像有人在网帖上倾诉的:“哪怕是近在咫尺,我也没有去看过你的

演唱会,更没买过关于你的任何东西。但是,我的心却是你的,一生不变。”

  老一辈人大都不能理解这种痴迷。“非亲非故的,怎么就能到这份儿上?”说起现在的年轻人,张大妈说什么都不明白,“我也看‘超女’,也喜欢李宇春,但也只是觉得她可爱。我还是不能理解,现在的年轻人为什么这样投入?”

  “那您年轻的时候就没迷过什么人?”

  张大妈想了一会儿,有点儿拿不准:“毛主席算不算?”

  这一问倒也有根有据:上世纪60年代的青年可以为领袖的一句话半夜三更上街游行,更不要说背起行囊上山下乡了。那种五体投地的崇拜劲儿,好像也是发自内心的。到了70年代末,文学复兴,青年人的崇拜对象变成了诗人、作家。以北岛、舒婷、史铁生等人为代表的文学圣徒,吸引了相当一批热情的支持者。80年代中期,港版《射雕英雄传》席卷大陆,揭开了影视歌星“粉丝”隆重登场的序幕。当年迷恋“蓉儿”的少男少女如今虽已步入中年,却仍在新浪网“翁美玲逝世二十周年纪念专版”上,相互诉说着衷肠。

  如此看来,几乎每一代人适值青春热血时都难免一度“粉丝”,只是投入程度和献身对象不同而已。于是,有人这样断言:没当过“粉丝”就没有年轻过!

  为什么一个人容易在20岁左右的时候,将自己有限的激情投入到无限的追星行动中去呢?

  任教于香港城市大学的岳晓东博士分析说,从心理学来讲,偶像崇拜是青少年过渡期的表现。在这一年龄段,青少年要从父母、教师的监控和管制之下摆脱出来,形成自己独立的人格。这是一个不断学会自我决策的过程,青少年通过对一些遥远人物的依恋和认同来强化自我,满足其脱离父母、师长控制的内心需要。

  “群体压力也是一个原因。”岳晓东说,年轻人的生活离不开集体———班级、寝室、朋友、同事是他们必须依赖的公共空间。许多年轻人是为了保持与同伴的一致才成为“粉丝”的,他们追求的并不是偶像本身,而是一种集体的归属感。这样的“粉丝”虽然不够纯粹,但为数却不少。

  中学生童童就是这样。她一开始对“超女”并不感兴趣,但很快发现课余时间同学们的话题几乎全是“超女”,自己一句都插不上。她立马去“补课”,最后挑了自认为最顺眼的女孩儿作了偶像。

  相比于过去“粉丝”们的内敛、保守,现在的“粉丝”大都性格张扬,总强调“要以自己的方式热爱偶像”。他们会跳上舞台与偶像拥抱,旁若无人地呐喊助威,甚至是大胆直白地表达爱意。他们对自己的偶像怀有强烈的人身关切:生日是哪天、喜欢吃什么、喜欢什么样的异性、睡觉姿势如何……

  对于“粉丝”们表现出来的种种特征,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的许莉亚教授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达了自己的观点:现在的年轻人压力太大了。“激烈的竞争、家长寄托的希望,这些都让他们喘不过气来。”她说,“另一方面,年轻人精力旺盛,但又难以在日常生活中找到释放的途径。在这样的情况下,追求、迷恋偶像就成为他们缓解压力、释放能量的重要方式。”

  刚刚高中毕业的罗琨就是一个例子。他在高一时读了小说《三重门》,立刻被书中体现出来的反叛、怀疑和不妥协的精神吸引,“就像呼吸到了一丝新鲜的空气”。从此他迷上了韩寒。网友“一声枪响”更是以韩寒为榜样,不学数理化,只看小说。但他最终还是妥协了:“大学还是要上的,社会也还是要适应的,我正是在妥协之后才知道他的不妥协有多么难能可贵。”

  “年轻人需要榜样和权威,又追求时尚,难免会成为‘粉丝’。对此进行过多的道德批判是不恰当的。只有理解和沟通才能帮他们顺利度过这一阶段。这其中,社会和媒体的正确引导显得非常重要。”许教授说。(实习生 何南宁 王超群)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