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浪校园 > 青春校园 > 冲破“体制”这堵墙 > 正文
热情背后的冷思考:究竟有多少大学能跻身一流

http://y.sina.com.cn 2006年01月11日 23:20 新浪校园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这个口号曾经在国内教育界如火如荼的被提倡。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学者丁学良在做客新浪网时提出一流大学最本身的特征包括:物质实力、制度和精神气质。然而,这些年面对建设一流大学的满腔热情,又有多少学校是量力而行的?我们国家究竟有多少学校能够建设成一流大学?熊丙奇和华东师大的唐安国教授对此话题展开的讨论,明晰的揭示出“不改变目前的办学体制 永远办不成世界一流大学”。[发表评论]

:::试问: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大学是国家的智力支撑,大学的兴衰与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如果不拥有世界水平的大学,国家的规模再庞大,也“永远只能充当国际分工的小配角”,“当‘大脑国家’的‘手脚’”。所以面对是否需要一流大学这个问题,我们无需过多思考。可是,问题的背后是,在一个如此重要的事实背后,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向“哈佛”学什么 我们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
  真没想到这所世界一流中的一流大学,还需要强化人力资源管理,还需要加强高层管理机构建设,管理学院还需要向管理咨询公司请教!这时,我突然意识到,对于国内众多希望成为“世界一流大学”的大学来说,实在是任重道远……>>全文

·中国没有真正一流大学 只有三流大学
  观点错误,零分。从小,我们就被老师叮嘱,写作文,回答题目,首先要观点正确,如果观点不正确,文章写得再好,也只能得零蛋。于是,我们大段大段地背,大段大段地抄。我们甚至不用去理解这一段究竟是什么意思,看到相应的题目、话题,不用思考,就条件反射般,说出这段文字……这是多么可怕的学术研究。你有自己的想法,你有充足的理由来论证自己的想法,你能完美地自圆其说,可是,你的观点是错误的……>>全文

·中国现在哪里有什么世界一流大学
  创建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为了虚荣,而是基于一个重要事实:大学是国家的智力支撑,大学的兴衰与大国的兴衰密切相关……>>全文

·杨福家院士: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的难与不难
  公认的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当然存在。包括培养出国际著名的有重大影响的杰出人才;师资队伍中有一批世界大师级学者;有一批世界领先水平的学科;科学研究领导世界潮流并产生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成果;为社会发展作出重大贡献……>>全文

:::关注:创建一流大学 中国校长在想什么:::

·北京大学校长许智宏:造就培养拔尖人才的环境
  发展中国家办一流大学,现在的困难比发达国家大很多,必须充分认识到这么一种困难。大学要办好,研究院所要办好,首先是要有一批出类拔萃的人能安心在你这里很好地工作。基础学科更是这样……>>全文

·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选准突破口建成一流学科
  任何一所大学都不可能在所有的学科上达到一流水平;一所一流大学一定有某些学科在教学、科研方面达到一流水平;在经费和人才相对不足的情况下,选准突破口,集中人力和财力,有可能创建成一流水平的学科……>>全文

·南开大学校长侯自新:建设一流大学有所为有所不为
  世界一流大学往往把原始性研究放在最重要位置。作为标志性工作,世界一流大学必须这样,这是无可争议的……>>全文

·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樊明武:既要学习别人也应展示自己
  我们提出“创办一个国际化的、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首先,我们在学科上定位,了解国际上的研究水平,然后跟国际上比较,提高我们的科研水平……>>全文

:::探讨: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到底靠什么:::

  杨福家院士在一场学术年会上作了《从2004年诺贝尔奖看一流大学》发言,深刻剖析了一流大学必须具备的条件——

·杨福家院士:

年轻人日夜奋斗
  世界上的一流大学,之所以称为一流,除了有大师外,最重要的是有一批从世界范围挑来的、风华正茂、思想敏锐的优秀博士生。他们在充满好奇与激情、充分发挥民主的欢乐集体中,沉醉于科学前沿的难题林海中,日夜奋斗。
  一流大学、一流科研院好像是一个旺盛的炉子,好铁进了这样的炉子就会炼成好钢,有了这样的炉子,有了好铁,我们离诺贝尔奖就不远了,离一流大学也不会太远了。

平等竞争的机制
  教授、副教授、讲师在学术上是平等的、独立的,谁也不领导谁。成为名校的研究生也好,讲师也好,副教授、教授也好,都面临同样的竞争。这就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活力所在。世界上一流大学的教授都是世界上同一领域内公认的杰出专家,副教授则是本国国内在这一领域公认的佼佼者。

看人不看高楼
  2004年三位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涉及的大学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圣达巴勃拉分校,它们是世界的一流大学。含医学院的综合大学只有哈佛大学,学生人均在2万以下,其中三所更不到一万。其中研究生人数比大学生有多的,也有少的。一流大学“必须大”、“必须有医学院”,“研究生人数必须超过大学生”,“必须有一流的人文学院”,这些论点在这里都不适用。

·杨振宁:博导制度有缺陷 讲师可带研究生
  为什么一个讲师就不能带研究生呢?讲师活跃在科研的第一线,这样的年轻人是带研究生最好的人,而像我这个年纪已不是最好的人,因为我所作的研究已不在最前线……>>全文

  结语:关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话题,为众多专家学者所关注,在这个庞大的教育问题面前我们的这个小讨论显然是有些力不从心。我们不过是希望借此,在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阵阵口号中,冷静的思考,究竟有多少学校能跻身一流?

发表评论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Y-zone频道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8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