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访谈:武书连 乐此不疲给大学排座次 |
---|
http://y.sina.com.cn 2005年03月21日 15:35 武汉晚报 |
![]() 武书连 自1995年以来,他连续10年给国内大学排座次。 为了学校排名靠前,曾有人想“收买”他,也有人说他做大学排行榜,无异于要在一个著名数学家和一个著名文学家之间分个高下般愚蠢。 因排行榜牵扯的东西太多,他不敢公开自己的籍贯及曾就读的院校,但他明确表示,到目前为止这项研究在经济上没有任何回报。 连续10年给大学排座次 2005年中国大学排行榜近日新鲜出炉。与以往一样,随着榜单一出,武书连又成了众多网民“声讨”的对象。 武书连现在的身份是广东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组长。 近日,记者在广州采访了武书连。 自1987年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发表中国第一个大学排名起,国内共有14个单位发表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大学排名。但做得最多的,是武书连领导的课题组。自1995年以来,他共给大学做了10次排行榜。 武书连做大学排行,始于一次写论文。15年前,他在撰写“中国大学校长群体研究”的论文时,感到很难评价一个大学校长的成功与否:既没有现成的标准,也没有公认的指标。当时他想,如果能开发出一个能客观反映大学状况的大学排名,用来测量大学校长就任时和离任时学校的名次,那么评价大学校长就比较容易了。 武书连同时发现,因中国大学信息的严重不透明,每年几百万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困难重重。这两个原因促使武苏连产生了给大学“排座次”的想法。 社会“需要”大学排行榜 武书连的大学排行榜是通过人才培养和科研两个标准来排定“座次”的。 从他不离身的手提电脑上,记者看到了包括数百万的论文、专利、奖项等在内的各种数据,甚至所有高校的专业划分、学生人数,以及每个博导的姓名和专业都被囊括其中。 然而,武书连自己认为,这样形成的排行榜是综合排行榜,参考价值有限。对于考生来讲,最重要的是选一个好的专业,以便将来在就业和工资方面有优势,因此,相对于综合排名,专业排名更重要。 然而,专业排名的难度比较大。正因如此,国内虽有十几个单位发表过多个大学排行榜,但只有武书连的课题组进行了本科专业排名。今年,他们的本科专业排名达264个。 给高校排座次是个敏感的活儿,而武书连的排行榜身份出自“民间”,可想而知,它受到的质疑有多么大。 一位反对大学排名的学者形容给大学做排行榜,就像“要在一个著名文学家与一个著名数学家之间分个谁高谁低”,认为这是件十分愚蠢的事。 对此武书连反驳说,自身作为一名严谨的学者,他不会愚蠢到把一个文学家与一个数学家相比。但他认为,一千个文学家与一千个数学家整体之间没有本质的差异,他进行的是群体比较而不是个体比较。 而从媒体的调查来看,不管是每年数百万的高考考生、还是近百万的考研大军,都渴望有一份权威的大学排行榜,来指导他们报考学校和专业。《南方周末》认为,“在最低层面上,大学排行榜总可以相对准确地帮助学生择校。”也有一些学者认为,大学排行榜的亮相,对促进社会评价机制的形成、推动高等教育发展,具有进步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