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正文
同性恋群体需要宽容的社会环境

http://y.sina.com.cn 2005年09月28日 10:56 新华网


教室已经爆满,很多同学站在门边和窗户边听课

  2001年,《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出版,正式从医学的角度上对同性恋撕掉了"病态"的标签。

  高燕宁教授感慨道,如果社会能够变得更和谐,人们能够变得更宽容,那么大家都能生活得更好。同性恋者要自己认识自己,努力发出自己的声音。

  孙中欣副教授表示,性身份只是很多身份中的一种,

同性恋者只要把其他身份处理好,就可以坦然面对。

  复旦已有的"知和社"就是以同性恋和女权主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学生社团。社团的主体人群也是同性恋者。他们的身份和活动都得到了大部分复旦人的肯定。这应该是社会未来的一个趋势。

  "我们不指望通过一门课程来改变世界,但至少可以让外界慢慢了解这部分群体。"高燕宁教授说,伦敦、纽约、亚特兰大都在报道中国大陆高校开设了同性恋课程,美国领事馆也派官员前来询问。"这说明大家都在关注,国内也一样。文化的多元化,会逐渐改变我们的观念。"

  关注太少,他们会觉得被冷落、受歧视;关注太多,他们又会觉得烦--这是特定人群的正常敏感心理。在日益提倡以人为本的今天,我们也应该抛弃道德批判的视角,重新看待这个群体,给他们更为宽松的环境。用高燕宁教授的话来说,"这也是少数人的正常生活状态"。(来源:新华网上海频道 文/图:盛磊岚)

[上一页] [1] [2] [3] [4]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